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 (0)
- 食品 (9)
- 塑膠 (5)
- 紡織纖維 (6)
- 電機機械 (25)
- 電器電纜 (0)
- 玻璃陶瓷 (1)
- 造紙 (1)
- 鋼鐵 (1)
- 橡膠 (3)
- 汽車 (2)
- 建材營造 (0)
- 航運 (7)
- 觀光 (1)
- 金融 (5)
- 貿易百貨 (4)
- 化工 (6)
- 生技醫療 (15)
- 半導體 (18)
- 電腦及週邊設備 (19)
- 光電 (16)
- 通信網路 (7)
- 電子零組件 (26)
- 電子通路 (4)
- 資訊服務 (2)
- 其他電子 (17)
- 油電燃氣 (1)
- 其他 (31)
- 文化創意 (3)
- 電子工業 (0)
- 管理 (0)
- 存託憑證 (0)
- 農業科技 (0)
- 電子商務 (0)
- Computer and Technology (0)
- Industrial Products (0)
- Medical (0)
- Consumer Discretionary (0)
- Transportation (0)
- Finance (0)
- Retail/Wholesale (0)
- Construction (0)
- Basic Materials (0)
- Consumer Staples (0)
- Business Services (0)
- Auto/Tires/Trucks (0)
- Oils/Energy (0)
- Utilities (0)
- Unclassified (0)
- Aerospace (0)
- Multi-Sector Conglomerates (0)
- 數位雲端 (0)
- 運動休閒 (0)
- 觀光餐旅 (0)
- 居家生活 (0)
- 綠能環保 (0)
上個月 Walmart 不是才說在通膨的環境下,服飾產業的消費將會放緩嗎?但對比 Levi's 的好表現,看來品牌形象真的很重要。Levi's 好像在法說上也有說,除了品牌,也因為大眾對於穿牛仔褲是不正式的這種觀念在轉變中,自己的銷售成長率的確高於整體產業。
- 推薦 0
- 2022 / 07 / 09
面對通膨 Levi’s 仍然快速增長,真的能看見他們品牌經營的成功,同時也很同意樓上說的,牛仔褲逐漸轉變為smart casual的元素之一,也帶動了整體銷售成長
- 推薦 0
- 2022 / 07 / 11
公司也是很衰啦,前一季Q4遇到休假旺季,結果因為供應鏈問題導致沒有庫存可賣,沒有趁機創造營收。結果,這一季庫存來了,上架了,反而受到通膨導致需求下降,營收再跌。
- 推薦 0
- 2022 / 07 / 03
走人的那位CEO是從美國的另一個大型零售賣場Target來的,我覺得有點孤臣無力可回天啦。
然後,那位CEO上一季時拒絕了大股東Ryan Cohen要求賣出Buybuy Baby的提議,後來在這季季中CEO跟大股東休戰不吵,沒多久後就走人了,新上任CEO果然馬上就說正在考慮賣出Buybuy Baby了。但在這個時候賣出,估值會好嗎?是另一個考量點。
- 推薦 0
- 2022 / 07 / 04
另外法說會也有提到降價率,是為了減少庫存、增加銷售所以提高降價率,但反而會使gross margin下降嗎?但後面公司又說23年的目標是把全價實現率從70降到65%,有點不了解這裡的動機
- 推薦 0
- 2022 / 07 / 04
雖然公司對於轉嫁通膨到產品定價上很有信心,但也得拿捏好程度、適時調整,因為過去這一季有些產品線就明顯是漲價但銷量下滑了。
另外,同產業的Kellogg為了長期策略,決定分割成三間公司,從早餐麥片轉移、更專注在零食跟素食產品上,而通用磨坊則堅定繼續現行策略,繼續併購高速成長的中小型品牌,算是這週的美國食品產業大事!!
- 推薦 0
- 2022 / 07 / 03
這季毛利率因為供應鏈相關問題而下降,而公司希望透過HMM來回穩,剛剛查了一下原來是指Holistic Margin Management也就是GIS應對通膨和市場波動的一個手段,把各種沒有profit或多餘的業務處理掉
- 推薦 0
- 2022 / 07 / 04
美光終於正式開槍承認需求下滑了。這個Q4 EPS預估真的反映現實了,市場concensus 2.6美元,美光自己估1.6美元........
- 推薦 0
- 2022 / 07 / 03
但可惜的是,即便營收開始好轉,但公司還是預期2022第三季跟全年會是淨損的結果。
另外,營運面,雖然目前要打滿兩劑加篩檢陰性才能登船,但我認為長期待在同一艘船上而可能染疫的擔憂仍是一個營運完全復甦的隱憂。
- 推薦 1
- 2022 / 06 / 26
CCL很努力的更新船隻來改善營運效率這點值得讚賞,代表公司有積極想要長期經營。
從疫情爆發以來,CCL已經淘汰23艘船,目前船隊中25%都是新船,平均船齡也較疫情前下降了1年。如果我是顧客,我當然寧可搭新船啊。
- 推薦 1
- 2022 / 06 / 26
在船隻提供的量到達90%後 可能在下季轉為獲利 並現已開始透過提高定價以提升獲利能力 雖然在今年的整體預測仍然是淨損 但隨著疫情的好轉及歐美國家政策的開放 很期待2023年及接下來的營業表現
- 推薦 1
- 2022 / 06 / 27
同意上面的人說的,美國的新房開工數還是沒有上升,我看到的反而是供需不平衡。法說裡面說了很多次房屋需求仍在,但開工數又似乎因為缺工問題所以一直沒有提升。
很想知道這裡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到底是因為價格高導致需求減緩所以開工數沒有提升,還是是因為缺工所以新房供應少然後導致房價高?
- 推薦 1
- 2022 / 06 / 27
所以Fedex認為短期內供應鏈會繼續中斷,客機的腹部載貨量供給有限,所以在供需失衡下,他們可以透過定價才從中獲利。然後長期而言,Fedex也認為衰退不會持續很久。真的是好樂觀啊啊啊,難過股價在盤後上漲了2%多。
- 推薦 0
- 2022 / 06 / 24
這季取消率較上一季有所增長,而且公司有提到會繼續惡化,是值得持續關注的數據之一。也有法人提問訂金佔ASP的比例,但公司沒有正面回答,或許能去找找看其他建商的相關數據作參考比較。
- 推薦 0
- 2022 / 06 / 22
另外,我也對LEN所提到的,目前美國房屋市場的庫存其實偏低感到意外。原本會以為目前利率上升的環境反而會使得需求減少,但仔細思考後又認為,或許民眾看準了接下來幾年利率即將上升,所以先進場買屋鎖定較低的固定利率。
- 推薦 0
- 2022 / 06 / 24
回應Luke在上面提到的房貸激勵措施,在美國有所謂的discount points (or mortgage rate buydown),也就是買房者可以在一開始付一定的費用(fee),來換取房貸利率的調降。這通常適用在買房當下手頭現金比較充足,然後預計長期持有房屋的民眾,長期而言可以花比較少的利息費用。
- 推薦 1
- 2022 / 06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