上市櫃公司產業眾多,一些無法分類在其他產業鏈的歸類在這邊,包括文化印刷業、環保潔能服務產業、其他電子產品及電子服務產業、特殊照明業與農業科技業。
因電子科技範圍廣袤,故衍生出各種產品與服務。近幾年,多有消費性電子產品廠商,嘗試跳脫代工、跨足新業務,如台達電開始推動電動車與工業自動化,金寶推出機器人暨人工智慧音箱等,在在看出傳統廠商力拼轉型的野心。
環保潔能服務業主要區分為上、中、下游關係運作。由下游的個體戶或機關團體收集各類回收物後,運往中游的回收商,由其進行變賣,經小、中、大盤回收商完成拆解與分類程序後,再運至最上游的回收處理廠與再生、化纖廠進行高階分解處理,進而提煉或製造再生料。
根據 2016 年環保署數據統計,台灣每人每天平均垃圾量 0.364 公斤,其中約有 40~50% 是可回收再生的資源垃圾,一年累計資源回收物總重約 364 萬公噸。環保署提倡以3R──Reduce(減少廢棄物)、Reuse(再利用)、Recycle(回收再生)的策略解決廢棄物問題,提倡環保的同時,也期盼帶動回收產業。
而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隨著廉價電視、冰箱和手機的需求暴增,2018 年電子廢棄物跟廢棄電器達到 5000 萬噸,這些電子廢棄物僅有一部分被回收利用,大多數最終進入掩埋場。瑞士亦有報告指出,電子垃圾是巨大的未開發資源。全球每年生產的電子垃圾相當於肯亞的國內生產總值,至少價值 625 億美元。許多設備含有可回收的有價值材料。例如,1 噸手機中,黃金的含量是 1 噸黃金礦石的 100 倍。
國內有數家廠商投身環保潔能服務,如佳龍科技是國內環保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專業處理電子廢棄物回收,從中提煉有價金屬。也嘗試將玻纖及塑料等十多種材料,再生為有價材料,重新循環利用,創造循環經濟,降低對地球的破壞。
印刷業是接受顧客委託,將圖文原稿迅速大量複製的加工服務行業。
近年來,文化印刷產業受到出版業微型化與印製總量下滑的影響,而處於嚴峻的環境。為因應數位傳媒與行動科技的進步,以往被視為印刷業最大宗的傳統文化印刷業者,目前皆正積極轉型,精進印刷科技與設備,跨入包裝印刷、數位印刷、雷射標籤印刷及非紙張印刷的領域。
台灣印刷企業共計有 8,000 多家,其中八成以上為中小型企業。經濟部工業局自 2017年起,為協助業者掌握此發展趨勢,積極輔導印刷產業跳脫傳統經營的窠臼,朝向智慧商業服務及營運智能化。如加強印刷相關產業電子商務之輔導,提升業界對於平台架構規劃與經營管理能力,建構印刷品雲端溝通體系,強化在平台內容與行銷上所需要的整合性製作能力等。
除此之外,也致力於綠色材料暨循環製程優化輔導。透過導入綠色生產及被印材料的循環利用,例如廢墨回收再利用、智能化凝集淨化輔導等,不僅降低材料的浪費及生產成本,同時也因善用綠色材料而降低對於環境的危害。
近年來 LED 照明快速普及,照明光源的技術與效能已臻成熟,因此多有廠商投入開發更多企業所需的特殊照明,如建築、廚具傢俱、植物工廠與醫療及醫美。
根據 LEDinside 報告指出,2018~2023 年 LED 照明市場規模逐步提升,預計於 2023 年達到 566 億美金。而特殊照明的全球市場規模,2018 年約 40 億美金,至 2021 年將達到 56.87 億美金,其中四大特殊商業照明市場逐漸受到市場關注,包含植物照明、醫療手術燈照明、海運與港口照明及智慧照明在內。
現在已有業者除了產品外,也致力於提供照明系統整合服務,包括智慧控制照度、節能規畫等,希望藉此大幅提升附加價值。
農業科技近幾年備受討論,隨著工業 4.0 發展,過去被視為靠天吃飯,且以勞力密集型態為主的傳統農業,如今也面對轉型。期望能透過創新技術的協助,結合生技與科技,讓農作物產銷更為穩定,並補足人力缺口。
台灣自加入 WTO 以來,積極為農業轉型鋪路。運用農業科技多年來累積深厚的研究基礎及豐碩的研發成果,輔導尚在萌芽階段的農業科技產業,促進產業創新及強化競爭力。近年來致力推動友善環境農法,如自然農法、有機農法或無毒農法等,抑或是應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農藥等,發展循環農業等科技研發,皆有助於環境永續經營。
此外,美國目前也多有創投公司正在研發更先進的農業科技觀念與創新,試圖將農業結合人工智慧(AI)、大數據(big data)先進分析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等技術處理資料,提供更多資訊供農人進行農務相關決策。華爾街日報也歸納出五個關鍵的食物投資領域,分別是精確農業、室內農場、食物安全、替代食品與農場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