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網際網路在 2000 年後快速崛起,電子商務由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伊始,諸多電商業者實力與規模已凌駕傳統零售業者,中國代表業者阿里巴巴更是引領風潮之佼佼者。根據聯合國統計,2015 年全球電商規模來到 25.29 兆美元之巨,成為當下企業與民眾主要的消費模式之一。
隨著電子商務發展逐漸成熟,網路購物已成為民眾日常消費的重要管道。過去 10 年,整體數位金額在消費支出之占比有很明顯的成長,從 2004 年的 5%以下,至 2016 年已成長至16.5%,估計至 2021 年,仍可維持每年雙位數的成長率。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行動商務進入起飛期,近年更成為帶動整體電商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據 eMarketer 估計,全球零售電子商務銷售額將從 2017 年的 2.29 兆美元成長到 2021 年底的 4.479 兆美元,相當於零售總額的 16.1%,並且年增率都在 10% 以上。
電子商務產業上中下游可分為:
* 上游為支援服務業。
* 中游為平台服務業。
* 下游為銷售服務業。
電商平台主要經營模式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為 C2C 拍賣平台,由企業經營平台,供消費者在上面與其他消費者交易。如蝦皮拍賣、Yahoo 拍賣、淘寶與 PChome 商店街個人賣場等;
二為 B2B2C 開店平台,類似線上百貨公司,由平台提供櫃位供品牌商入駐,並以收取櫃位租金作為主要的獲利方式,如蝦皮商城、PChome 商店街開店平台、momo 摩天商城、天貓與樂天等;三則是 B2C 模式,由電商大量採購供應商物品,並自行建立倉庫與物流系統,藉由商品的價差來獲利,代表企業如 PChome 24 小時、Amazon與京東等。
台灣擁有相當好的網路環境,因此電商市場極具潛力。在 2015 年時,電商市場規模僅有 7 千億元,到 2016 年時已突破 1 兆元,到了 2022 年,更有翻倍至 2 兆元的潛力。行動購物更已經打敗多年來以電腦為主的網購市場,將有機會於 2022 年成長至網購市場的六成占比,形同宣告行動電商的時代已經到來。
電子商務產業上游的支援服務業,即為涵蓋所有支持電子商務產業核心發展所需關聯業務之供應商,諸如物流倉儲、資訊系統建置、金流串接處理、資料分析處理以及行銷廣告等業務,用以滿足經營電子商務業務所需之資訊流、金流以及物流等需求。
物流倉儲業知名業者以 UPS、DHL 與順豐為例,物流運能已成為電商必爭之地。中國阿里巴巴 2013 年聯合順豐和「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及韻達)創立「菜鳥網絡」,正式啟動「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便是要利用大數據串連快遞公司、倉庫和分銷中心,借力使力建成自己的物流體系,以達到更有效率的倉儲配送。
台灣 momo 自 2018 年底啟動北區自動化物流倉儲後,目前共有 7 座大型物流倉儲,總坪數超過 5 萬坪,2019 年也將陸續啟用多個衛星倉,並規劃於未來在主要城市周邊建置數十座衛星倉,力求讓快速到貨服務擴及全台,擴張市占。
資訊系統建置有 AWS(Amazon Web Service),金流串接處理有 Paypal、First Data 等作為代表。現台灣因行動支付興起,也有許多網購業者選擇和行動支付合作,推出更多優惠或回饋,供消費者選擇。
電子商務產業中游為平台服務業,包括提供店點開設管理、交易媒合以及資訊聚合服務之業者。
店點開設管理業者主要是協助商家快速設置其專屬之交易環境,大型業者有亞馬遜、阿里巴巴集團之淘寶或騰訊集團之微信小店等,台灣則有商店街、Yahoo 超級商城、91APP 等業者為代表。
交易媒合業者提供實體產品或服務之線上交易環境,有綜合型電商業者、大宗物資交易市集與金融商品交易市集共三大類型。代表業者中,
綜合型電商有亞馬遜、eBay,台灣則有商店街及 Yahoo 超級商城;大宗物資交易市集以中國的金銀島為代表,透過倉單交易模式,交易標的是石油、化工、塑膠或鋼材等行業產品之標準化交易契約,提供中遠期現貨的撮合交易,台灣類似的有台塑網電子交易市集;金融商品交易市集則是以標準化金融商品為交易撮合對象,除已相對成熟的傳統金融商品市集之外,近年更有虛擬貨幣之交易所成為行業新寵,例如比特幣交易所 Bitfinex,台灣也有幣託(BitoEX)及 MainCoin 等新興業者。
資訊聚合類型之電商業者,其核心業務為提供各類資訊之聚集與整合平台,例如有提供視訊聚合服務的 Youtube、人力資源的 Monster Worldwide 以及美食評論的 Yelp 等。台灣業者中,人力資源領域有 104 及 518 人力銀行,美食評論則有愛評網為代表。
電子商務產業下游為自有產品或服務銷售、一般零售以及票券銷售服務之業者。
自有產品或服務銷售是具備自有品牌之業者,有綜合型電商業者如 Amazon 亞馬遜,陸續建立自有商品品牌,有實體零售業者透過線上平台提供商品銷售服務,如 Apple 蘋果或是Walmart 沃爾瑪,亦有自製影片提供影音串流服務的 Netflix 網飛等;一般零售業者則是以自建平台作為第三方商品銷售之管道,例如綜合性業者如 Amazon 亞馬遜、阿里巴巴轄下之天貓為例,台灣則有 PCHome 線上購物、Yahoo 奇摩購物中心等業者;票券銷售服務是提供各類實體或電子票券之銷售服務,國際知名業者有 Eventbrite、Stubhub 或隸屬阿里巴巴的大麥網等,台灣業者有兩廳院、寬宏、年代、KKTix 等。
持續觀察2018年的發展,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的成長速度自 2016 年後開始走緩,加上阿里巴巴馬雲同年提出「新零售」概念,國際大廠如亞馬遜和阿里巴巴便接連出手併購、入股實體零售通路,正式開啟電子商務無邊界化的態勢,逐步打破傳統企業界線、產業界線、地域界線乃至於線上線下的界線。預期在這新零售時代,經過積極整合的線上電商平台和線下實體店面,不但提供消費者全新的購物體驗,也將進一步帶動電商規模的持續增長。
台灣政府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有數位建設一項,跳脫傳統偏重硬體的公共建設思維,首度推動網路安全、數位文創、智慧城鄉、智慧學習及科研設施等軟性基礎建設。數位建設其中有寬頻建設項目,將推動智慧網路商務發展平台,促成我國企業經營數位轉型。而 2016 年核定之新南向政策,重新定位台灣在亞洲發展的重要角色,並為台灣新階段的經濟發展尋求新方向和動能,創造未來價值,其中涵蓋五大旗艦計畫及三大潛力領域,跨境電商即屬潛力領域計畫之一。計畫從電子商務之市場拓展、人才養成及電商整體環境之提升等三大策略作法出發,運用跨境電商搭配實體通路開拓新南向市場,提升中小企業跨境電商能量,促成國際化與活絡貿易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