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 (0)
- 食品 (9)
- 塑膠 (5)
- 紡織纖維 (6)
- 電機機械 (25)
- 電器電纜 (0)
- 玻璃陶瓷 (1)
- 造紙 (1)
- 鋼鐵 (1)
- 橡膠 (3)
- 汽車 (2)
- 建材營造 (0)
- 航運 (7)
- 觀光 (1)
- 金融 (5)
- 貿易百貨 (4)
- 化工 (6)
- 生技醫療 (15)
- 半導體 (18)
- 電腦及週邊設備 (19)
- 光電 (16)
- 通信網路 (7)
- 電子零組件 (26)
- 電子通路 (4)
- 資訊服務 (2)
- 其他電子 (17)
- 油電燃氣 (1)
- 其他 (31)
- 文化創意 (3)
- 電子工業 (0)
- 管理 (0)
- 存託憑證 (0)
- 農業科技 (0)
- 電子商務 (0)
- Computer and Technology (0)
- Industrial Products (0)
- Medical (0)
- Consumer Discretionary (0)
- Transportation (0)
- Finance (0)
- Retail/Wholesale (0)
- Construction (0)
- Basic Materials (0)
- Consumer Staples (0)
- Business Services (0)
- Auto/Tires/Trucks (0)
- Oils/Energy (0)
- Utilities (0)
- Unclassified (0)
- Aerospace (0)
- Multi-Sector Conglomerates (0)
- 數位雲端 (0)
- 運動休閒 (0)
- 觀光餐旅 (0)
- 居家生活 (0)
- 綠能環保 (0)
載入回覆中...
查看前面24則回覆...

Heaven Huang
2/17上櫃公司持股轉讓明細
2017/02/18 08:09 Moneydj理財網
公司 申報人身分 姓名 轉讓方式 目前持股 轉讓股數
昶洧 經理人 葉秉森 一般交易 160,000 120,000
- 推薦 1
- 2017 / 02 / 21
訪
Gary lin
老闆 與 大陸長城汽車 設計來源 同捷 是同一老闆,其實作法仍效法 Elon musk ,因為資本化的操作,才能讓 Tesla 排行到汽車產業市值第四名,未來所有汽車公司都開始真正商業化電動車時(現在因爲怕傷害到現有產線,並且未確定可大量商業化該用什麼方法,如燃料電池,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才是對所有電動車產業一大考驗,設計並非最大難題,新聞常說某某人自行打造電動車,或某小公司手工製造高效能電動車,加上樂視也有,可說,原型或效能非主要問題(因為零件,外殼,都可外購),而是何時敢,並且能,大量製造,並且能為大多數原汽車用戶接受,汽車每年至少近一億輛,特斯拉的50萬輛,只佔0.5%,市值卻超過5%,當然有志在資本市場興風作浪,當然要大張旗鼓。特斯拉都已經有泡沫現象,那不知這家又是如何?
- 推薦 0
- 2017 / 09 / 17
訪
uaichen
如果公司真如部分人所言如此不堪 ! 而且公司近幾年甚至2017年都虧損不少 , 但股價卻能維持在高檔震盪 , 難道股民都如此弱智 ! 再說那技術作價12.8億人民幣 , 如果只是公司自己對外宣稱 , 那存疑自然存在 . 可是這價值是贛州投資中方認可的 , 而且他們也是要真金白銀相對出資的 , 若技術作價不值錢 , 那豈非又是一群弱智的決策者 ! 編者也未免太看扁其他人了 !
- 推薦 0
- 2017 / 09 / 20
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