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 (0)
- 食品 (9)
- 塑膠 (5)
- 紡織纖維 (6)
- 電機機械 (25)
- 電器電纜 (0)
- 玻璃陶瓷 (1)
- 造紙 (1)
- 鋼鐵 (1)
- 橡膠 (3)
- 汽車 (2)
- 建材營造 (0)
- 航運 (7)
- 觀光 (1)
- 金融 (5)
- 貿易百貨 (4)
- 化工 (6)
- 生技醫療 (15)
- 半導體 (18)
- 電腦及週邊設備 (19)
- 光電 (16)
- 通信網路 (7)
- 電子零組件 (26)
- 電子通路 (4)
- 資訊服務 (2)
- 其他電子 (17)
- 油電燃氣 (1)
- 其他 (31)
- 文化創意 (3)
- 電子工業 (0)
- 管理 (0)
- 存託憑證 (0)
- 農業科技 (0)
- 電子商務 (0)
- Computer and Technology (0)
- Industrial Products (0)
- Medical (0)
- Consumer Discretionary (0)
- Transportation (0)
- Finance (0)
- Retail/Wholesale (0)
- Construction (0)
- Basic Materials (0)
- Consumer Staples (0)
- Business Services (0)
- Auto/Tires/Trucks (0)
- Oils/Energy (0)
- Utilities (0)
- Unclassified (0)
- Aerospace (0)
- Multi-Sector Conglomerates (0)

小弟觀察這家公司的數據,有幾點感想如下:
1.這家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並不穩定,就一家獲利穩定的,專注於本業的公司來看,似乎不太及格,不知有何原因?
2.前述大大的抽痰管市佔50%,這個單一品項的營收佔總營收的比例好像不高,對整體獲利貢獻不大。
3.董事長去逝,這可是非常重大的新聞,接班人的品質攸關公司的獲利,讓這家公司多了不確定性。
- 推薦 3
- 2020 / 12 / 15

1.財報狗的自由現金流公式是營業現金流-資本支出,而太醫2020取消了中國那邊的投資計劃;2016則是新廠緣故。除上述外其實太醫每年資本支出金額都差不多,並沒有不穩定現象。
2.以往CSS平均占營收23~25%,2020因疫情關係(&過去難以打入的美系客戶因此有切入點)拉到3X%。
3.無法判斷
- 推薦 4
- 2021 / 03 / 02

回Chih Chen 就是營收成長動能降低,公司才要尋求新的市場領域,舉債還是要看公司是不是有什麼新的領域布局。如果覺得公司在嘗試新的領域是不好,那才是真的是走下坡了.就以投資人的角度去思考;看你買不買公司在新領域的嘗試、具不具備可行性、公司狼性了
- 推薦 3
- 2019 / 04 / 22

以上針對版主所提的"為何關注"提供一些個人的意見。
首先,在財務邏輯方面有點難以說服人、通順。因為以未來會愈來愈多人洗腎,所以投資杏昌(1788)我個人是難以被說服。因就算市場部分逐年增大(市占率分子上升),但如果潛在競爭廠商也可能從國外直接進入國內市場(市占率分母上升)那麼對於杏昌(1788)而言市占率是變小的。舉例:以上你舉例被代理的公司收回代理權,轉而直接經營台灣市場(市占率分子上升;分母也上升。)的話,杏昌(1788)有甚麼特色可以區隔潛在競爭者。
如果你想以複利計算未來的投資報酬率,那麼投資資金必須是長期資金,但該公司股價每張約9~10萬元且每日成交張數較低表示這家公司流動性較市場主流存股概念型股票低。且使用存股方法進行投資選擇表示該公司必須具有長期的投資競爭優勢。通常這種產業經爭優勢也會相應需要長期的研發形成知識產權障礙,或是長期耕耘市場形成壟斷、法規障礙或是消費者習慣奠定所形成。但這一般在以代理、代銷為主要業務公司較難以看到。
而且從消費者出發,你會指定蘋果公司出品的IP手機,還是聯強代理的蘋果公司出品的IP手機。我相信對於醫藥、醫材這個講究功用而非品牌的市場會在有新競爭者可以提供同質產品但更低價時,消費者轉移速度會更顯著改變。
- 推薦 7
- 2019 / 04 / 29

謝謝大大分享
另外可觀察大廠Johnson每季的季報中surgery(手術)成長比重
1Q18 Surgery只成長2%多,另外醫材這塊也是屬於通過認證就可以打入
鐿鈦因此受到國際同業競爭,因此他出路就是持續與Johnson共同開發
新的產品,EX:夾嘴器 牙材之類 算是要持續研發公司
- 推薦 4
- 2018 / 12 / 08

醫材是認證就可打入,但一項產品的認證過程五年都算快,七八年都算正常,那還只是通過不等同投產,然後中國還有自己一套認證,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然後代工通常一地區即一個,鐿鈦即獨家代理生產台灣等亞太區相關手術產品。
最近嬌生股價遇上倒霉事大崩,不知會否形成鐿鈦一個好買點?
- 推薦 8
- 2018 / 12 / 15

血壓計廠百略今(21)日宣布被摩根士丹利旗下滿得投資全資收購,經雙方合意,滿得投資將以每股84.74元收購百略100%股權,較前日收盤價71.9元溢價17.9%,總收購金額約93億元。
百略表示,董事會之所以決議賣給外資,主要是國際市場情勢複雜,以現有實力很難因應未來挑戰,因此希望引進外資雄厚實力,讓公司永續經營,加上滿得投資提出讓大股東可接受條件,預期達成雙贏下雙方合意併購。
- 推薦 0
- 2018 / 03 / 21

兩年前做的報告,資料大多從Google上得來,研究方法略顯粗糙。預期股價計算方式也有些許錯誤。當初是了解到到許多人在比賽中研究的個股多屬熱門,話題性十足,因此才想找尋一些股價被低估的價值古來研究,但大方向我是肯定這家公司有潛力。有興趣的繼續研究的人可以繼續深入研究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
- 推薦 3
- 2018 / 03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