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是利用太陽能板(太陽能電池)吸收 0.2μm~0.4μm 波長的太陽光,將光能直接轉變成電能輸出的發電方式。
太陽能產業依照技術不同,可分為矽晶、薄膜等兩大種類。
* 矽晶上游:多晶矽材、晶錠/矽晶圓
* 矽晶中游:太陽能電池片、模組
* 矽晶下游:系統建置,周邊材料及設備
* 薄膜中游:電池模組
* 薄膜下游:太陽能系統
目前市場的主流為矽晶太陽能電池,其中又分為單晶、多晶兩種型態,共佔約近 9 成市場。單晶的轉換效率較高,但採購成本亦相對高多,多晶的轉換效率雖較低,但因為上游矽片擴產較易,性價比較高,故為目前市場主流。不過。近年來許多國家鼓勵分散式太陽能系統,這種系統需要更高的轉換效率,對單晶矽的需求大,逐漸侵蝕多晶矽市場,這是值得留意的趨勢。
薄膜類則包含非晶矽薄膜、碲化鎘(CdTe)、銅銦鎵硒(CIGS)、染料敏化、有機薄膜及新興的鈣鈦礦等型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較低,但因為美觀、可彎曲,且在弱光環境可發電,未來成本可望快速下降,發展潛力仍被看好,目前約佔1成的利基市場。
目前全球矽材領導廠商主要為保利協鑫 GCL(中國大陸)、OCI(南韓)、Wacker(德國)、Hemlock、REC Silicon(挪威/美國廠)、Tokuyama(日本)等大廠,共吃下全球 7 成以上產值。
台灣太陽能產業主要佈局在中游電池片領域,全球產能約佔 1 成 5,僅次於中國,但在上游及下游產業領域相對弱勢,以下游來說,雖有多家模組業者,但僅佔全球市場比重區區 3%,上游的矽晶圓片產業雖然也僅次於龍頭中國,但僅佔全球比重 1 成以下,遠遜於中國的 6 成以上,近年來,歐美對中國及台灣課徵雙反稅率,部分台廠便移至東南亞等第三地設置產能。
矽晶圓片製造流程分為多晶、單晶兩種製程,兩者在前段製程上,無法直接轉換。單晶製程係將矽原料經由長晶、拉晶、切斷、研磨、切片、清洗後完成,多晶製程則不使用拉晶步驟,而使用定向鑄錠爐直接結晶,故晶粒排列呈現不規則狀,轉換效率較差,但成本較低。
2017 年以來中國大陸採取「領跑者」及「分佈式」政策,使市場對單晶需求增加,單晶矽晶圓漸漸供不應求,迫使多晶矽晶圓公司積極導入鑽石線切割的「黑矽」製程,使成本上能進一步降低,與單晶競爭,現在已成為產業發展趨勢。目前全球太陽能晶圓矽材中國約佔 7 成以上,台灣約佔 1 成,其餘包含日本、韓國、德國及其他國家。
太陽能電池耗材包括氣體、電極材料、靶材、漿料、玻璃、軟性基材、染料等,耗材主要發展重點在降低成本。隨著全球太陽光電生產基地逐漸移往大中華為主的亞太地區,以台灣而言,在矽片切削液、銀鋁漿、鑽石切割線、EVA(樹脂材料)、背板等耗材皆有廠商積極投入。
2008 年起,多晶矽價格在供需失衡下,價格從高點開始下跌,雖然隨著下游安裝量提升,帶動矽材需求增加,但至 2018 年,多晶矽價格仍處於低檔。迄今,中國廠商迅速擴產、中美韓德等大國之間的雙反貿易制裁措施,皆是太陽能產業鏈的不穩定因素。
薄膜型太陽能模組是在玻璃基板或其他材質基板上,經過多次薄膜沈積及雷射切割,製成金屬、半導體、透明導電等層薄膜,再經模組封裝後,直接完成模組之製作。
從材料類別來看,薄膜型太陽光電模組又可區分為矽薄膜、碲化鎘(CdTe)、銅銦鎵硒(CIGS)及有機化合物之染料敏化、有機薄膜等技術。其中矽薄膜技術相對成熟,廠商已發展至多層堆疊技術,惟轉換效率與成長空間相對有限;碲化鎘技術則由美商 First Solar 一枝獨秀,且佔全球薄膜模組市場比重近 5 成左右;多數後進廠商則投入轉換效率可望與晶矽太陽光電模組一別苗頭的銅銦鎵硒,這以日本商 Solar Frontier 為代表。
薄膜太陽光電模組技術雖具備材料成本低之優勢,但製程設備相對昂貴,再加上因矽晶模組跌價快速,快速席捲市場,以致薄膜太陽能模組侷限應用於建築一體化、沙漠高溫等偏遠地區等非常的利基市場。隨著技術的進化,薄膜太陽能價格應該還有降低的空間,方可提高競爭優勢。
太陽能產業下游為系統建置與應用,其中以安裝於地面與屋頂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為主,少數太陽光電元件則應用於路燈、交通號誌、救災設備及消費性產品等。目前全球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業者以發展大型地面型發電廠,再靠政府的保證收購機制(FiT)為收入來源的模式居多,然而在各國能源政策轉型後將以家戶、廠辦等屋頂型與分散式發電系統採以自發自用模式成為趨勢。
隨著競爭加劇,系統業者除向上游供應鏈發展確保貨源以外,中游業者亦試圖跨足下游系統業務,使產業朝向上下游整合發展,台灣許多廠商就在走這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