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損益表還沒確立出營運狀況,目前都還是用產業大環境去推估,
但是如同之前提到的,工紙部分的問題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內部營運管理的問題,還是要等這塊改善確立後,反饋在財報數字上,股價才會有比較大的漲幅。造紙業大環境的改善只是可望加快這一部分。但是不管怎麼樣,下檔很有限,這是我選永豐餘而不選其他造紙股的原因。我怕虧XD 慢慢賺 賺少一點無妨~
- 推薦 0
- 2020 / 12 / 05

針對不同事業單位就今年來說
先說今年展望佳,而且從去年就開始的。
1.工業用紙:大陸工紙廠揚州廠轉盈,台灣工紙廠靠循環經濟思維降成本。紙器廠需求看來都暢旺滿載,台灣都還可以加價了。整個工紙的獲利一季能貢獻超過10e應該是可以期待的。(2020Q4是6.7e)
2.申豐特用:醫療用手套今年看來都還是需求暢旺滿載。SBR報價至今也還是很好。醫療手套大概是明年才會看到回落。
3.元太科技:持續產生新的應用,而且也有新品彩色的推出,公司去結盟建構生態系的策略真的很不錯,也持續擴產增加產能,另外面板業大好授權金可能也會起來一些。
4.股利收入:永豐金2020獲利差不多,證交所獲利很好,先豐換成臻鼎股利也會進來,看來股利收入整體會比去年好一定程度的。
再來是去年很不錯,但今年可能頂多延續去年的。
1.永豐實:去年很優,但是今年有原物料成本問題,能否順利轉嫁待觀察。不見得說一定就是變差,畢竟也仍然是有新品在開發推出。終端銷售看起來也沒有太大問題。大概就是成本看會不會吃掉獲利了。
最後是談,去年不理想但今年可望看到翻身的。
1.中華紙漿:去年很糟,但今年漿價的狀況已經可以確定翻身了,再來就是看轉型速度跟成效顯現的快慢了。
2.永道射頻:今年上半年應該就會要掛牌,但是2020狀況隨著產業跟客戶影響,表現並不好,但是擴產腳步看起來是沒在停的,隨著終端市場的回溫跟客戶結構調整,有機會看到成長,畢竟RFID看起來整個產業依舊是成長的。
3.土地資產活化:過往不太認真做,看來是要努力了。
整體來說永豐餘隨著子公司釋股作業一直進行,以及過往的生技業投資也加減在貢獻,
如果這幾次法說上,關於股利政策上發言人表達的是確定的話,隨著未分配盈餘持續累積pool已經算滿大的了,永豐餘會變成一擋很定存的股票。
股利1.5元大概是地板了,往後應該只會高不會低。
對比5%殖利率概念的股價可能慢慢會變常態。
今年都很順的話,可能真的是永豐餘的大旺年,
單就營業利益來說, 單季EPS來到一塊以上,搞不好第一季就可以看到。
在堆疊股利的話,全年EPS大家可以自己抓一下
- 推薦 1
- 2021 / 03 / 05

請問各位知不知道為什麼櫻花105年報中P.154頁持股中國櫻花為44.39%且認列90826千元,但P.120頁卻又寫持股為3.89%虧損3053千元?
- 推薦 1
- 2018 / 01 / 11

巨路國際:公告本公司董事會訂定減資基準日、換股作業計劃及減資換發股票基準日等相關事宜。
http://news.cnyes.com/news/id/3871989
- 推薦 3
- 2017 / 09 / 05

最近因為油價重挫、正在研究受油價影響很大的景氣循環股,再次看到這篇2015年中寫的巨路,當初研究的時間點可謂漂亮。2020Q1油價再度慘衰,與巨路2014-2015面對的情況類似,值得再次關注。
- 推薦 5
- 2020 / 06 / 24


感謝好文分享,想問一下2016Q1-Q3的淨利是54.5億2015Q1-Q3的淨利是51.5億,成長了3億,但2016Q1-Q3的業外是11.5億,2015Q1-Q3的業外是6.6億等於說扣除業外同期增加的4.9億,本業的淨利是下滑的 這部分有專家對未來本業的看法嗎?
- 推薦 0
- 2016 / 12 / 03

其實中租基本上都是業內收入(租賃分期,或是綠能均是),這間公司成長幅度還是很大。在其兩大主力市場(台灣與大陸比較)主要是大陸市場的逾放比大幅下降,且2017年後中國市場業績也會大幅增加;反之台灣市場成長幅度下降,損失率提高。不過這部分主因還是受區域市場影響,且大陸成長幅度遠高於台灣。近期中租進入台灣50選股,可見公司規模持續成長。
- 推薦 5
- 2018 / 05 / 18

個人解讀,參考就好。
月營收逐年下降的確不是什麼好現象,但是看它的毛利率並沒有下降,稅後淨利率還反而逐年上升,我個人的看法是它讓費用下降的比營收下降還多,這間公司控制費用支出的能力相對強。
不過看它減資的理由,嘖,我個人覺得這間公司是不怎麼長進的公司就是了,現金多卻不是去增加投資,反而把錢還股東(Hey 你投資我的這些錢沒用,還你。)
- 推薦 3
- 2018 / 03 / 22

會不會是成長已經不會有爆炸性成長,所以藉由減資來提高EPS?
如果減資25%,而EPS也成長25%。
是否這家公司還具有期待性?
看新聞稿的內容是為了提高ROE及現金充足(如保留可能會被政府課稅),只是後續可能要多觀察獲利能力有無下降。
- 推薦 1
- 2018 / 03 / 22

之前不看好的有沒有很後悔?..今天帳面已經賺好幾萬..持股2年多,遇到低點逐步的吃貨,40年的好公司即使碰到大環境不景氣,還是會有光榮的時刻。我相信這檔明後年會更好。
- 推薦 1
- 2019 / 10 / 16

請問版主還有在關注嗎?
1)大陸地區產品的比重雖然成長緩慢,但是因應先收款再發貨的策略,其應收帳款的比率有好轉的趨勢,雖然整體應收帳款還是占了資產約30%,但是就細部比率來看,拖款1年以上大幅度減少,請問有什麼看法?
2)越南地區105年報顯示終於轉虧為盈,對於越南營運的助益有何看法?
感謝大大
- 推薦 5
- 2017 / 04 / 05

1. 108年營收 營業利益率 及稅後純益減少幅度大,不知是何原因? 貿易戰??
2. 堃霖在越南也有設廠,能否吃到這波工廠外移至越南建廠的商機? 目前看不到效益.
有人有其他看法嗎? 願聞其詳
- 推薦 2
- 2019 / 10 / 08

我的看法,以後未來亞洲世界,應該會越來越"熱",科技發達月來越需要用"電",所以冷氣、冰櫃等等需求我想應該會越來越多,目前堃霖已有跟超商合作(2018年台灣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業營運績效 https://www.logisticnet.com.tw/newsEditorDetail.asp?id=588) 2018年獲利約7.19%、本業似乎不錯,本篇文章謹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 推薦 1
- 2019 / 10 / 10

年初也是認為堃霖有機會在這波台商逃命潮獲得新商機,但中國的占比太高,東南亞低,加上業界版圖固定,似乎效果有限,在配息後遲遲填不了息無法看到效應就趕緊脫手換股,雖然沒賺到股息至少避掉了一波股價下修。
- 推薦 3
- 2019 / 10 / 18
管理階層的持股比例明明不斷的在下降,而且許多時刻都是賣在高點,雖然並未有"特別"拋售,但還是看的出來有出售股票的情事。
目前晶電的產量已經比不上中國的三安光電是不爭的事實,也因為中國政府的補助導致整個LED產業供需失衡價格崩跌,晶電未來該走的路我認為應該是要加強研發能力,產品差異化鎖定高端市場。藍光量產市場,除非能有技術的突破可以在品質及產能效率上大幅領先三安光電,否則難以與之抗衡。
- 推薦 8
- 2017 / 03 / 31

請問有人知道晶電如何防範晶圓承載器,因中美兩方的專利戰而斷貨的風險嗎?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1123/24716370.html
- 推薦 1
- 2017 / 12 / 07

108Q1平均存貨=(1,946,871+2,050185)/2=1,998,528
107Q1平均存貨=(2,206,677+1,370,011)/2=1,788,344
(問題出在107Q1 IFRS不重編,所以107Q1在建工程只能用抓的,FS P.45)
應考慮在建工程納入存貨
108Q1存貨周轉率=726,135/1,988,528=0.3652
107Q1存貨周轉率=952,091/1,788,344=0.5324
(0.3652-0.5324)/0.5324=-0.3140
本期存貨周轉率較去年同期下降0.3140
分析:
雖存貨周轉率下降約31%,但毛利率增加3%,故可以推測公司競爭力增加,故增加囤貨的動作,用以應付未來的合約。
且,電梯產業一年報價一次,多在年底進貨,故Q1存貨周轉率降低也是可以理解
結論: 崇友股價未重大利空及劇烈變動,尚屬合理
- 推薦 7
- 2019 / 06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