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 水泥 (0)
- 食品 (9)
- 塑膠 (5)
- 紡織纖維 (6)
- 電機機械 (25)
- 電器電纜 (0)
- 玻璃陶瓷 (1)
- 造紙 (1)
- 鋼鐵 (1)
- 橡膠 (3)
- 汽車 (2)
- 建材營造 (0)
- 航運 (7)
- 觀光 (1)
- 金融 (5)
- 貿易百貨 (4)
- 化工 (6)
- 生技醫療 (15)
- 半導體 (18)
- 電腦及週邊設備 (19)
- 光電 (16)
- 通信網路 (7)
- 電子零組件 (26)
- 電子通路 (4)
- 資訊服務 (2)
- 其他電子 (17)
- 油電燃氣 (1)
- 其他 (31)
- 文化創意 (3)
- 電子工業 (0)
- 管理 (0)
- 存託憑證 (0)
- 農業科技 (0)
- 電子商務 (0)
- Computer and Technology (0)
- Industrial Products (0)
- Medical (0)
- Consumer Discretionary (0)
- Transportation (0)
- Finance (0)
- Retail/Wholesale (0)
- Construction (0)
- Basic Materials (0)
- Consumer Staples (0)
- Business Services (0)
- Auto/Tires/Trucks (0)
- Oils/Energy (0)
- Utilities (0)
- Unclassified (0)
- Aerospace (0)
- Multi-Sector Conglomerates (0)
載入回覆中...
查看前面14則回覆...

江玉村
UBer的加入競爭對大車隊是有影響的,尤其是一些年輕使用3c設備的族群,所以大車隊如無法將潛在的競爭對手UBer的優點納為己用,在人口逐年老化的年代,勢必難以維持成長.
- 推薦 0
- 2020 / 04 / 13
訪
玉村
UBER出現台灣時,大車隊業績立馬受到影響,並成為不能不重視的潛敵,它的優點和受歡迎的因素是什麼?白牌?沒有出租車的標籤?高級車?服務親切?待車時間少?服務費較低?等等等的原因.不知道大車隊公司研究了沒?本業如沒顧好,發展太多業外的業務,將增加不知風險,難以預期業績穩定成長.
- 推薦 0
- 2020 / 05 / 04
訪
載入回覆中...
查看前面12則回覆...

陳宜農
由於在發這篇文章的時候UBER已經存在且對於大車隊來說具有很高的風險,目前法規又逐漸偏向對UBER有利,除非價格跌到非常低或公司有些作為才有研究的價值了
- 推薦 2
- 2016 / 07 / 03
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