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簡介


統一企業成立自民國56年台南鄉下的一個麵粉廠開始,瞄準民生必需品,並搭上台灣經濟發展的脈絡,從一間公司發展到今二百六十餘家關係企業的集團,從原本的台灣市場擴展到中國、印尼、泰國、菲律賓等國際化經營企業。如果說到台灣的食品業龍頭,無人能出其右。


統一企業本身所屬位置在食品產業鏈中游的加工、製造,其子公司則散佈在下游的通路經銷商和物流產業居多。從其資產負債表來看,子公司的資產佔集團總資產的前五大分別是: Cayman President Holdings Ltd (屬於集團的中國投資部門)佔集團總資產29.51%、統一超商佔集團總資產7.45%、統一國際開發佔集團總資產6.95%、統一實業佔集團總資產6.14%、統一綜合證券佔集團總資產4.45%。上述五個子公司資產合計佔集團總資產即達到54.5%,已超過統一集團資產的一半,故如果要瞭解統一集團的未來性與早一步發現統一集團可能出現的問題,還需要更多的篇幅細探此五家子公司的財報內容。


從產業類別來分類,藉由統一集團的合併報表可以看出統一集團的營運收入來自於下列各個產業


可以觀察到統一企業最主要的營收集中在前三大事業部:食品事業部、便利商店事業部和流通事業部,三大事業部加起來的營收已達到統一企業的80%。此一現象可以看出統一集團的核心業務毫無疑問的是食品業,食品事業部製造與加工,然後藉由流通事業部將產品運到其所屬通路7-ELEVEN販售。各個事業相輔相成,且在該產業裡皆有良好的品牌商譽,因此統一集團的品牌深度,與集團多角化的內容,使其受到景氣衰退的影響都會低於其他食品業。


影響未來營收、獲利因素

從上述統一集團的營運範疇分類,可以推測未來影響統一集團營收與獲利的可能因素分為下列三類

  1. 食品業上游的原物料價格
    因為台灣地狹人稠,原物料大部分都是自國外進口,而近年經濟景氣不佳,薪資凍長,消費者對於物價的變動敏感度高,因此原物料成本的上升大部分都廠商吸收較多,故原物料的價格對其毛利率影響度高。下方是統一企業原物料的需求分類表。

  2. 市場限制
    目前統一集團在台灣市場的銷售額已是屬於居於領先地位,但有鑑於台灣市場目前人口下降,經濟成長遲緩,因此統一集團的營收若要進一步增長,需要往海外發展。目前統一集團致力於開拓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兩個方向,在未來如果這兩個方向有取得好的成績,即可確定統一集團能夠持續維持成長動能,繼續維持較高的本益比倍數,反則投資者會下修其成長預期,本益比預期調低股價即會有較大的修正。
  3. 社會發展變化
    目前營收主要市場台灣的社會人口結構已趨向高齡化,因此其產品結構要能夠適時的調整成符合此人口結構的需求,才能在台灣繼續維持市佔地位。而反觀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目前人口結構依然是屬於青壯年人口,因此產品類別的調整發展精確與否,是維持甚至領先市佔率的關鍵。另外近期消費者擔憂甚深的食安問題,食品業者如何建立安全機制能夠讓消費者安心,是其品牌地位維持的重要觀察點,而品牌價值能夠防止其與眾多食品業者削價競爭的關鍵因素。因此若要觀察統一集團在未來營收與獲利能否維持甚至持續成長,可以從領導者是否有著重在對於社會人口結構調整與食品安全機制的因應來觀察。


小結

目前的統一集團是個非常多角化經營的食品業公司,佔據了產業的中游與下游。且在各個產業類別都擁有良好的品牌價值。因此其面對經濟環境的變化與眾多食品業者的削價競爭都有良好的抵禦能力。而過去長期持續穩定的成長與獲利能力,目前市場給予其高度的評價。在未來其能否持續維持良好的獲利與營收成長動力,則需持續觀察其在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市場的發展數據外,留意領導者是否有因應各國人口結構不同而調整產品結構,和重是食品安全問題來持續維持品牌價值。



財務分析(合併報表)


1. 獲利能力

資料來源:財報狗-統一


從上圖可以觀察出兩個資訊,從營業利益非常接近稅後淨利可以看出,統一集團大部分都是擁有實質控制權的子公司,因此合併報表以後就沒有太多的業外投資項目。另外在這八年中,營收持續上升到近兩年遲緩,而毛利與淨利仍有持續上升。


 

除了從絕對數字來看是上升之外,從比率上來看,毛利率在這八年亦是上升到33.14%,而淨利上升到5.19%。綜合上面兩個資訊可以知道,統一企業擁有維持獲利的能力,且公司在這八年皆不斷成長。


除了2008金融海嘯的時間外,長期統一集團的ROE都維持在12.5%以上,代表公司的資產在成長的過程中,仍然能維持穩定的獲利效率,顯示出其獲利並非短期的虛胖,而經營團隊亦有能力維持長期穩定的獲利績效。


2. 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長短期金融借款負債自2008年後開始下降,近幾年又開始拉升到40%左右,觀察其原因是因為統一企業所購買的原物料大部分都是自海外進口,付款皆是使用美金,對美金需求量大。而在2013年後眾所皆知美國聯準會開始準備升息,因此統一企業提前發行較多公司債以鎖住利息成本較低的美金。考慮到美國貨幣政策走向的確如財報所敘,且公司仍持續獲利成長,加上負債比仍在合理範圍內,因此認為此一現象並不需太掛心。



從現金流量可以發現,自由現金流大至上是跟隨營業現金流來走的,在2013、2014年兩年因為營業現金流下降,使得自由現金流為負值。另外比較值得關注的是投資現金流,自2010年以後統一集團似乎做了較多的投資。


 

從資產負債表的項目分類隨時間變化的圖可以看出來,其投資部位較多是在固定資產的投資,自2008年的101,228,431上升到2015年的160,483,756。


 

而從圓餅圖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集團資產目前佔比最高的是固定資產。當然這樣的特性也有可能是食品業所需要的,畢竟食品的製造加工與包裝,都是需要大量的機器設備和土地廠房來處理。觀察同業的資產結構,味全(1201)也可以發現其資產組成中,固定資產也佔其35%。因此雖然擔心其折舊問題,但是考慮到其所屬的產業是民生必需品,營收穫利變化不大,比起科技業會突然有大幅的資產減損問題應該機率不大。


 

最後觀察其應收帳款週轉天數與存貨週轉天數,可以發現即使經歷過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這類經濟率退的環境,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代表產業結構穩定,與其合作的廠商也很穩定。


3. 評價面

 

從本益比倍數來看,目前市場給予其23.79倍,過去八年的低點分別為2010年的16.18倍、2012年的18.07倍和2014年的19.02倍。代表市場投資人認為統一集團的未來依然可以持續維持較其他食品業高的成長性。但反過來想也代表,如果未來統一併沒有達到投資人的預期,則股價修正的幅度會較大。另外因為產業的穩定性,從股利折現評價來看,即使假設公司都能夠長期維持像過去一樣的成長,價格依然是過高,除非未來的成長是遠大過於過去的成長,只是這部分要交給對未來的預期,是比較不確定的。


4. 未來成長性


目前市場上的投資人給予統一企業的評價是屬於成長性的公司,因此統一集團是處於成長階段或是要趨向衰退與否,就對投資人是很重要的一個判斷依據。從營收年增率的圖可以看到,在2013年和2014年統一企業的成長是放緩甚至是衰退的。因此股價也有些許的修正,所幸到了2015年開始,短期的營收成長力道又開始大於長期的營收成長力道,代表企業成長的動力已有回覆並持續向上。而有鑑於其目前本益比23.79和其過往的本益比相比屬於中間的價格區間。因此如果認為未來統一集團會在中國和東南亞有更優異的發展,則目前的價位應該是不錯的入手點。反之如果並不希望對於未來有任何的猜測,則統一集團屬於好公司但是價格觀望的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