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 (0)
- 食品 (9)
- 塑膠 (5)
- 紡織纖維 (6)
- 電機機械 (25)
- 電器電纜 (0)
- 玻璃陶瓷 (1)
- 造紙 (1)
- 鋼鐵 (1)
- 橡膠 (3)
- 汽車 (2)
- 建材營造 (0)
- 航運 (7)
- 觀光 (1)
- 金融 (5)
- 貿易百貨 (4)
- 化工 (6)
- 生技醫療 (15)
- 半導體 (18)
- 電腦及週邊設備 (19)
- 光電 (16)
- 通信網路 (7)
- 電子零組件 (26)
- 電子通路 (4)
- 資訊服務 (2)
- 其他電子 (17)
- 油電燃氣 (1)
- 其他 (31)
- 文化創意 (3)
- 電子工業 (0)
- 管理 (0)
- 存託憑證 (0)
- 農業科技 (0)
- 電子商務 (0)
- Computer and Technology (0)
- Industrial Products (0)
- Medical (0)
- Consumer Discretionary (0)
- Transportation (0)
- Finance (0)
- Retail/Wholesale (0)
- Construction (0)
- Basic Materials (0)
- Consumer Staples (0)
- Business Services (0)
- Auto/Tires/Trucks (0)
- Oils/Energy (0)
- Utilities (0)
- Unclassified (0)
- Aerospace (0)
- Multi-Sector Conglomerates (0)
- 數位雲端 (0)
- 運動休閒 (0)
- 觀光餐旅 (0)
- 居家生活 (0)
- 綠能環保 (0)
閎康 106年第3季綜合損益表,每股盈餘0.94元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20171026/閎康-1...
- 推薦 2
- 2017 / 10 / 26
閎康跟宜特的未來觀察重點要放在中國區的成長力道,還有閎康MA的市場是否有守住。財報的營收是合併的外人是無法得知中國區實際內容。
依市場評價,MA跟FA是需要較強的技術能力,這部份閎康較佳。RA比的是產能的規模,這部份宜特較佳但只要有閎康資金有投入不會差距太大。
觀察重點:
1.中國區的前三大設計公司單給誰較多,最近五年的狀況是第二、三名給閎康較多,第一名104年前給閎康,105-106給宜特。107又回到閎康
2.宜特在中國區MA能力是否有達到客戶的認同
3.閎康跟宜特這二年投資的項目在營收是否在大幅成長,閎康看RA.宜特看MA。
4.二家在華北區市場的爭奪戰,閎康今年進入北京,宜特加大北京規模。
5.員工產值的提升跟獲利有很大連結,這部份閎康完勝。
6.宜特轉投資的部分是否有開始獲利。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 推薦 6
- 2017 / 11 / 17
基本上還是宜特還是檢測業的龍頭, 在薪資 發展等等方面都是公司甚多!
宜特在台灣的廠房都是自有的, 但是此公司都是租賃; 宜特的薪資有些調漲, 但是此公司還是20年前的標準給薪; 此公司會用損害賠償告發前員工, 但是竟是敗訴; 發表的論文和專利都和對外宣稱的不同;
所以未來發展定是宜特為龍頭
- 推薦 4
- 2018 / 05 / 16
巨路國際:公告本公司董事會訂定減資基準日、換股作業計劃及減資換發股票基準日等相關事宜。
http://news.cnyes.com/news/id/3871989
- 推薦 3
- 2017 / 09 / 05
最近因為油價重挫、正在研究受油價影響很大的景氣循環股,再次看到這篇2015年中寫的巨路,當初研究的時間點可謂漂亮。2020Q1油價再度慘衰,與巨路2014-2015面對的情況類似,值得再次關注。
- 推薦 6
- 2020 / 06 / 24
旭隼的強項除了客製化能力高之外,按董事長的講法,雖然不推自有品牌,但他們也仍研發新的UPS技術,這從公司資料中看得出來,我相信這是他們爭取代工的利基,因為客戶看得到他們的設計能力。
如有注意7月份在證交所的法說,董事長表示,Tesla在做的儲能系統相關技術,旭隼也早就準備好了。
- 推薦 0
- 2015 / 08 / 05
千附的主要營收來自於美商應用材料,大家去看看應用材料的股價一路崩,所以外資一直對千附賣個不停…這些外資大咖都是掌握終端需求的訊息領先者,大家最好別看內資作千附,而要看外資!
- 推薦 2
- 2018 / 10 / 20
聖暉基本面的確非常好,但應收帳款週轉率近兩年來只有105年第3季及106年第1季大於1,104/2Q~106/1Q平均只有0.9,與漢唐(平均1.66)、帆宣(平均1.38)、亞翔(平均1.29)相比這部分就比較弱了,且過去不久才受到勝華倒帳的衝擊,虧了2億元,不知聖暉公司是否有努力在改善其收款條件或收款政策。
- 推薦 10
- 2017 / 07 / 27
雖然距離發文已過2年, 以及最近一次回覆也將近一年, 但就近2季季報來看似乎有止跌回穩趨勢, 2016Q4 EPS=1.2元, 2017Q1 EPS雖僅有0.09元, 但因認列匯損造成約九成的獲利蒸發, 以此推估2017Q1 EPS(排除業外)約有0.9元左右的實力, 4.5月營收稍高於Q1平均營收, 且月營收年成長率睽違近2年重回正值(去年基期太低?), 且股價又持續探底, 個人小小認為似乎是逢低布局的好時機.
小弟只是剛踏進股海的新手, 以上淺見單就數據論數據, 還請不吝指教.
- 推薦 1
- 2017 / 06 / 16
公司現金充沛,目前毛利與營收有開始回穩跡象,但這個產業基本上以處於快要飽和的狀態,如果無法有新的利基點,那麼市場可能就不會給他太多的關注,如果以定存眼光來看,殖利率還不夠美
- 推薦 0
- 2018 / 03 / 13
謝謝您的分享,個人在評價部分有同感,若純粹簡單以本益比觀察 :
過去一年PE平均21.7,min: 18.4,max: 24.9
過去兩年PE平均22.4,min: 18.4,max: 24.9
過去三年PE平均23.3,min: 18.4,max: 25.6
過去四年PE平均24.1,min: 18.4,max: 27.2
過去五年PE平均24.9,min: 18.4,max: 28.8
現本益比約為22倍,僅在過去平均值左右,不算太貴但也沒有很便宜
要持續追蹤市場上5G的發展進度
- 推薦 3
- 2018 / 01 / 10
不建議單看手機這塊,其實只要大多數的網通設備開始要介入五G,如果法規有開始更新的話,廠商就會開始需要重新測試取得新報告,這塊也都是實驗室的商機,甚至是車機等,去年業績發表會耕興也有提到在大陸有留一塊地是準備切入車用商機的
- 推薦 8
- 2018 / 01 / 11
可以思考一下
1.鎧勝和和碩機殼弄很久了,不是最近才進來
2.為什麼可成的利潤率始終比其他競爭對手高那麼多?
3.既然競爭對手變多,可成的營收為何還節節升高?
- 推薦 6
- 2018 / 02 / 28
最近郭董實在是很紅, 分享一點個人的想法:
1. 對照Sharp之前想要從海信取回電視品牌授權以及在美國註冊新的品牌, 再對照鴻海這次在美國投資要蓋8K LCD的面板廠, 應該是要在美國生產Sharp電視. 目前電視全球市場, 有能力且有真正在消耗大尺吋面板的市場(尤其是65"以上)就是中國和美國. 中國和北美是全球電視大呎吋(50"以上)滲透率最高的兩個區域. 這樣的計畫對照之前郭董喊出的8K生態圈, 至少感覺前後是連貫的在執行. 等於鴻海透過Sharp在全球主要消化大尺吋面板的地區都建立了10代線. 但是面板業不好經營, 到底郭董看到了什麼不一樣的事是自己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2. 4年100億美金, 對照鴻海的帳上現金6000多億, 其實不算是大到很誇張的投資, 但是也不少了, 不過以國家的角度, 100億美金實在不算是大投資, google一年就賺回來了. 可能是有政治意義, 畢竟之前川普喊的美國製造, 企業似乎不太買單, 正好來了個鴻海又跟蘋果有關係, 大力宣傳是蠻合理的. 只是這100億美金是不是另外有別的投資目前新聞沒看到, 一般說來一座10代線1000~1500億臺幣的金額是合理的, 那另外還有2000億臺幣不知道要怎麼運用? 不過應該可以確定10代線不是用來生產iphone用的面板, 郭董自己都說是8K LCD, 況且10代的面板要切成手機或平板用, 個人的瞭解是不太可能.
3. 美國的人工貴, 但是考量美國給的補貼及10代線的高度自動化, 人力成本和良率應該是可以克服的. 10代線本來就高度自動化, 這麼大片的玻璃基板用人搬是行不通的. 以目前8.5代的狀況來看, 3000人的雇員蠻合理的. 現在比較有疑慮的是後段電視和模組的組裝廠, 這個是人工比較多的地方, 不知道鴻海打算怎麼做? 運到墨西哥組應該不行吧?
整體來看這應該是鴻海運用Sharp的行動之一, 扯遠一點的話跟八屏一網一雲也還算沾點邊, 至於對鴻海本身的影響實在不知道, 因為自己認為面板不是一個很好經營的產業, 但是和電視結合的話也許會好一點. 例如三星集團生產面板的SDC其實並不特別賺錢, 面板景氣不好照樣賠. 不過做電視的VD有好一點. 其實還有很多地方沒有搞清楚, 只是提出一點個人的看法, 歡迎討論指教.
- 推薦 1
- 2017 / 07 / 28
MADE IN USA與在其他國家的生產成本差距會有多少? 真的能用生產自動化克服? 這樣的差距客戶會願意買單? 終端消費者會願意買單? 鴻海的優勢是否能在美國複製?
- 推薦 0
- 2017 / 07 / 29
想問一下 @
現金流量表出現的數字讓我們想更了解業外收入的類別,最後從上表找到鴻海的利息收入竟然有 320 億左右真的是佩服不已,以 2014 年 1300 億的稅後淨利來說占了將近 25%不可謂不高
這320億的金額怎摸看?
小弟我從2014年的資產負債年表看
鴻海
利息收入260億
但 利息支出150億
這樣算起來 利息收入110億
煩請 各位財務報表高手 解惑嘞 先謝謝各位大大
- 推薦 0
- 2017 / 09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