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臉書上看到朋友的詢問:
"...可成大幅提列所得稅費用,近八季可成未有像這次這麼大幅提列,...是否把它看做一次性的特別支出嗎?
恩...的確可成的Q2季報公佈後,許多新聞評論都提到了"未分配盈餘稅"大增,使得可成Q2稅後盈餘衰退更嚴重。究竟是什麼是未分配盈餘稅?可以看成是非常態性的特殊情況嗎?今天我們就來試著瞭解一下:可成的所得稅到底暗藏蝦米玄機呢?
首先我們先瞭解一下:未分配盈餘稅是蝦米東東呢?以下未分配盈餘稅的簡單公式整理:
未分配盈餘 = 稅後淨利 - (法定盈餘公積 + 特別盈餘公積 + 彌補虧損金額) - 股利分紅。
未分配盈餘稅 = 未分配盈餘 * 10%
為什麼要對未分配盈餘課稅呢?節錄財部稅務入口網的說明:
"實施兩稅合一後,由於綜合所得稅的法定最高稅率為40%,而營利事業所得稅的法定最高稅率仍為17%,兩者相差23個百分點,如公司將盈餘保留不分配,盈餘所負擔的稅負為公司階段的所得稅負,最高為17%;如公司將盈餘分配,盈餘係負擔股東階段的所得稅負,最高為40%,所以公司仍可藉盈餘的保留為大股東規避稅負。...為了縮小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稅率的差距,並避免擴大享有租稅減免與未享受租稅減免公司間的不公平,我國實施兩稅合一,乃採取每一年度未分配盈餘加徵10%營利事業所得稅的配套措施。"
OK,很清楚但有點冗長...。簡單而言,公司所得稅負最高為17%,個人所得最高為40%,為了怕公司大股東把錢都留在公司,規避可能過高的個人所得稅,因此特地徵收10%的"未分配盈餘稅",堵住這種"變相節稅"的可能性。
瞭解了未分配盈餘稅,我們來看看可成是否真的Q2未分配盈餘稅過高?先看看8年來未分配盈餘稅佔稅後淨利的比率:
我們單以數字來看,的確100年獲利所產生的未分配盈餘稅很高,但這其實是因為100年可成稅後淨利創倍數新高所導致,我們以兩者比例來看,其實100年獲利所產生的未分配盈餘稅比例和以往相比,還算是在正常水準,真正不尋常的反而是 - 99年產生的未分配盈餘稅金額異常的低,比例竟然只有0.83%。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李組長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是如此單純...)
為了瞭解原因始末,我們再把和未分配盈餘相關的項目數據整理一下:
原來去年的未分配盈餘稅如此低,是因為:
a. 多了特別盈餘公積858,793千元
b. 去年的股利對稅後盈餘比率最高,居然有62.33%,遠高於以往35~40%的水準。
兩者都讓去年的未分配盈餘大幅減少,因此才使得去年Q2的未分配盈餘稅特別低。
那為什麼會有這個奇怪的"特別盈餘公積"出現呢?這又是因為去年可成股東權益中,出現金融商品未實現損失、累積換算調整數減損:
101年Q2累積換算調整數:-803,902
101年Q2金融商品未實現損失:-106,190
這部份的減損只列在股東權益中,使得股東權益減少,卻沒有列在損益表中。簡單而言有點像"隱藏的損失"。換句話說,損益表的最終稅後獲利並不能反映全部的減損,因此用來發放股利的可供分配盈餘,必須把這些減損扣掉才對。因此法令規定必須把這兩者從盈餘中扣除,也就是多提列特別盈餘公積,使得可分配分紅的盈餘減少。也就是因為如此,可成去年的未分配盈餘就近一步減少囉。
瞭解前因後果後,我們稍微整理一下思緒和結論:
1. 可成去年因為:
a. 多了特別盈餘公積858,793千元
b. 去年的股利對稅後盈餘比率歷年最高
因此都使得未分配盈餘、未分配盈餘稅異常減少,使得100年Q2所得稅特別低。
2. 可成100年的獲利創倍數新高,但今年股利配發率相對去年卻不高。在獲利創新高、股利配發率相對去年卻不高、特別盈餘公積迴轉的情況下,使得今年未分配盈餘稅相對去年大幅提高。
3. 但是可成今年的營收、獲利成長慢了下來,到了第二季營業利益年增率只剩3.71%,稅前淨利已轉為負成長。在稅前淨利略為衰退、但未分配盈餘稅相對去年大幅拉高的情況下,才會有今年Q2所得稅比例特別高的錯覺。
所以真正的非常態的,是去年Q2的未分配盈餘稅而非今年,今年的未分配盈餘稅並無異常,真正該重視的是:可成的獲利成長已趨緩、甚至轉為衰退這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