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 (0)
- 食品 (9)
- 塑膠 (5)
- 紡織纖維 (6)
- 電機機械 (25)
- 電器電纜 (0)
- 玻璃陶瓷 (1)
- 造紙 (1)
- 鋼鐵 (1)
- 橡膠 (3)
- 汽車 (2)
- 建材營造 (0)
- 航運 (7)
- 觀光 (1)
- 金融 (5)
- 貿易百貨 (4)
- 化工 (6)
- 生技醫療 (15)
- 半導體 (18)
- 電腦及週邊設備 (19)
- 光電 (16)
- 通信網路 (7)
- 電子零組件 (26)
- 電子通路 (4)
- 資訊服務 (2)
- 其他電子 (17)
- 油電燃氣 (1)
- 其他 (31)
- 文化創意 (3)
- 電子工業 (0)
- 管理 (0)
- 存託憑證 (0)
- 農業科技 (0)
- 電子商務 (0)
- Computer and Technology (0)
- Industrial Products (0)
- Medical (0)
- Consumer Discretionary (0)
- Transportation (0)
- Finance (0)
- Retail/Wholesale (0)
- Construction (0)
- Basic Materials (0)
- Consumer Staples (0)
- Business Services (0)
- Auto/Tires/Trucks (0)
- Oils/Energy (0)
- Utilities (0)
- Unclassified (0)
- Aerospace (0)
- Multi-Sector Conglomerates (0)
- 數位雲端 (0)
- 運動休閒 (0)
- 觀光餐旅 (0)
- 居家生活 (0)
- 綠能環保 (0)

F大可能不用太驚嚇,經營大陸需要時間,費用增加不會是常態性的: 德麥在台灣的優勢是服務通路遍及全台,服務人員熟悉客戶,產品線廣且大多獨家,並有烘焙師團隊會為客戶創造流行產品........; 但在大陸這個百家爭鳴之地, 芝蘭雅這些優勢都不明顯,尤其部份業務因組織調整而出走,也使部份客戶流失,芝蘭雅正在採行三大通路策略(培養中小型客戶/提升工業型客戶/擴展經銷商), 中小型客戶是增強公司毛利率的策略,而工業型客戶是擴大荷商芝蘭雅製造優勢,經銷商則是公司企圖打破營收僵局的通路互補性策略,會採取款到發貨的務實策略,至於成效何時會比較明顯? 不好說! 但您提到烘焙精緻化趨勢, 在中國是無庸置疑的,經營團隊的確很戰戰競競在努力~ 參考~
- 推薦 7
- 2017 / 08 / 08

版主財報狗您好,我已經快訂閱一年但幾乎不會使用您的平台,請問於上班期間可以讓我打電話到公司諮詢或有其他方法可以引導我,您有出三本書,但有一本已經買不到了,謝謝您
- 推薦 0
- 2023 / 10 / 28

因存股+產業配置的考量。如果總和考量以下各點
請問台汽電可以在低點買進嗎?
1. 台汽電具有官股色彩 董監持股高且穩定
2. 近期卻有高營收低毛利的困局(台電和民營電廠的購電價格,和天然氣的價格有關。天然氣的價格越高,民營電廠的成本越高,但台電的收購價格更高,民營電廠的毛利率反而會上升。相反的,當天然氣的價格越低,民營電廠的利潤就越低。)
3. 目前股價打底,未再破新低
4. 國際天然氣價格因庫存高 而價格無法下降
但就歷史走勢圖~目前也未再破低 有緩步向上
- 推薦 0
- 2024 / 01 / 27

电子卡产品的那个股票啊电子产品的股票啊一个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一个人可以发展也是可以破坏了所以那个人要照顾好玩发展电子电子电子的行业的那个国家照顾好来因为那个是未来的发展谢谢你
- 推薦 1
- 2024 / 03 / 15

剛剛看到捷波(6161),主要業務是製造IPC,然後也少部分的Panel PC,然後公司發展了AiSEMi(AI Multi-person Temperature Screening System),也就是你走過去會自動量體溫。在這一次的疫情,每間醫院、或者是公司行號,門口都會擺一台,營收一直成長。不過EPS 的貢獻還有一大部分是因為毛利率大幅提升。請教一下各位先進,這是什麼原因呢?
- 推薦 4
- 2022 / 02 / 08

IPC的廠商:國內有研華科技(2395)、凌華科技(6166)、瑞傳科技(6105)值得追蹤看看。另外,還有POS系統的振樺電(8114)、飛捷(6206)以及樺漢(6414),也可關注。
- 推薦 0
- 2023 / 07 / 18

近期財報狗訪談大車隊還有法說會資訊瞭解如下
1.護城河:App、多元支付、與政府及企業合作
2.發展洗衣業、修車服務、持續增加市佔率是營收成長的催化劑。
3.轉型為網路服務公司是未來長期發展的優勢。
- 推薦 1
- 2023 / 05 / 16

閎康 106年第3季綜合損益表,每股盈餘0.94元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20171026/閎康-1...
- 推薦 2
- 2017 / 10 / 26
閎康跟宜特的未來觀察重點要放在中國區的成長力道,還有閎康MA的市場是否有守住。財報的營收是合併的外人是無法得知中國區實際內容。
依市場評價,MA跟FA是需要較強的技術能力,這部份閎康較佳。RA比的是產能的規模,這部份宜特較佳但只要有閎康資金有投入不會差距太大。
觀察重點:
1.中國區的前三大設計公司單給誰較多,最近五年的狀況是第二、三名給閎康較多,第一名104年前給閎康,105-106給宜特。107又回到閎康
2.宜特在中國區MA能力是否有達到客戶的認同
3.閎康跟宜特這二年投資的項目在營收是否在大幅成長,閎康看RA.宜特看MA。
4.二家在華北區市場的爭奪戰,閎康今年進入北京,宜特加大北京規模。
5.員工產值的提升跟獲利有很大連結,這部份閎康完勝。
6.宜特轉投資的部分是否有開始獲利。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 推薦 6
- 2017 / 11 / 17
基本上還是宜特還是檢測業的龍頭, 在薪資 發展等等方面都是公司甚多!
宜特在台灣的廠房都是自有的, 但是此公司都是租賃; 宜特的薪資有些調漲, 但是此公司還是20年前的標準給薪; 此公司會用損害賠償告發前員工, 但是竟是敗訴; 發表的論文和專利都和對外宣稱的不同;
所以未來發展定是宜特為龍頭
- 推薦 4
- 2018 / 0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