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許多研究機構都下修了台灣明年GDP數字,主計處預測明年GDP為4.19%,經建會定4.3%的高標,這是眾多報告中比較樂觀的預估。而國泰金控則預估明年GDP為3.7%,算是相對較低的。到底明年GDP能不能保4,大家吵的頗兇,不過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GDP的重要性。
若是對於GDP不了解的版友,建議可以先看一下筆者寫得上一篇說明(經濟成長率-GDP),該文會說明GDP的公式組成,還有說明佔全球GDP比重比較高的經濟體狀況。這邊在補充一點,”GDP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產出,就好比一間公司的營收一樣”。而營收跟股價有著很大的相關性,相同的,GDP也跟大盤指數有很大的關係,以下筆者用兩個指標來說明:
1. 巴菲特指標:
巴菲特指標源自於富士比雜誌(Fortune Magazine)的一篇專文,寫於2001年12月,這邊部份摘錄如下:
the market value of all publicly traded securities as a percentage of the country's business--that is, as a percentage of GNP. The ratio has certain limitations in telling you what you need to know. Still, it is probably the best single measure of where valuations stand at any given moment. And as you can see, nearly two years ago the ratio rose to an unprecedented level. That should have been a very strong warning signal.
當時在2000年12月,那時巴菲特就警告說,最近兩年這個比率(巴菲特指標)已經高漲到前所未有的高,這是個嚴重的警訊。不久之後,就爆發了網路泡沫,股市大跌。所以這個指標可以有助於我們確認現在的指數是否過高或者低估了。
巴菲特指標 = 股市總市值/GNP
這個巴菲特指標很簡單,就是股市總市值/GNP。市值很好理解,就是股票股價跟股數相乘,隨著每天的收盤價會作上下波動。當然我們不用自己去作總市值的計算,證交所每週末都會統計一次當週結算的總市值(按此查詢)。
分母是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跟GDP不同的是,GDP是屬地(domestic)的,而GNP(national)是屬籍的。舉例來說,不管是美國人、日本人、台灣人等任何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有產出的都算是台灣的GDP。屬籍則是任何中華民國的國民,不管是在美國、日本、台灣等地區,有產出就算是台灣的GNP。
GDP = GNP - 本地生產要素在外地賺取之收入 + 外地生產要素在本地賺取之收入
雖然本質上GDP和GNP是不同的,差別在於是否有生產要素在國際間流動,但是就台灣來說,這個差異目前很小,過去10年來觀察,GDP和GNP大致上相差1%,也就是說,雖然巴菲特指標這邊使用GNP,但是使用GDP也沒關係。GDP可以在財報狗網站上查詢(按此查詢)。
就巴菲特在該文章的說明,若是該指標大於133,買進股票是相對風險高的,若是該指標落於70~80以下,那麼買進股票就是相對安全的。這邊我們就取80和120,在低於80時,分批買進是相對安全。高於120時買進,風險較大。
附上一張總市值佔GNP比率圖。
(圖片來源:嘉鼎資本管理)
2. GDP年增率:
第二個指標是GDP年增率。很多總經指標記得都是要用成長率來看,因為月增率或季增率波動大且常有淡旺季的關係,所以這邊的成長率是使用年增率。我們採用的是季度資料,利用該季跟去年同期比較作成GDP年增率,把20年以來GDP年增率和加權指數整理如下圖。
藍色線為大盤加權指數,柱狀圖為GDP年增率。
這張圖說明了很多事情,首先,若筆者把GDP年增率的相對高點和相對低點相連(紅色箭頭),拿來跟加權指數來作個比較,可以發現有趣的事情。若紅色箭頭往上升,大盤幾乎也都是往上走得,紅色箭頭往下走,大盤通常不會有太好得表現。因為GDP年增率的高低點不是一次到位,所以觀察重點是GDP年增率的趨勢,而不是絕對數值。另外注意到紅色線跟大盤的波動幅度不同,還有時間差(time lag)的現象。也就是說,我們發現,GDP年增率可能會同時跟加權指數反應,也有可能領先或落後加權指數最多一年的時間。時間差會增加我們判讀大盤是否作頭或者落底的困難。
另外,在圖的下方,我們把相鄰的兩個相對高點標示出來,並計算了相隔了多久。這個原因很簡單,既然GDP年增率跟指數有這麼大的相關性,那麼我們就嘗試去計算這多空循環的週期是多久,在所擁有的資料長度內,一共有8個上下完整的波動,相隔最短的是18個月,相隔最長為36個月,平均為27.35個月,也就是平均2年3個月會有相對低點出現。
看完了GDP年增率跟指數關係,那麼我們有沒有辦法預先知道GDP是否落底了呢?
當然沒辦法,這問題就跟準確知道未來的指數位置一樣的困難!
不過不要失望,雖然要知道指數位置頗難,但是預測GDP卻是有一些方法。前一篇文章說過,GDP可以分解為消費、投資、政府、進出口項目,研究機構就會去針對每個項目作預估,在加總成GDP。最常拿來參考的就是主計處的預估,每季的第二個月底(2,5,8,11月)會公佈。
查詢網址: 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497&CtUnit=1077&BaseDSD=7
點選標題有出現”(含影音檔)”的,下方的附表表1-1,就可以看到如下的GDP年增率預估值。
(資料來源:主計處)
由上圖最新的主計處預估值來看,明年的GDP yoy逐季為2.67,3.64,4.99,5.31,於第一季落底。所以明年Q1可能是不錯得台股布局好時機。不過用GDP年增率預測還是有一些不確定性因素,首先要主計處預估的很準,另外就是GDP年增率和加權指數是同時落底,沒有時間差。主計處預估的準不準,已經有版友作過相關的統計,這裡不贅述。若是覺得不太準,也可以多方的參考(例:台經院的預估)。
最後總結一下,
站狗這篇用了兩個指標,第一個巴菲特指標是用股市總市值跟GNP作比較,當該指標低於80以下時,買進股票是相對的安全。第二個指標是GDP年增率。GDP年增率和加權指數有蠻大的正相關,所以當看到任何機構發出新聞稿來作GDP的修正或預估時,可以多留心一下,作為台股的加減碼依據。不過因為預估歸預估,終值跟預估值難免有差異,要確實的抓到底部或頭部並不是那麼簡單,建議可以多方參考其他總經指標,並用分批加減碼的方式來降低風險。
站狗已經介紹了以下常用的總經指標,投資人應該要定期的追蹤唷。
每個月第一個工作日,美國ISM公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每個月25號,央行會公佈M1B、M2年增率,
每個月27號,經建會公佈景氣對策信號,
每年2,5,8,11月底,主計處公佈GDP的修正與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