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 (0)
- 食品 (9)
- 塑膠 (5)
- 紡織纖維 (6)
- 電機機械 (25)
- 電器電纜 (0)
- 玻璃陶瓷 (1)
- 造紙 (1)
- 鋼鐵 (1)
- 橡膠 (3)
- 汽車 (2)
- 建材營造 (0)
- 航運 (7)
- 觀光 (1)
- 金融 (5)
- 貿易百貨 (4)
- 化工 (6)
- 生技醫療 (15)
- 半導體 (18)
- 電腦及週邊設備 (19)
- 光電 (16)
- 通信網路 (7)
- 電子零組件 (26)
- 電子通路 (4)
- 資訊服務 (2)
- 其他電子 (17)
- 油電燃氣 (1)
- 其他 (31)
- 文化創意 (3)
- 電子工業 (0)
- 管理 (0)
- 存託憑證 (0)
- 農業科技 (0)
- 電子商務 (0)
- Computer and Technology (0)
- Industrial Products (0)
- Medical (0)
- Consumer Discretionary (0)
- Transportation (0)
- Finance (0)
- Retail/Wholesale (0)
- Construction (0)
- Basic Materials (0)
- Consumer Staples (0)
- Business Services (0)
- Auto/Tires/Trucks (0)
- Oils/Energy (0)
- Utilities (0)
- Unclassified (0)
- Aerospace (0)
- Multi-Sector Conglomerates (0)

應該是這兩年再併購公司,這個人的部落格有介紹他去參加振樺電股東會的一些資訊跟紀錄 http://tkuewlch.pixnet.net/blog/post/47725398
- 推薦 3
- 2018 / 03 / 26

1.根據2019年公布107年之年報,107年產品售價應該是提高的
2.關於公司承作無追索權應收帳款,主要考量客戶太集中大客戶(根據107年報,A客戶佔比超過50%),若大客戶掛掉對其營運有相當大的風險,故寧可賣斷給銀行。另外,該公司獲利率高,尚能負擔應收帳款賣斷的成本
3.2019Q1存貨較高,主要為原料佔比高,在製品及製成品比重低,顯示後續的訂單應該不錯,從Q2營收獲利已反映其結果
4.8月份營收衰退,不知是否專案告一段落,靜待明天10/1法說會
- 推薦 1
- 2019 / 09 / 30

chenmawsheng 大大 9月營收繼續衰退,看來專案差不多了, 法說會有提到這些訊息嗎? 我看PPT都沒提到這些訊息,能否分享呢 感謝
- 推薦 0
- 2019 / 10 / 10

108Q1平均存貨=(1,946,871+2,050185)/2=1,998,528
107Q1平均存貨=(2,206,677+1,370,011)/2=1,788,344
(問題出在107Q1 IFRS不重編,所以107Q1在建工程只能用抓的,FS P.45)
應考慮在建工程納入存貨
108Q1存貨周轉率=726,135/1,988,528=0.3652
107Q1存貨周轉率=952,091/1,788,344=0.5324
(0.3652-0.5324)/0.5324=-0.3140
本期存貨周轉率較去年同期下降0.3140
分析:
雖存貨周轉率下降約31%,但毛利率增加3%,故可以推測公司競爭力增加,故增加囤貨的動作,用以應付未來的合約。
且,電梯產業一年報價一次,多在年底進貨,故Q1存貨周轉率降低也是可以理解
結論: 崇友股價未重大利空及劇烈變動,尚屬合理
- 推薦 8
- 2019 / 06 / 26

還有人在持續關注這支嗎?
我發現財報 部門資訊中的"其他部門"
近幾年都有著兩億多的虧損
吃掉了稅前淨利的約2成 因為這比例也不小
所以想請問一下
其他部門 大略對應到的是崇友的哪部分營收與成本呢?
- 推薦 1
- 2021 / 07 / 26

2021年度營收明顯沒有回升的跡象,但是公司對外發言仍是高度樂觀,獲利能力也明顯下滑,但是股價卻反向進行,是否2021年度營收明顯沒有回升的跡象,但是公司對外發言仍是高度樂觀,獲利能力也明顯下滑,但是股價卻反向進行,呼應Joesph的看法
- 推薦 0
- 2021 / 04 / 14

2021 Q1 營收未有明顯起色 但5月有較具體的成長,後續進入美國及歐洲解封,也將逐步進入北半球冬季,依據2021.04.08的新聞戶外客戶追單,營收成長性應可追蹤
- 推薦 0
- 2021 / 07 / 07

他的損益表還沒確立出營運狀況,目前都還是用產業大環境去推估,
但是如同之前提到的,工紙部分的問題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內部營運管理的問題,還是要等這塊改善確立後,反饋在財報數字上,股價才會有比較大的漲幅。造紙業大環境的改善只是可望加快這一部分。但是不管怎麼樣,下檔很有限,這是我選永豐餘而不選其他造紙股的原因。我怕虧XD 慢慢賺 賺少一點無妨~
- 推薦 0
- 2020 / 12 / 05

針對不同事業單位就今年來說
先說今年展望佳,而且從去年就開始的。
1.工業用紙:大陸工紙廠揚州廠轉盈,台灣工紙廠靠循環經濟思維降成本。紙器廠需求看來都暢旺滿載,台灣都還可以加價了。整個工紙的獲利一季能貢獻超過10e應該是可以期待的。(2020Q4是6.7e)
2.申豐特用:醫療用手套今年看來都還是需求暢旺滿載。SBR報價至今也還是很好。醫療手套大概是明年才會看到回落。
3.元太科技:持續產生新的應用,而且也有新品彩色的推出,公司去結盟建構生態系的策略真的很不錯,也持續擴產增加產能,另外面板業大好授權金可能也會起來一些。
4.股利收入:永豐金2020獲利差不多,證交所獲利很好,先豐換成臻鼎股利也會進來,看來股利收入整體會比去年好一定程度的。
再來是去年很不錯,但今年可能頂多延續去年的。
1.永豐實:去年很優,但是今年有原物料成本問題,能否順利轉嫁待觀察。不見得說一定就是變差,畢竟也仍然是有新品在開發推出。終端銷售看起來也沒有太大問題。大概就是成本看會不會吃掉獲利了。
最後是談,去年不理想但今年可望看到翻身的。
1.中華紙漿:去年很糟,但今年漿價的狀況已經可以確定翻身了,再來就是看轉型速度跟成效顯現的快慢了。
2.永道射頻:今年上半年應該就會要掛牌,但是2020狀況隨著產業跟客戶影響,表現並不好,但是擴產腳步看起來是沒在停的,隨著終端市場的回溫跟客戶結構調整,有機會看到成長,畢竟RFID看起來整個產業依舊是成長的。
3.土地資產活化:過往不太認真做,看來是要努力了。
整體來說永豐餘隨著子公司釋股作業一直進行,以及過往的生技業投資也加減在貢獻,
如果這幾次法說上,關於股利政策上發言人表達的是確定的話,隨著未分配盈餘持續累積pool已經算滿大的了,永豐餘會變成一擋很定存的股票。
股利1.5元大概是地板了,往後應該只會高不會低。
對比5%殖利率概念的股價可能慢慢會變常態。
今年都很順的話,可能真的是永豐餘的大旺年,
單就營業利益來說, 單季EPS來到一塊以上,搞不好第一季就可以看到。
在堆疊股利的話,全年EPS大家可以自己抓一下
- 推薦 6
- 2021 / 03 / 05

申豐剛好先開了第一季獲利數字出來,2021Q1 EPS 9.83
看來真的是可以期待永豐餘第一季整體的獲利了
也隨著旗下子公司陸續走向IPO之路,
EPS狀況良好的前提下,應該會逐步開始參考子公司市值概念,
列個持股10%以上的
就到4/7
元太 股價 56.7 市值 646億
申豐 股價 255.5 市值 270億
永豐實 股價 66.8 市值 164億
太景 股價 23.3 市值 167億
華紙 股價 14.5 市值 160億
後面陸續還有
永道射頻要在上海A股IPO
永豐餘工紙要在台股 IPO
另外像永豐金、證交所、宏通數碼、臻鼎 等等這些轉投資
華紙股價也可望回升帶市值增長
太景今年也會有授權公布
永豐餘看來今年會是滿卓越的一年
- 推薦 14
- 2021 / 04 / 07

覆議前面兩位前輩的看法,股價的部分也開始反映了
基本面部分2021年度的營收實為創歷史新高,獲利能力的毛利率部分在2020年第4季也是創8年新高來到22.35%,產業景氣循環類的鋼鐵也是此情況,覆議應是卓越的一年。
- 推薦 0
- 2021 / 04 / 14


我目前主要關注毛利率的問題,也有詢問發言人,但是得到的答案資訊不足,公司方表是第四季毛利率下滑僅是短期事件,想等第一季財報出來再決定是否投資、加碼。公司一直有併購及垂直整合的策略需求,所以配發率不高,但我對這個是可以忍受,目前因為配發率、聯合訂價議題、毛利率,股價又跌至本益比10x左右,注意看看。
- 推薦 1
- 2016 / 04 / 27

養雞事業最怕高病原性禽流感,別人罹患你沒事就大賺,反之自家罹患就沒賺,甚而賠錢,原因是高病原性禽流感一來造成無貨供應下游使用戶,商譽受損、市場被占縮小、員工無事做又無法資散、病毒一波可以影響半年、種雞受染生不出蛋,小雞孵出不足…等。因此茲認為此股適合資訊掌握齊全、手腳夠快之投資者。
- 推薦 0
- 2016 / 06 / 10
去年利息加折舊快兩億,我個人已經很早認賠出場,留了幾張不賣希望奇蹟自在。今年1~2月營收的價格跟量可能都受疫情影響⋯不過今年大約有三億可轉債會被賣回不曉得公司如何再次籌資
- 推薦 1
- 2021 / 04 / 03

轉貼2/3的新聞, 據說三四月才會ready
【時報-台北電】卜蜂(1215)去年獲利再創新紀錄,法人估每股賺超過5.5元,超越2019年的5.46元,續創歷史新高。卜蜂董座鄭武樾2日表示,今年營運變數大,包括原物料大漲、貨櫃短缺、運價上漲等,都使得成本墊高,但今年卜蜂還有多項投資計畫,估計資本支出將不少於十幾億元,努力在危機中維持穩健成長。
鄭武樾指出,卜蜂今年投資計畫包括蛋雞場、洗選蛋廠、禽肉屠宰場、食品加工廠等,還有日前斥資13億元興建的雲林AI人工智慧自動化飼料廠,預計在今年3、4月投產,皆可望再挹注成長動能。
- 推薦 3
- 2021 / 02 / 25

《工商時報》2021.3.22 食品股爆香 3檔年報值關注
卜蜂去年前三季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12.4億元、年增31.9%,EPS為4.63元,獲利也創同期新高。
- 推薦 6
- 2021 / 03 / 22

Chi-hua Chiang 大大
是啊~~~所以先出脫一些~~~轉往其他投資組合繼續存~~~剩下的就繼續放~~~如果是長遠來看~~~股價高低其實也沒這麼重要~~~我都是看獲利的%~~~不是股價的高低數字。獲利%可以自己自訂,例如您自訂的獲利是5%~~~那麼只要目標一到就可以選擇賣出或者部分賣出,這樣來看待股價才不會被股價高低拉著走,巴菲特也是這樣看的唷。
- 推薦 3
- 2019 / 10 / 28

財報資訊只有到2015年, 似乎太舊了, 建議更新! 在(六)公司未來成長性: 也建議更新, 因為該公司去年有購併一家國外的公司, 未來的成長性將會大大不同. 當然, 在"五 估價" 也建議要更新! 謝謝!
- 推薦 1
- 2021 / 02 / 27

@Steven,我剛好之前有整理惠光一些資訊,給你參考看看:
1. 以原本3條地工膜來看,惠光在2011~2012年揭露其毛利率在15~16%之間
2. 查看行業中的龍頭GSE,毛利率2011~2013年毛利率分別為15.43,16.79,11.72%,都沒有超過20%以上
3. 公司去年第一次接到日本單,一些研究報告指出其出貨為大尺寸地工膜,個人猜測可能就是K-liner產線生產出貨。惠光大概在2012年就提到K-liner第四條產線,但12~14年整體毛利率卻沒有如想像巨大提升,因此對地工膜整體毛利率提升我會比較保守一點
- 推薦 12
- 2015 / 11 / 10

Steven大大您好,不知您是否仍有再追蹤惠光,想請教您,最近在看地工膜,發現網路上除了雄宇企業以外,好像多了另一間偉國企業,也興建了許多大型的工程,感覺惠光的優勢正在被侵蝕中。
另外,自108年起至109年Q2惠光的存貨周轉率下降,銷貨日數也增加,Steven大人覺得是否單純是疫情因素造成?
謝謝您
- 推薦 0
- 2020 / 1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