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 (0)
- 食品 (9)
- 塑膠 (5)
- 紡織纖維 (6)
- 電機機械 (25)
- 電器電纜 (0)
- 玻璃陶瓷 (1)
- 造紙 (1)
- 鋼鐵 (1)
- 橡膠 (3)
- 汽車 (2)
- 建材營造 (0)
- 航運 (7)
- 觀光 (1)
- 金融 (5)
- 貿易百貨 (4)
- 化工 (6)
- 生技醫療 (15)
- 半導體 (18)
- 電腦及週邊設備 (19)
- 光電 (16)
- 通信網路 (7)
- 電子零組件 (26)
- 電子通路 (4)
- 資訊服務 (2)
- 其他電子 (17)
- 油電燃氣 (1)
- 其他 (31)
- 文化創意 (3)
- 電子工業 (0)
- 管理 (0)
- 存託憑證 (0)
- 農業科技 (0)
- 電子商務 (0)
- Computer and Technology (0)
- Industrial Products (0)
- Medical (0)
- Consumer Discretionary (0)
- Transportation (0)
- Finance (0)
- Retail/Wholesale (0)
- Construction (0)
- Basic Materials (0)
- Consumer Staples (0)
- Business Services (0)
- Auto/Tires/Trucks (0)
- Oils/Energy (0)
- Utilities (0)
- Unclassified (0)
- Aerospace (0)
- Multi-Sector Conglomerates (0)
- 數位雲端 (0)
- 運動休閒 (0)
- 觀光餐旅 (0)
- 居家生活 (0)
- 綠能環保 (0)
To tonypeng6309
除非有悠久歷史,且評價很好,不然絕對不要相信那種帳面現金很多,卻死不配息的公司。
另外,不要買想要買老闆是中國人的ky公司,風險比其他國籍老闆危險太多了~~~
- 推薦 0
- 2020 / 06 / 01
108年營收成長,獲利卻衰退,主要原因是108年採用新的會計準則IFRS16,承租的資產需認列使用權資產及租賃負債,並且在損益表認列折舊及利息費用,指使獲利受到壓縮,雖然折舊並非實際支出,但是卻實際影響獲利數字進而影響配發的股利,股價自然也會反應。現在才弄清楚算是晚了好幾拍,但也算上了一課,分享給有想要知道的朋友,有興趣可以參考這篇新聞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1272
樂觀一點想,僅是會計準則改變,或許未來折舊提列完畢,獲利可以回到正常水準。致於疫情也是不容樂觀的變數,期待疫情盡快過去,投資市場恢復平穩的一天。
- 推薦 3
- 2020 / 04 / 04
公司已經公告了108年全年的個體跟合併財報
建議看一下「個體 」
108比107營收少了2.58億
成本不變45% 所以毛利同107一樣是55%
費用反而還比107少了5000萬 近7億(107是7.4億)
所以最後淨利剩1億
合併報表就是把新加坡nova加進來才讓營收看起來成長 但nova也才貢獻約1600萬淨利
所以全年是1.16億
損益表沒有費用大增的現象
純粹母公司詩肯營收下滑 導致毛利不變費用不變 利潤下滑
- 推薦 3
- 2020 / 04 / 06
謝謝roche大大回覆,的確是因為台灣區銷售衰退,導致獲利下滑沒錯。只是從現金流量表觀察,還是可以看到折舊費用相較於前年大幅增加,損益表總費用雖沒有增加,但費用率略為增加5%,猜測應該還是有一部分營業費用轉列折舊,如此造成的結果是營業現金流反而較前年成長許多,不知是否可以解釋為企業保留獲利?小弟剛開始學習閱讀財報,因為第一次看到這種情形,其實不確定怎麼評價,個人看法是公司雖然台灣區銷售不佳獲利衰退是不爭的事實,但一部分衰退的原因是否也來自於會計原則的改變,因為營收衰退了15%,但營業利益卻衰退48%。不知道各位大大有沒有甚麼看法,純做學習分享,歡迎多多指正,謝謝!
- 推薦 1
- 2020 / 04 / 07
加油 財報之路堅持走下去你會成功的 我覺得看財報討論的好處就是大家看到的資訊是一樣的 如果解讀不同 可能某方誤會了 所以我也常常誤會 但每次釐清後又會更搞懂 隨著時間就會累積 其它的投資分析方式容易最後都會變成各說各話 財報比較不會
另外詩肯我前買過 也全賣掉了 其實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nova並沒有當時宣稱的淨利貢獻那麼多 甚至用本益比的角度來看 ⋯可能還買貴了
- 推薦 3
- 2020 / 04 / 07
怎麼知道同店成率?
這些資訊都是公開的,寶雅每年開多少家分店,皆會有資料,寶雅網站都有門市查詢的資訊,若自身有在做統計,即可知道當年度新開多少家,扣除後,在除上當年的營收,跟去年比,不就是同店成長率?
切莫用過去的財務數字來看零售業,在翻轉時刻,零售業的報表往往是最好看的,至於零售業領基本工資,沒甚麼問題?
人事費用不只是單人每用費用的問題而已,須考量的是店的坪數和人力上的使用,以及後勤的支援等問題,不只是單一面相的問題而已。
誠如上面一位訪客引用馬克吐溫所說的:路燈對於酒客的意義支撐大於照明。
還有小弟並非是公司內部的人,只是對零售業有些皮毛的了解,若有誤的地方還請各位益友多多見諒。
- 推薦 1
- 2018 / 10 / 14
我們是投資公司,看好他長期的發展,並不是投資股價...董監及家族持股比率高,而且持股穩定,不會因為股價高低做價差,認真經營本業,董監的酬金也很低,而且從年報上可以看到員工平均服務年資上升不少,代表公司越來越重視員工的福利。
- 推薦 4
- 2018 / 10 / 17
樓上的計算同店成長到是不覺得很妥當,以我個人觀察到的門市狀況,寶雅許多舊店,很多地方看到都還是很多人,但以近期公司開始在一級戰區開的店面,例如開在台北市區的"新"店面,卻是消費人數普通,問了許多台北當地女生朋友,大家都說寶雅不是熟悉會去買的店,因此還沒有這樣的消費習慣,簡單來說,從資料來看,寶雅在台北開了不少新店,這些東西造成了店面增加,但營業額增加程度還有限,這個問題在過去一年內就已經從股價去反應了,法人擔心擴張店面會增加許多成本,這樣的狀況可能會使得獲利衰退,但是從成績來看,寶雅的獲利是持續成長的。
當寶雅進入了新的地區,當地消費者是需要時間來購買他的產品的,因此可以看到增加店面營業額增加,但是平均來看確是減少,這是很合理的,只要擴展店面的速度很快,這樣的現象都可接受的,很少有企業一直開店,每一家新店都馬上營業額就跟其他老店一樣,寶雅已經是美妝界的全聯,短時間內很難被同業取代
公司也透過建立更多的物流改善系統,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實際上公司是在很多地方做了努力的,這也創造了毛利率持續維持高檔,獲利持率成長。
一個企業在推動自動化以及改善效率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寧願不補人,事情根本做不完,被員工罵,因為請了人,就要對員工負責,你不能說,等到許多都自動化後,人不需要那麼多了,所以就把員工裁掉,因此相信公司的成長
另外網路購物的影響,以女人愛美的天性,問了一堆人,許多女生都說還是會去實體店面買,這樣大家可以看到,百貨公司的價格明明就是貴的,但是周年慶還是一堆人去買
- 推薦 4
- 2018 / 10 / 17
1.2016Q4現金=57.45億,(單季利息收入僅500萬)太不可思議了;用現在1%定存利率抓1Q至少有5000萬利息收入,何況是收人民幣,利息應該更高
2.2016Q4設備存量4700萬,一年可以做出58億營收;ROA能力太強了吧
3.2013底現金=30.78億,滿手現金為何還要發CB=11.95億
4.2014年EPS=8.36 , 配現金0.7,滿手現金為何配不出現金?
5.產業為賣斷,買賣業毛利率有34%~35%??,幾乎是沒有庫存?經銷商有這麼傻(G-apple有這麼好賣嗎?)
對於這家財報疑點很多
- 推薦 5
- 2016 / 05 /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