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年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飆股,非紡織股中的成衣龍頭「儒鴻」莫屬,從年初的107元漲至今年最高點310元,漲幅1.9倍!大家都知道儒鴻因打入一線客戶如連鎖百貨J.C. Penney、瑜珈服大廠Lululemon等,造成營收爆衝,但很少人知道,儒鴻的毛利率從2010年第二季後就不斷攀升。其實,毛利率持續改善才是儒鴻EPS不斷創新高的最大功臣。
會影響公司毛利率的,就是公司的「成本結構」。以台灣最常見的製造業來說,成本結構主要包括「原料成本」、「人力成本」、「折舊費用」等,此外,製程的好壞也會影響到公司的成本結構。現在問題來了,若公司的成本降低導致毛利率提升,就一定代表是好事嗎?那可不一定,我們分成以下四種狀況討論:
1. 人力成本改善:正向看待
一般資本密集型的產業,如鋼鐵、塑化等,人力成本可能只佔總成本的5~10%;然而,在人力密集的產業,如食品、紡織等,由於較費人工,人力成本可達20~30%。故在人力成本密集的產業,只要人力成本能持續改善,毛利率就有長期向上的機會。
成衣大廠儒鴻就是人力密集產業,2008年以前,公司的生產以中國與台灣為主,東南亞產能不到20%;2008年後,公司不斷增加東南亞的產能,如越南、柬埔寨等,由於東南亞的人均成本比中國便宜50~70%,故儒鴻的毛利率可以不斷提高。
不過還是要提醒投資人,儒鴻的東南亞產能配置已超過50%,加上東南亞的人力成本也開急速上升,儒鴻未來的毛利率較難再出現大幅增長。
註:統計時間2008.01.01~2013.06.30,資料來源:財報狗
2. 製程改善:正向看待
只要有上進心的製造業老闆,無不隨時想著壓低成本,而改善製程就是壓低成本最好的方法。改善製程可以分成兩個層面,分別是小改與大改。小改一般就是調整機器參數、更換設備位置等,可以有效提高生產的良率;大改則是更改製程,而在工資普遍高漲的年代,「自動化」就是最常見的大改。由於自動化可以節省不少人力,故導入自動化是全球正在蔓延的趨勢。
百容是生產繼電器為主的電子零組件廠商,2012年起毛利率開始改善,除了因公司開始剔除低毛利率的單外,也因公司開始導入自動化,讓現場線人工數從350人大幅降低至200人,對毛利的提升貢獻相當大。
除了百容外,水龍頭大廠橋椿也是自動化受惠者,導入自動化後成功讓現場人工數從5800人降至最低4000人左右,對公司毛利率的提升幫助很大。
圖二:百容(2483)的利潤比率走勢圖
註:統計時間2008.01.01~2013.06.30,資料來源:財報狗
3. 原物料降價:觀察相關原物料發展趨勢
大部分的製造業,原料成本都佔公司總成本超過50%,所以只要原料成本能夠下降,對公司的毛利率就會有不小的幫助。前面提的兩種降低成本的方式,都可以透過公司的努力達成,然而原物料的走勢,卻不是公司可以掌握的。所以,若公司的毛利率因原料成本降低而升高,投資人必需要觀察此原料空頭的走勢會持續多久。
建大是輪胎製造商,主要的原料成本是天然橡膠,天然橡膠的價格從2011年上半年見高點後就出現長線下跌走勢,建大的毛利率也因為成本下降持續上升。未來毛利率會如何發展?天然橡膠的價格走勢是關鍵。
圖三:建大(2106)的利潤比率走勢圖
註:統計時間2008.01.01~2013.06.30,資料來源:財報狗
4. 折舊費用降低:短多長空
在人力密集的產業,折舊費用可能只佔5~10%,然而資本密集型的產業,折舊費用卻可能佔到總成本的10~20%,所以若公司的折舊費用能夠下降,短期內對公司毛利率的提升會有不小的幫助。但仔細思考,公司的折舊費用下降,代表公司減少資本支出,短期內雖可提升毛利率,但長期來看卻會傷害公司的營收。
以面板雙虎之一的群創為例,群創的資本支出從2011年起開始大幅縮減,毛利率也因而出現止跌回升的走勢,然而長期來看,雖然降低了資本支出,卻影響到公司的長期競力。
註:統計時間2008.01.01~2013.06.30,資料來源:財報狗
最後幫大家整理一下:若公司的毛利率提升是因為取得更便宜的人力成本,或是自動化程度提高,可以正向看待;若毛利率的提升是因為原料成本降低,那就必需關注原料成本的長期發展;最後,若毛利率的提升是因為折舊費用降低,則以短多長空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