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產業又稱能源元件產業,指的就是電池製造的上中下游相關產業。
電池主要由三個元件組成,分別是電池芯、機殼與電源控制板。
* 上游主要為電池原材料廠商,包括電極、電解液、隔離膜、罐體等原材料供應商
* 中游為電池芯
* 下游為電池模組廠商
目前熟知的電池種類有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電池。
鉛酸電池發展最早、生產最為成熟,製作成本低、瞬間放電強、使用溫度範圍廣,但在能量密度、體積、重量與循環壽命表現不佳,因此鉛酸電池多用在汽機車與工業設備的蓄電系統。
鎳鎘電池能量密度與壽命比鉛酸電池好,可大電流放電以及可以過充電/過放電,但無法快速充電。而且鎘的毒性強,容易污染環境,加上每次充電前要確定已將電量使用完,是最早的一種手機電池,現在已經很少見。
鎳氫電池待機時間比鎘鎳電池長,放電迴圈次數多,放電深度與使用壽命佳,但仍須要用完電力才能再充電。由於充電速度緩慢,能量密度、輕薄性也比鋰電池差,因此 3C 產品中已逐漸被鋰電池取代。現在由於價格便宜,比較多用在電動腳踏車、油電混合車等。
電池產業中最重要的電池是鋰電池。鋰電池是以鋰金屬作為陽極活性材料的電池,高重量能量比、電壓平穩、壽命長、工作溫度範圍廣、低溫性能佳。鋰電池可以為一次電池也可以為二次電池(充電電池)。
目前鋰電池分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最早「鋰電池」指的是內含鋰金屬的一次性電池,後來改進為鋰離子二次性電池,可以充電重複使用,廣泛應用在各種電子 3C 產品上,例如手機、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平板等等。
鋰電池系統也佔電動車成本的一大部分(30~40%),許多電動車使用 18650 型號鋰電池。隨著電動車銷量逐年增長,以及消費性電子普及,鋰電池市場也隨之快速發展,對於鋰電池的需求量也不斷擴張,發展前景依然被看好。尤其是電動車快速發展,鋰電池需求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電池產業的上游主要是電池原材料供應商,上游在整個電池產業鏈中的地位特別重要,因為電池芯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電極(含正極與負極)、隔離膜、電解液及罐體等四部分,原材料約占全部製造成本的六成以上,其中又以電極(占比約26%)、隔離膜(占比約23%)與電解液(占比約15%)為主要材料成本,所以造成上游原料的成本會大幅影響最後電池完成品的製作成本,因此,上游材料也是商機最大、毛利最高的,廠商在上游材料的競爭也最引人玩味。
台灣目前除了罐體、導電碳以及少部分的電極材料與隔離膜由國內供應外,大部分電池芯之原材料仍需仰賴進口,以日韓為主,目前國內僅少數業者投入電池正極材料開發,自主供應比重低於 30% ,而負極材料供應比重15%。
台灣的電池產業一直以來不如電子產業受到矚目,但因為近年來電動車興起、主流趨勢明確,連帶帶動電池需求推動原料價格上揚,位於電池鏈最上游的美琪瑪、康普等成為最大受惠者,如美國電動車大廠 Tesla 就是以 Panasonic 所提供的鎳鈷鋁(NCA)三元材料為主,中游供應廠為 Sumitomo ,最上游的材料廠則有住友、美琪瑪、康普、興能等,隨著國際原物料價格勁揚,上游原料廠比組裝模組廠吸睛。
至於處於中游的電池芯產業,由於每家廠商都有自己的配方,光一條生產線就需要投資十幾億元,而且品牌廠認證期都在一年以上;再加上容易起火出事、技術難度高、資金壓力大、回收時間長、產品風險高,是一個進入門檻很高的產業。電池芯的製造流程需要經過混合、打漿、塗佈、乾燥、輾壓、分條等才能製作出正負兩極,再經組裝、灌電解液、封罐後產製才算完成。電池芯廠的量產規模與良率是競爭力來源,因為電池芯的投資設備昂貴,所以毛利率僅落在兩成左右。
目前全球電池芯主要的供應來源依然是日、韓廠商為主,台灣的電池芯製造商目前尚處於量產初期,產能與品質相較於日韓廠商仍有相當之差距,無法有效整合上、中、下游,目前僅能鎖定利基市場的開發。然而,台灣對電池芯的採購需求相當龐大,但國內的鋰電池模組廠商不願投入發展電池芯,中、上游廠商以及特用化學品業者也都是單獨跟海外電池芯廠合作的情況,因此無法匯集成產業聚落的效應,此種模式將無法實質上帶動國內產業鏈的成長。
國內的國際中橡旗下轉投資的能元科技目前是台灣規模最大的電池芯廠商,客戶涵蓋家電、工具機等,最大客戶是英國家電商 Dyson 。
台灣擁有許許多多的電子、電機人才,因此,台廠的強項在於電池模組這一塊。
位於下游的電池模組就是電池芯加上廠商所設計的電路板組合而成,智慧型電池模組管理與電池老化壽命偵測技術將是勝出關鍵;電池模組可分為單顆電池模組及串併聯電池模組,許多國外電池芯大廠也會同時生產電池模組,像是日本的 SONY 、 Panasonic 、韓國的 Samsung 、 LG ,以及中國的比亞迪、比克、力神等;電池模組的應用主要包括手機、筆電、數位相機、電動工具機、電動自行車、電動車等等,台灣的電池模組產值於全球市占率在四成以上,大部分都應用在3C產品上。
台灣廠商在電池產業布局主要集中於下游組裝業,電池芯全仰賴進口,台灣廠商以研發、生產及成本優勢,穩占筆記型電腦應用鋰電池模組市場,隨著筆電與手機市場成長趨緩,目前台灣廠商轉向於主攻消費性電子產品之市場,但市場規模仍小。
過去電池主要用在NB,未來電池產業的新一波需求,預料將從電動車開始,再到儲能櫃,在電池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搶到日韓大廠電池產能的台灣電池模組廠將有望受惠,除此之外,台灣的電池模組廠如新普、順達等,因為具有技術經驗豐富程度與品質優勢,一向都優於中國相關廠商,也是蘋果長年以來配合的優質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