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債危機推薦序:債務週期的理論與實務,歷史與未來

 

《大債危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大債危機》是一本專門介紹債務循環和債務危機的書,我們身為投資人,最大的風險就是虧損,尤其是像 1929 經濟大蕭條、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或是 2008 金融海嘯,在這類大型金融風暴來臨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辦法度過這次的下跌,甚至在之後的經濟復甦中得利。每一次的金融風暴都是一個財富重新分配的機會,你能在大跌中活下去,就是財富增加的關鍵。

大債危機就是在教我們如何達成這件事,作者 Ray Dalio 是橋水基金的創辦人,這是全球最大的避險基金。他之前也出過一本很有名的書叫《原則》,是一個非常有條理的人,甚至到了有點吹毛求疵的程度。

大債危機這本書也可以看他這種分析狂的性格,介紹經濟循環的書不少,但《大債危機》這本書不像其他書,專注在一個或兩個經典案例。包含大蕭條和金融海嘯,這本書分析一共了 48 個不同的債務危機。這是我覺得這本書很有價值的地方。

 

《大債危機》對投資人有什麼幫助?

第一個當然就是判斷債務循環,我會把它做成一個容易我隨時取用的檢查表,按照書中提到的指標和狀況,判斷未來經濟可能的走向,調整我股票和現金的比例,或是國內國外資產的比重。

另一個這本書很有趣的點就是你可以看到制定政策的複雜性和難度。

泡沫是必然會發生的事,適當的泡沫更是有益經濟成長,但這中間要怎麼保持平衡,你可以看出這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比如說書中有提到,讓富人失望,比讓窮人失業更危險。仔細想想你會覺得蠻有道理,但這之間要怎麼平衡,就是政策制定者最大的課題。

 

這是一本每次讀都能有收穫的書

讀第一遍《大債危機》,能讓你避免犯下致命錯誤;讀第二遍,能讓你看懂債務週期;讀第三遍,能讓你曉得如何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或政策決策,以因應多變的未來。

《大債危機》這本書的主軸就是債務週期。第一次翻完它,雖然尚不足以完整吸收、內化,但是光看裡面故事案例,便足以讓我在未來的投資中,避免犯下致命的錯誤。

為什麼書中的故事有如此龐大的力量?對投資人來說,最大的虧損發生在泡沫即將爆炸時,因為害怕錯失獲利而投資太多資金,導致泡沫破滅時必須承受大幅損失。知名投資人霍華馬克斯曾說,在泡沫的後期,投資人害怕錯失獲利的心態大於害怕虧錢的心態,這是最大的錯誤。

透過《大債危機》中的故事,你會發現在泡沫後期,許多以往刺激我們加大投資力道常見的新聞,包括失業率降至低點、公司大幅投資擴廠或產能供不應求等等,這邊都扮演了另外一種角色──他們不再是股價上漲的號角,而是警訊來臨前的徵兆。什麼時候是好消息,什麼時候要保持警覺,這就是瑞・達利歐在這本書中教會我們的事。即使你可能只看完一遍,還無法完全掌握書中所有啟示,但下次看到類似新聞時,也會讓你懂得不要一味地正面解讀,而完全忽略隱藏的風險,這便是這本書發揮了作用。

這本書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效果,也與他的成書架構有關。回顧我們從小到大學習數學的方式,通常是先從課本理解理論和公式,然後有兩三個例題示範如何套用公式,最後透過大量的習題讓我們內化。這些資訊在內化之後,會成為一種思考脈絡,讓我們在下次看到相似的題目時,就知道如何因應。這本書也是相似的架構,第一部分詳盡介紹兩種債務危機的模型,第二部分透過三個代表性事件與模型互相對照,最後則是透過 48 個債務危機,讓我們更加理解與熟練。

瑞・達利歐很詳細地說明他的週期模型,包含在每個週期中常見的狀況以及數據。雖然看起來是針對國家政策制定者,但其實這些判斷準則和應對方法,小至一間公司的分析,大到國家政策的制定都適用。你可以透過調整資產和現金的比重,或是調整不同國家的投資比例,讓你在債務週期的循環中,選擇對你最有利的配置。

  

如何發揮這本書的最大價值?

瑞・達利歐在書中提到:「在每個時點思考若你身為 a) 投資人 b) 政策制定者,你將採取什麼作為。」這是讀史書最好的方法,大家可以嘗試看看,也許更能掌握書中精髓。每一個選擇都會造成一個結果,而這個結果就是下一個因,你要再次作出選擇。重複比對自己和他們的選擇,你將對債務循環的成因有更深的理解。

我建議在第一部分介紹模型的地方,整理一份你自己的筆記,列成檢查表,紀錄模型中每個不同階段會出現的徵兆以及應對方法,在之後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例題中拿出來互相對照。

在書中每發生一個事件,試著把書闔上,思考一下──如果現在遇到這件事情的人是我,當我身為一個投資人時,會怎麼做?而當我身為一位政策的制定者,又會怎麼做?想好後再把書翻開,看看歷史上的這些人他們怎麼做,又獲得了什麼結果。

《大債危機》是這樣的一本書,有關理論,有關實務,有關歷史,更有關未來。

博客來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3688

 

前兩章筆記

  • 「快速的信用/債務成長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答案取決於那些信用創造了什麼,以及還債的方式是什麼。
  • 由於信用就能創造購買力,也會創造債務,所以,是否值得擁有較多信用,取決於借來的錢是否被用在有效率的用途,能否產生足夠償債的收入。
  • 週期是指一系列順著邏輯發生且會以特定型態重複發生的事件。
  • 每次你借錢,幾乎都會創造一個週期。當你購買一項超出個人財力所及的東西,代表你的支出超過你的收入—也就是入不敷出。這時你不僅是向你的放款人借錢,也是向未來的你自己借錢。你創造了一個未來的時間點,在那個時間點,你的支出必須低於你的收入。唯有如此,你才能有能力還錢給放款人。
  • 放款自然而然會創造一些自我強化的上升波動,而那些波動總有一天會反轉,形成自我強化的下降波動。
  • 經濟成長明顯受融資型固定投資、房地產與基礎建設活動支撐的經濟體系,特別容易受大型的週期性起伏影響,那是因為那類資產的耐用年限較長,所以該類資產的建築活動不可能永續維持快速的成長。這種類型的週期是新興經濟體常見的週期。
  • 政策制定者可用四種類型的手段,壓低「債務與償債負擔」水準相對償債所需之「所得與現金流量」水準的比例:
    • 撙節(減少支出)
    • 債務違約/重整
    • 中央銀行「印鈔票」並收購資產(或提供擔保)
    • 將擁有多餘貨幣與信用的人手上的貨幣與信用轉移給較匱乏的人
  • 債務危機有兩種:通貨緊縮型和通貨膨脹型

 

相關書籍

作者:財報狗

財報狗為專注於投資資訊平台與社群,提供您上市櫃公司投資數據、選股、教學與討論,幫助您自行作更好的投資決策

財報狗網站:
statementdog.com
臉書粉絲團:
www.facebook.com/statementdog

Hi,歡迎使用財報狗查詢股票資訊

如果您還不熟悉財報狗,請參考財報狗新手上路。使用過程遇到任何問題,可以查詢幫助中心

如果對網站功能或投資方法還有問題,歡迎到這裡詢問,我們會盡量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