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沿革
寶雅成立於1997年,專售各類生活雜貨以及歐美日韓的彩妝產品,近年據點不斷擴張(2011年66間,2015年1月總店面數已達110間),其銷售品項各自佔比如下:
取自公司102年度年報
寶雅是由台南發跡,展店初期也集中在中南部,以租賃方式展店,看上的就是當地的店舖租金、人力成本較為便宜,一直到2007年才在台北開展第一間店面,隨後仍將主力集中在桃園以南的地帶開展新店面,北區擴展多集中於桃園、新竹一帶,僅有少數於新北和基隆。
2013年各地區營收佔比如下圖:
圖為自行整理
南區(含高屏區)仍為寶雅營收主力來源,而北部營收佔比逐漸提升。
二、產業概況
前面提到,寶雅銷售主力為女性美妝產品、生活用品等,但在市場中並不乏強力的競爭者,藥妝店有康是美、屈臣氏,中型量販店有愛買、全聯等,寶雅相較於他們的優勢為何呢?
1. 與藥妝店比較
表為自行整理
寶雅於展店數量上雖不及康是美、屈臣氏,產品主打的類型也相似,但店舖面積基本上是一間店抵別人4~5間店。此外,因寶雅的空間較大,貨架長度也優於後兩者,消費者在逛店的時候,會習慣從頭走到尾,遇到轉彎處的時候再轉彎,如圖所示:
藉由這種方式,寶雅讓顧客接觸的產品數量變多,就算已經找到所需要的商品,行走途中,也許顧客又會看到讓自己心動的商品,藉此可刺激買氣。
三者都會在樓梯間擺放產品,但是寶雅的店面較大,顧客在逛的時候比較不會有壓迫感。產品的選擇上,寶雅的品項較為多樣化,每一種分類都有10種以上的品項可供選擇,優於康是美、屈臣氏,提供顧客一次購足和比較的便利性,也有生活雜貨讓顧客選購,節省顧客的消費時間。
2. 與中型量販店比較
表為自行整理
寶雅在店舖面積上相較於全聯、愛買並沒有絕對優勢,據點數量也是居中,但寶雅的相較後兩者的強項在于于美妝產品,近來全聯雖然也逐漸增加美妝的貨架,但是一般消費者對於全聯的印象是較為制式、古板的(前身為軍公教福利中心),鮮少有人會特地去全聯購買美妝,多仍以生鮮蔬菜、食品為主,而愛買筆者認為消費者多是有目的性的要大量採買(生鮮食品、日常用品),店數也相對較少,此外寶雅的美妝產品多自歐、美、日、韓等地進口,符合年輕人對於時尚的需求,與兩者做出市場區隔。
三、營運表現
寶雅主要銷售女性美妝、生活雜貨,消費者在選擇店面消費時多會考量以下幾點:
(1)價格
(2)便利性(地域性)
(3)產品多元性
(4)過去消費的經驗
因應以上問題,寶雅採取不斷展店的方式,此法優點有:
(1)壓低進貨成本
(2)提供消費者無地域限制之服務,複製成功經驗
(3)擴大知名度
接下來我們來觀察,寶雅的展店策略與他營收成長的相關性:
1.分店數
北區(新竹以北,不含花東)、中南部區(新竹以南)
表為自行統計整理
由此表可以發現,寶雅在2012年以後的展店仍多以中南部為主,截至2014年北部區域店數僅增加10間。
2.區域營收貢獻
表取自公司102年度年報
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雖然尚無法取得2014年各地區的營收佔比,但我們可以先比較101~102年度,該年度寶雅北區僅擴展4間店面,但其區域營收佔比卻從高26%拉高到28.4%,營收成長更超過50%,幅度遠超中區跟南區(含高屏區)。
筆者分析原因如下:
(1)北部區域的薪資水準較南部高,消費能力強
(2)北部人口較中南部多
(3)北部較多OL上班族,故看重保養美妝商品
筆者推測,雖然北區總店數佔整體比例已達1/3,但分店多集中在新北、桃園、新竹一帶,大台北地區仍未開發,應是寶雅未來發展的目標區域。
接下來我們來看寶雅2012~2014年的財務變化:
圖取自財報狗
2012年底,寶雅共有74間分店,該年度的營收為62億元,截至2014年,寶雅擴展到109間分店,該年度營收成長到91億元,平均每年度的成長率約有20%。
圖取自財報狗
同段時間,受惠於展店數目增加,大量採購壓低進貨成本,公司毛利率也從37%成長到40%(複合成長率24%),淨利率6.79%成長到8.43%(複合成長率34%),獲利指標優化。
圖取自財報狗
近三年ROA由13.21%成長到17.53%,ROE由23.76%成長至34.93%。
圖取自財報狗
近三年的自由現金流複合成長率為28%,營業現金流複合成長率達33%,整體營運表現不俗。
四、成本結構
1.產品成本
由產業鏈來看,寶雅所處的位置是下游通路商,藉由大量採購以及多品項銷售,寶雅對於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有所提升,此點從前述的毛利率及淨利率的提升可知端倪。
2.固定資產成本
寶雅近年來積極擴展據點,從2012年到14年共開了30間分店,此外寶雅積極發展四代店,計畫於2015年完成現有店面的升級(全新裝潢、擺設),之後所開的分店也都會是四代店,這是否會造成寶雅營運上的壓力呢?
拆解其固定資產的項目,我們發現寶雅最主要的固定資產是「租賃改良」,因為寶雅在展店時多是租賃後再進行裝潢,此法可以避免過多的資產積壓在固定資產,造成營運資金的壓力,並可迅速的讓新店面達到損益兩平。目前的折舊費用約3億元,佔營收約30%,可隨著寶雅不斷擴店,此一費用未來仍會上升,但應不至於威脅寶雅的營運表現。
3.人事成本
經計算,寶雅102年度的平均用人成本為29,106/人,103年度為29,430/人,此成本佔營收約10~15%,所以用人成本不構成對寶雅的營運壓力。(低薪時代)
五、盈餘品質
1.營運現金流佔淨利比
圖取自財報狗
近三年皆大於100%
2.營運周轉天數
圖取自財報狗
營運周轉天數下降,呈現良好趨勢。其重點在於存貨周轉率的優化,寶雅於2012年啟用位於桃園的物流中心,供應商將貨送至物流中心,再由物流中心分貨後配發到各個門市,節省門市需要面對數百家供應商以及點貨的時間,提升營運效率。
六、寶雅的成長機會和威脅
1.同業競爭
若以策略分析,早期寶雅不直接進軍台北市區,除了租金和人事成本較高以外,也與寶雅初期的低調發展策略有關,因為在寶雅尚未發展壯大以前,其營運模式也不是無法模仿,早期寶雅的競爭者有美華泰、佳瑪等,他們的營運模式都與寶雅相似,若是大張旗鼓,有可能造成人力流失(同業吸引)並引進更多潛在競爭者,但隨著寶雅的營運據點擴張、存貨管理優化,已經逐漸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製造出投資護城河。
2.租金成本上升
如今隨著寶雅的擴張,進軍大台北地區應是其下一階段的目標,而前面有介紹,北區營收的成長率似乎優於中南部地區,目前北區的展店的區域仍集中在新北、桃園、新竹一帶,台北市區目前僅有一間寶雅門市,故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若以租金成本來看,台北市區目前商辦的每坪租金為6,048元,若以寶雅動輒500坪以上的店面來看,每月租金成本勢必構成營運壓力,但有消息指出寶雅有可能往地下室發展,租金相對便宜,但是否能維持過去在其他縣市展店時,讓顧客舒適消費的品質仍有待觀察。
3.網路消費
現在的網路消費方便,有許多消費者都會用網路商城購買產品,但寶雅的產品為美妝跟生活雜貨,美妝的部分,普通產品單價200~300元,貴一點的單價400~500元,若用網路購買無法直接試用,購買錯誤會造成損失,而便宜的生活雜貨因為單價不高,若不是大量購買,消費者還需要負擔運費,整體成本反而拉高,而寶雅藉由擴張據點,降低地緣性對消費者的影響,故網路消費對其營運影響有限。
七、整體評價
寶雅2014 EPS 8.93元,毛利率41%,ROE 34.78%,本益比為37.96倍,若以本益比來看股價似乎稍高,但就2015 Q1 EPS 2.52來看,相較去年同期1.81成長39%,證明寶雅目前的展店策略仍然奏效,若以同樣的成長率推估,今年度EPS應可達12.46元,保守推估其高成長率可持續3年,或許股價仍有向上成長空間。
以上內容純屬筆者個人推測,資料統計或許有誤差,投資人仍須自行判斷是否合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