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面板是一個貼附在映像管或液晶顯示器上的裝置,藉由手指或觸控筆輕觸,就能完成資料傳輸或閱讀螢幕上的訊息。
* 上游為玻璃基版、PET 膜、ITO 靶材、OCA 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等原料
* 中游為觸控感測器及觸控面板製造
* 下游主要應用於穿戴式裝置、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產品
觸控面板依感應的原理又能分為:電容式、紅外線式、超音波式、電阻式、電磁式、影像感測式..等,以電阻式、電容式的市場較具規模,其中電阻式因結構簡單且成本較低,市佔率最高,電容式居次。
本文所述之觸控面板產業鏈以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為主,而投射式電容以可以分成兩種,就是大家常聽到的玻璃式電容與薄膜式電容,其中玻璃式是目前的主流,代表產品就是你手上拿的 iPhone、iPad,他在透光度、靈敏度、耐用度上有較好的表現,但缺點就是成本較貴。
觸控面板(Touch Panel/Display)上游產業主要產品為:玻璃基版、PET 膜、ITO 靶材、OCA 光學膠(OpticalClear Adhesive)等原料。其中,玻璃基板又可分為:觸控感測器(TouchSensor)用玻璃基板,以及觸控面板用之保護玻璃(CoverLens)。
* 玻璃基板:以日本及美國廠商為主。
* PET 膜及 ITO 靶材等相關材料:目前也是由日商或美商所供應。
* OCA 光學膠材:主要用於觸控面板的貼合,也是由美商及日商供應佔大宗。
台廠在 ITO 導電玻璃的自製比重高,雖然也具備 ITO 導電薄膜及 OCA 光學膠材的供應能力,但因技術能量仍不及日本及美國,因此目前多數還是仰賴美、日廠商的關鍵技術。
觸控面板產業的中游為觸控感測器及觸控面板製造。
由於智慧型手機為觸控面板最大應用市場,因此觸控面板的發展,主要還是跟著智慧型手機走,目前手機使用的觸控技術呈現 2 個方向發展:
1. 中高階機種採用較貴但品質較好的內嵌式觸控面板。
2. 中低階機種使用成本低但品質較差的薄膜式觸控面板。
觸控面板還可依觸控感測器的所在位置,分成外掛式與內嵌式。
* 外掛式觸控面板:由專業的觸控面板廠商所供應,其中依 ITO 基板材質選用不同,可分成玻璃式與薄膜式,台灣以供應玻璃式為主,薄膜式供應則由日商(高階)及中國大陸(中低階)為主。
* 內嵌式觸控面板:主要由面板廠商進行生產,依感測器製作位置、以及顯示技術的不同,可分為 LCD In cell、LCD On cell以及AMOLED On cell 結構三種。內嵌式觸控面板之所以叫做內嵌式,就是因為觸控感測器是直接整合在面板結構上,因此才會主要由面板製造商進行產品開發及供應。目前 LCD In cell 觸控面板主要由日本及南韓面板廠商所供應;高階的 AMOLED On cell 由南韓業者供應;中低階應用的 LCD In cell 則是由台廠所提供。
觸控面板主要應用於穿戴式裝置、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產品。近年隨著佔比最高的智慧型手機缺乏創新、平板電腦持續衰退,預估 2019 年觸控面板的市場只會微幅成長。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放緩的環境下,觸控產業的成長要靠其它垂直應用帶動,例如:各大車廠積極導入電容式車用觸控面版;智慧零售及智慧校園所需的大型數位觸控看板和教育白板;軍規、醫療、博弈等工控應用的需求。
在不同種類的觸控面板發展上面,可分為:
* 外掛式觸控面板:包括「玻璃式」、「薄膜式」兩種。其中又以外掛「薄膜式」為觸控面板的主流,原因如下:
1. 儘管「玻璃式」在透光度、靈敏度、耐用度上表現較好,但薄膜式具有輕薄以及低廉成本作為優勢,獲得廠商青睞。
2. 2017 年隨著上游 Flexible AMOLED 產能開出,主要的智慧型手機品牌為尋求產品差異化,提高了 Flexible AMOLED 觸控面板的比重,而現階段 Flexible AMOLED 因結構問題,只能用外掛薄膜式的觸控面板,這帶動了薄膜式觸控面板的成長。
* 內嵌式觸控面板:
1. LCD In cell 觸控面板:除了具輕薄優勢外,還有利於終端產品 ID 設計。但在 2017 年原本採用In cell 結構的 iPhone,因為 iPhone X 搭載的是外掛式的觸控面板,使得 LCD In cell 成長幅度縮小。2018 年的成長來自全螢幕手機,LCD In cell 觸控面板更容易達到全螢幕超窄邊框設計,所以需求是隨著全螢幕機種拉高而提升。
2. LCD On cell 觸控面板:主要由台灣面板廠供應,優點在於輕薄,可有更多空間增加電池厚度。並且因中大尺寸 LCD On cell 技術成熟、成本降低,有更多筆記型電腦廠商選擇搭載。
3. AMOLED On cell 觸控面板:由 Samsung Display 主要供應,占 AMOLED On cell 8 成,除了 Samsung 自己,中國許多品牌也在高階機種使用,成為推動 On cell 觸控面板成長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