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MD 開發者技術大會上,蘇媽發表了備受矚目的 MI300 系列晶片,本集我們將探討 MI300 的主要內容,與仁勳哥的 H100 有哪些差異。此外,主要台股上市櫃公司股東會已陸續召開。無論是代工廠、記憶題、散熱、伺服器等科技大廠們在股東會上,也各自表述其 AI 佈局。快來聽聽我們認為的重點有哪些?
你可以在以下平台訂閱收聽: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其他任何你收聽 Podcasts 的平台
這邊是一些訪談精華片段
AMD 開發者技術大會
11:42 AMD 本周舉辦了技術發表會,發表了新款伺服器 CPU,以及 MI300 系列 AI 加速器。
16:26 目前 NVIDIA 生態系仍較完善,儘管 AMD 找 hugging face 的 CEO 站台,但後續仍須與其他模型開發者合作,完善自身生態系。
17:43 市場客戶也樂見 AMD 挑戰 NVIDIA 的地位,透過競爭使自身的成本得以下降。
18:57 目前看起來無論是 NVIDIA 或是 AMD 都須仰賴台積電的 CoWoS 技術,而目前產能較為不足。
19:52 現在所提的 AI GPU 晶片以與過去認知的 GPU 已經不同。
台廠本次股東會有何亮點
25:26 儘管晶圓代工廠如聯電態度偏保守,但近期市場在 AI 的熱潮下氣氛轉為樂觀。
27:55 由於中國消費持續不振,消費電子、一般消費產業的態度相較之下較為悲觀。
Sky 認為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30:08 長線而言 AI 的 Edge 端應用,對於記憶體等電子零組件在量上面的提升值得關注。
32:36 東南亞市場受惠於產業鏈轉移的機會。
財報狗社群
本集逐字稿
威宇:歡迎收聽財報狗 Podcast,我是主持人威宇,在我旁邊的是財報狗投資總監 Sky。
Sky:哈囉大家好。
威宇:最近看到一個新聞,美國發生了史上最大的詐欺案,詐欺的人是誰?是美國政府有 2,800 億美金新冠疫情的救濟金恐被詐領,這個詐領是什麼意思?根據新聞的報導,有一些人他們會拿死者或者是囚犯的社會安全號碼申請失業救濟金,而且跨州,同一個人跨州申請補助。政府也沒有查你申請補助,這個人大概是個怎麼樣的人或者是你是不是什麼不安全貸款者,它也沒有去交叉比對,反正你申請補助,它就給了。
當然可以想像,在那個時候是政府想要趕快發錢、趕快想要補助民眾,不然封城各種活動限制,讓大家都活不下去,所以政府當然會需要用最快的情勢來發錢。有漏洞就會被人濫用,所以這邊就是 2,800 億美金的新冠疫情救濟金恐被詐領。目前政府一共指控了 2,230 名被告,這些被告都涉嫌犯下疫情相關的詐欺罪。
Sky:這個很正常,不就是騙補嗎?這到處都有。
威宇:2,200 多個,這樣聽起來還算少,老實說。
Sky:我覺得滿少的,領個幾萬塊而已,還好吧?
威宇:沒有,我說這個人數聽起來算少,對不對?應該一定不止 2,000 多個人詐領。
Sky:不是,你這個就是個人補助,也沒多少錢,相比之下。
威宇:他們應該是拿其他人的身份去領補助。
Sky:可是相比某些騙補的,這些玩法更猛、更多。
威宇:這是總金額可觀,但人也滿多的,這樣子總共是多少 2,800 億除以 2,000,平均下來一個人也是 1 億美金,很多。
Sky:我覺得這算法有問題,怎麼可能一個人 1 億美金?純粹只是因為詐領這些東西的話。
威宇:他們是拿別人的身份詐領,所以有可能我一個人就拿了 1,000 個人的身份。
Sky:也是滿聰明的,一個好的賺頭。
威宇:好心都是會被濫用的,這就是為什麼各種配套措施一定要做好。
Sky:沒有,我就覺得這種不是超多的嗎?詐領、冒用,我覺得這種都超多的,這個真的是我覺得很難,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因為現在你也知道跟政府有關係的,那個系統可能很酷。
威宇:而且這個是在疫情的早期階段,當時的把關還不夠多,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政府現在才開始追查。我可以想像當時應該就是一個急救章的作法,先發錢是最重要的,至少先讓大家活下去。
Sky:是的。
威宇:還有一個東西我覺得滿有趣的,最近 Mark Zuckerberg 上了 Lex 的 Podcast,你有聽那一集嗎?
Sky:我沒有特別聽,但我看很多人都在講,大家期待他,問他那個 Apple,我看很多人貼了他的那個表情。
威宇:他上了 Lex Friedman 的 Podcast,我現在大概聽了一半,我覺得滿有趣的。因為 Lex 也有在玩柔道,最近 Mark Zuckerberg 不是有去比一個比賽嗎?
Sky:可是他那個不是柔道吧?是不是巴西柔術?
威宇:對,巴西柔術 Jiu-Jitsu。
Sky:那不一樣。
威宇:對,不一樣,可是 Lex 也有相關的背景。
Sky:就是有在練武就對了。
威宇:沒錯,他們兩個一開始就有在聊。而且 Mark Zuckerberg 還有聊,你知道他沒有想讓別人知道是他,所以他報名的時候,其實用的是他的中間名。他不是 Mark Zuckerberg,是 Mark 什麼的我忘記了,是他的 Middle Name,所以其實不知道是他。
他真的在比賽的時候,他也是戴帽子、戴太陽眼鏡、戴口罩,所以其實認不出來的。是比完賽他獲勝了以後,他把他的口罩跟眼鏡拿下來,大家才認得出來。所以很多人說什麼這個東西是他花錢買來的,沒有,他其實就是不想讓別人知道是他。
Sky:他怎麼不戴面具?
威宇:很厲害,都戴太陽眼鏡和口罩了,還要怎麼樣?
Sky:摔角那個多帥,虎面。
威宇:太怪了吧。
Sky:哪會怪?日本很多。
威宇:後面大家比較多人在講的,就是 Lex 有問他怎麼看 Apple Vision Pro 這個東西,你就看到他有點面有難色地在回答。也不一定,說不定那只是人家在思考的反應,對不對?其實我覺得那集還滿有趣的,如果英文能力不錯的人真的可以聽一下。
我一直都覺得 Mark Zuckerberg 在各種訪談裡面,我都滿喜歡的,因為在我看來,他真的都是很真誠在表達他的意見。雖然有些人就會說他是個機器人,講話很沒有感情什麼的,但我不知道,我覺得很真誠。
Sky:我是看了他那個反應才想去聽的。
威宇:開始在抿嘴唇這樣,你怎麼看 Apple Vision Pro?開始抿嘴唇。
Sky:想說貴的被它賺走了,心情不是很好。
威宇:他最後還是講了一些,聽得出來就是一些場面話,他說把生態系做起來,其實大家都受益。
Sky:我覺得這個他也沒講錯,場面話是一定會講的,大家都要推這個,只是各顯神通。他也只能講這個,不然說它抄我?不可能,他也不可能講這個。
威宇:我覺得就跟我們之前聊的一樣,這個東西最後到底會不會成功?真的是一個未知,真的就是買了才知道。
Sky:這一定是出了才知道,我覺得就很明確,你光看價格是覺得是沒有量的,但是你要怎麼樣讓大家都去買?我覺得對產業或是對一個東西,它如果是一個新興的東西,一定會有一個推廣的期間,就跟 iPhone 一樣。
最近很喜歡講 iPhone,剛好看了一下,你說 iPhone,我覺得賣最好好像是 3GS,真的出圈、大家都買很多的是 3GS。又不是第一支,第一支大家只是覺得很棒,很多人現在都在講說這個就是 iPhone,又怎麼樣?iPhone 第一支又沒有人買,所以 3GS 才真正是爆紅,iPhone 3G、再來是 3GS、再來是 4,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反正就會有一個跨越鴻溝的過程就對了,我自己觀察幾次都是這樣子,所以我覺得目前不論你看好不看好,反正到時候東西出來了,就是觀察那個東西的反應。如果你是要投資、如果你是要做相關的生意,我覺得都還會有機會,除非你是要做新創,新創可能來不及;但是如果你要做相關投資或代理某個東西,都還是來得及的,我自己覺得。
威宇:你看 iPhone 出來十幾年了,不管哪一年投資都還是有搞頭的。
Sky:前面爆發力比較強,你在 3GS 那個時候看到好酷、狂買、買爆。
威宇:iPhone 7、iPhone 8、iPhone 10、iPhone 11 進來的時候,都還是有搞頭的,好不好?
Sky:有,有搞頭,只是有沒有賺那麼多。那個時候你好有搞頭跑去買宏達電,賺翻了,現在看一看這個,跑去買其他的,不一定會賺,因為它不一定會普及。有更多的資訊才可以有辦法判斷,以過去來看滲透率沒有那麼快。
威宇:沒錯,這種東西都是非常漫長的過程,就像到現在還是有些人不知道什麼是 ChatGPT,我們聊 AI 聊那麼久,真的還是有些人不知道什麼是 ChatGPT。
Sky:還滿多的,要看歲數。我覺得如果你真的不需要使用,你也沒有必要知道,我覺得這還滿明確的就對了,滿直觀的。我今天做的工作跟電腦沒有關係,我也不用知道,我覺得這個就是滲透的過程,有時候是很奇妙的原因,可能跟這些也是有關係的。
威宇:像我們有一個朋友最近在一個工程師的小演講,他分享使用 OpenAI 的 API 相關服務。他有做一些調查,發現就算是工程師,還是很多人沒有真的使用過 OpenAI 的 API,頂多就是在使用 ChatGPT,沒有真的接 API 使用過。的確,就算是工程師,也不一定有這麼投入或者是有這麼多的研究或參與。真的這個東西,我們大家都說我們未來就會變這個樣子,它都不是馬上變化的。
像這個 Apple Vision Pro 也是一樣,它就是要非常非常久,尤其今天跟生產力無關,Apple Vision Pro 跟生產力不一定這麼有關,不一定每個人馬上就會使用,它都會是非常非常久的一個過程。像智慧型手機花了多久的時間,普及率才到 50%?
Sky:這我有點忘記,但這很好找,這個滲透率是容易抓的,價格的下降也是,其實前面掉的速度算是快的。我記得很清楚,那個時候到一定程度,iPhone 好像出到 3GS 還是 4,中低階的這些價格就已經探到大概 2,000 元人民幣了。
威宇:我看到了一個數字,這也是在引用其他研究報告,它說從 1994 年第一款智慧型手機問世。
Sky:是很大的 PDA Phone。
威宇:對,到 2021 年才有一半的人有。
Sky:我之前有跟人家討論過這個東西,我們覺得是跟電池有關。因為那個時候鋰電池太先進,那時候用的都是什麼鎳氫電池,超重的,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拿過那種很重的手機、那種很大支的。以前的電池都很大,就是因為鎳氫電池的關係,後來鋰電池出來以後,手機才真的變小,所以跟那個應該有關係。
威宇:我們就算是從比方說 iPhone 3 好了,iPhone 3 是 2008 年出來的,你看 iPhone 3 2008 年那個時候的市占率可能才 3-4%,我說整個智慧型手機。它也是一樣要到了 2021 年,過了 13 年以後,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才到了 50%,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有。所以其實它真的也是,就算我們講說 iPhone 3 以後大爆發,這爆發也是爆發了 13 年。
Sky:大概整個 10 年長長的滲透時間,當然它這個算法沒有算中間大家替換的那種,中間人家換了很多次,所以這個銷量可能會比那個高很多。
威宇:當然。
Sky:只是這個滲透率可能計算的方式是 Overall 手機,包含 Feature Phone 什麼的,所以上升的速度很慢。但不管怎麼樣,重點是這個東西反正在出來的時候,前兩年大家還會看一下風向,動作比較快的就像 AirPods Pro,可能一年之後或兩年之後蔚為風潮。但不管怎麼樣,還是會有一到兩年的觀察期,因為市場還是要反應,大家還是要接到推廣。
威宇:所以保持著我們的結論,先做消費者、再做投資人。
Sky:沒錯,我一直都是這麼想的。跟我講成這樣子,我先買買看、先用用看,如果可以替代 10 個螢幕,可以。
威宇:沒錯。
Sky:我先試試看,這種貴的東西,我們需要有一些優質的評測,大家才有 Feel。
威宇:我們要怎麼樣知道它表現好不好?要看新聞,怎麼看新聞?財報狗網站我們現在做了一個新聞的總覽頁面,因為我們在做測試,所以不太一定。你們如果到財報狗網站上面,現在可能就會看到新聞觀點這個選項,如果沒有看到的話,它就會藏在更多裡面,你們會看到新聞觀點。
過去你可能要到每一間公司、每一個股票的頁面,你才會看到相關的產業新聞。但現在我們就做了一個彙整的地方,跟新聞網站一樣,有個地方就把所有新聞全部列出來,所以大家現在到網站上面到新聞觀點的頁面,就可以看到每天財報狗發的財報狗新聞。我們一天大概發可能 8 到 12 篇左右這樣子,未來會變更多,我們會持續投入在新聞的部分,讓大家了解各個產業、各個公司、美股公司的一些狀況。
Sky:太棒囉!
AMD 開發者技術大會
威宇:接下來我們就來進到今天的主題,今天我們錄音的時間是 6 月 14 日週三。在前一天有一個很重要的發表會,就是 AMD 的技術發表會,這次的重點當然就是在 AMD 的 AI 處理器 MI300,Sky 要不要先講一下這個 MI300 的重點在哪裡?它跟 NVIDIA 目前最新的 H100 比較起來,它有哪一些優勢、有哪些劣勢?
Sky:通常這種都不能講劣勢,大家都講優勢。
威宇:應用情境哪裡不一樣?
Sky:它比較後出,它一定說它比較酷。
威宇:不一定,人家是 NVIDIA。
Sky:沒有,人家是 AMD 比較後出,之前人家比 NVIDIA 就是比 A100,我就跟它前一代比,一定比它酷。我看很多人做那個圖,全部都跟 A100 比,很少跟 H100 比的。
威宇:為什麼?
Sky:A100 效能比較差,兩三年前的產品。
威宇:對,可是為什麼不是跟 H100 比?
Sky:你就找一個低的,怕被 H100 輾。
威宇:你說的是這次的 MI300 嗎?
Sky:不是,其實中間有很多就是類似的產品、GPU 的產品,當然包含中國的產品、包含各家的這些,它們其實要比的是算力,就是這種算力晶片。大家都有在滑水,就是在做這些事情,是在研發這些東西,但是看起來做出來的大家都先拿 A100 比。
當然 H100 比較晚出,但是效能上大家還是跟 A100 這個產品去比拼就對了。反正大家一定會拿一些片面的,就是 Cherry Picking,這種不能說自己發表會說我做一個很爛的東西、我的東西比別人爛,不會。
威宇:它們這次的發表會有拿來跟 H100 或是有拿來跟 A100 比嗎?就它們自己比的時候。
Sky:有,之前就有比過,它其實之前發表的時候就有比過。不過因為我覺得命名很複雜,因為 NVIDIA 現在命名也很複雜了,所以我覺得這個要大家仔細看它的命名方式,你才知道它在講什麼。
因為它推了三款,它有推專門的加速卡,它也有推 APU、就是裡面有 CPU 的,就是比較像 Grace Hopper,Grace 是 CPU,Grace Hopper 是 CPU 跟 GPU 都有,它這次也有推類似的東西就對了。我原本以為最先進的 APU 是 MI300,它是 CPU 跟 GPU 都有的。它現在有只有 GPU 的版本、有 CPU 跟 GPU 都有的版本,就是有很多版本就對了,推的是 MI300A、MI300X、跟 MI300。
我覺得大家要理解這個,因為你這個比較是要 Apple to Apple 的,不能是我今天拿一個 GPU 跟你這個 APU 比。人家這個用的東西不一樣,你知道嗎?都是用在資料中心裡面 Training,但是它可能用的地方不一樣,設計上、架構上可能會有些出入。
反正不管怎麼樣,因為其實前一天的時候,Semi Analysis 就劇透了,真厲害,你就是劇透王。Semi Analysis 就是一個神秘的網站,大家無聊可以看一下,它一開始就講了,我們大家不是都在討論那個 HBM 嗎?就是這個 High Bandwidth Memory、HBM,光這一顆 MI300 的 HBM 容量就比 H100 還要大、大 60%。當然它的頻寬也比較大,Bandwidth 的這個是 72% 的,理論、這都是理論數據,各位。
不要說什麼真的跑起來看起來沒有這麼好,但我想多數人應該是不會知道它真的跑起來會怎麼樣,反正是它提供的理論數據。簡單地說,這個東西為什麼重要?我不知道我們之前有沒有提過,過去算力的瓶頸多數是來自於所謂的記憶體,所以它加大頻寬,加大使用的那個量,所以這樣子高機率,如果只看這個地方,看起來就是效能比較好。
如果說我們就比單片而已,我們就比一台而已,你不要跟我說什麼架構什麼優化,我們先不要管那個,那個加進去我就不知道了。
威宇:就是單純比規格。
Sky:就是單純比 Spec,Spec 比 Spec,它看起來就是比較快。
威宇:這個在 AMD 簡報裡面其實就有說,HBM 的密度是 H100 的 2.4 倍,頻寬最高是 H100 的 1.6 倍,這個東西代表什麼意思?代表可以在這個晶片上面跑比 NVIDIA 更大的模型。
Sky:對,我覺得這個東西算是宣示說我這個東西就是比你好,這是肯定的,這它的發表會,怎麼會說我的東西很爛?當然我們真的要比,還要比什麼每瓦的計算、還要比耗能,有很多這種更精確、更進階的數字,當然這個我們沒有人測過,所以我們一樣是看它表演。但不管怎麼樣,我覺得有一個東西我比較好奇,它找 Hugging Face 的 CEO 去站台,你知道嗎?
威宇:我有看到這個。
Sky:我覺得這個就滿有趣的,找另外一邊開源的這個去站台,看起來感覺有在想要搞一些東西就對了。
威宇:有點想要聯盟的感覺。
Sky:我覺得它想要做另外一個聯盟。
威宇:因為 NVIDIA 看起來現在的生態系應該還是比較完整,在 CUDA 那邊的話,應該大家還是綁得比較緊密。AMD 它們如果想要追上,其實不只在硬體這邊,簡單來說就是你的開發環境,開發環境要怎麼樣做得夠好?韌體這邊要夠好,我覺得它們還必須要跟很多實際在開發模型的人合作,看看有沒有什麼瓶頸它們能夠優化。
Sky:是,所以我覺得這個滿重要的,整個競爭可能來自整個生態系。它的這個架構嘛加上它的這個整個生態系,再加上它有直接配合的 Open Source 的 AI 的這種,有點像 GitHub,我說 Hugging Face 這個東西。這個 Model 整套來看,它看起來想要整合一個可以跟 NVIDIA 打拼的生態系。
威宇:沒錯。
Sky:AMD 之前大家最詬病的就是它的驅動、它的韌體有夠爛、爛爆,我說顯卡,其他東西我不知道,就是它過去的問題。進入到這個領域後,看起來它是想要從整個基礎都做起來,它能不能好好地做這件事情?我們就不知道了,我們就要持續觀察。但看起來這個市場上如果只有兩家競爭廠商,我覺得兩家都很有機會。
威宇:而且現在看起來亞馬遜要去站台,所以我覺得的確,大家不可能到最後就是只有 NVIDIA 獨占,它們的客戶也不太希望這個樣子。這些廠商還是會希望讓 NVIDIA 有點競爭上的壓力,這樣子價格對它們來說,成本比較好一點。我覺得 AMD 這邊也是滿有趣的,就是看看它們要怎麼樣趕快追上 NVIDIA 目前算是絕對性的領先,至少在生態系這邊真的是絕對性的領先。
Sky:所以我一直覺得 AMD 很有趣,AMD 永遠都是在做這幾年的第二名,可是它的第二名就是很有競爭力的第二名,很奇怪的。它的競爭者都是第一大,在某一些市占都是比它高滿多的。
威宇:都是碾壓性的領先。
Sky:但就是弄不死它,它就是超酷,它就是可以弄一些東西出來,它的市占率還會上升。
威宇:對,在這幾年市占率還會上升,就讓原本壟斷的那家龍頭會很緊張。
Sky:我覺得 AMD 真的超酷,我是 Respect 真的,我真的覺得超酷,它什麼都會、什麼都可以弄個不錯。它在這些競爭的領域,它都可以跟人家競爭,它還能不斷地保持我就是第二名、我就是不會掉隊。你說你有什麼東西,我一定可以推出一個東西跟你差不多或是比你更好,它自己講的,它說我的東西就是好。反正不管怎麼樣,客戶就是會採用,因為客戶也不希望剛剛提到的 NVIDIA 一家獨大;再來還有產能問題,最有趣的就是看誰搶得到產能。
威宇:這邊的產能一樣就是台積電的 CoWos。
Sky:對,目前來看都是台積電的 CoWos。因為剛剛我們提到的 MI300,我們沒有講很詳細,但是可以看得到的是它有可能是堆疊六個 CPU,六個是說單一核。因為那個晶片已經不是一顆單顆的晶片,這個 Spec 大家可以上網去找,它有一些比較新穎的定義。反正它有什麼 AID,就是有兩個或四個 AID 的 Chiplet,Chiplet 就是要用台積電先進製程的封裝把它封好。
這些先進製程的封裝可能就會是我們剛剛提到 AMD 或 NVIDIA,它們到底能不能出貨?可能要靠誰先搶到上游的產能。這個狀況有點像 2021 年的 ABF,就是那種感覺,ABF 那時候是誰先搶到這個 ABF 載板的產能就可以出貨。
威宇:關於這些東西,我覺得如果想要更深入地探討,它真的都會需要對於我覺得所謂的 AI 專用的 GPU,或者我們在講 NVIDIA 的 A100、H100,或者是我們現在在講的 AMD 的 MX300,其實它跟以前的 GPU 都很大不一樣。某種程度來說,它已經不是 GPU 晶片這個東西了,它都是一塊板子。
Sky:對,它已經不是我們以前覺得的 GPU,大家覺得 GPU 就是顯示卡就是顯示卡。
威宇:它已經不是這個晶片了,它是這一片裡面也有 CPU、也有記憶體。像如果我們講 A100,它甚至還有網路孔。
Sky:對,它已經變成另外一個產品線了。Google 之前出的東西是叫 TPU,NVIDIA 那個叫 DPU,反正把它想成它就是 For 一個專門處理 Networking 的網路速度、計算相關的處理器,這樣子我覺得比較明確。
因為 CPU 其實就是要協助 GPU 處理一些相關的事務,可能在 Training、可能在 Inference、網路這些資料的搬移,這些東西就是為了要符合這些場景,所以它已經不是純然的我們一開始講的這種 GPU 了。現在 GPU 有另外一個名詞叫 GPGPU General Purpose GPU,所以現在變得很複雜了。
威宇:這邊我們之後可能會請一個 NVIDIA 的人來稍微介紹一下,當然不會有太多的機密,就是稍微介紹一下在過去 GPU 的發展,像剛剛所謂的 GPGPU 是什麼,像 NVIDIA 的 CUDA 是什麼。有一些東西可能聊一下以後,大家對於現在的這塊板子跟以前的這塊板子到底差在哪裡,會比較清楚一點,不然我覺得大家之後如果再看投資,其實會越來越模糊。
像本來大家就想說 AI 就是 NVIDIA,到這一個月大家聽到台積電 CoWoS,CoWoS 是什麼東西?為什麼需要 CoWoS?什麼意思?隨著這個東西越來越被了解,它的技術、架構越來越被一些專業的投資人知道,就算是一般散戶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我們也要逐漸了解它的細節是什麼。你要了解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直接去摸那塊板子,有人就是一個一個指給你看,但可能很難這樣做,那我們就會請 NVIDIA 的人來介紹一下。
Sky:現在可能是買不到那個板子。
威宇:那塊板子可能是很難拿到。
Sky:而且又很貴,所以我是不敢用手拿。
威宇:如果現在我們來看 MI300 這個東西,它可能跟 NVIDIA 的 A100、H100 一樣嗎?產能也會先卡在台積電的先進封裝這一塊?
Sky:我自己覺得是,當然因為 Chiplet 這個東西其實是 AMD 比較早提倡的,一開始它弄的。一開始好像叫 MCM,反正就是多晶片互聯技術,大家都會笑它是膠水黏在一起。可是 AMD 應該是一開始就找台積電弄這個東西,因為它的晶圓廠切出去了,所以它算是滿早就開始弄這個東西。
我自己是覺得大家的產能看起來就是卡在這裡,而且也是卡在差不多的製程,大概是 5 奈米這個 Node,我說目前大家在競爭的這些東西。下一代可能大家進入 3,看起來還是卡在這裡,我就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去找其他晶圓廠投。但我覺得合理,因為越先進的製程,能夠供應的供應商越少,所以就變成大家去競逐這些有限的產能。
這時候重點就是這有限的產能要不要擴?要怎麼擴?是客戶出錢還是我出錢?還是我們各出一半?我覺得一定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如果運氣不錯,這真的是一個滿大的一個產業上的轉變,或是產業上的新的催化劑、成長的 Driver,應該就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威宇:我知道先進封裝最近好像滿紅的,在這幾個禮拜,新聞其實都會提。可是大家還是要了解一下到底是什麼意思,封裝也是有前後段的。
Sky:先進封裝是 CoWoS,有分,前面有 CoW 是比較難的,oS 是比較簡單叫 on Substrate,反正就是 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 CoWos。前面那一段可能幾乎都是台積電 In House 在做,後面那兩個可以外包,所以其實 CoWoS 這一段以前是基本上全部都在台積電;但是現在就我們剛剛講的聽起來產能很緊,開始就有外包出來了。
如果你是設備的話,我們在講的這些設備商是散在這裡面每一段,其實滿複雜的。如果你問我說你可不可以把這個排一排,排成這一整層?我覺得沒有人會排,除非你是台積電裡面顧這個產線的老闆,你可能會,其他人不會。
威宇:簡單來說,我覺得現在在漲題材的時候都會漲,但如果今天是想要抱個兩三年,就像剛剛提的其實大家是不一樣的東西,還是要去研究一下到底差別在哪裡。當然我還是講,如果就是投個題材,題材其實全部都會漲沒關係,只是它不會反映在業績上而已。
Sky:這就是之前講過的先漲預期,管它的先漲,先漲之後再說,之後營收再說,有營收的話就是再漲第二波。
台廠本次股東會有何亮點
威宇:我們就來接下一個主題,聊一下大家的預期。這個原本是前兩三週就要聊,可是因為前兩三週的題目有點多,一直沒辦法聊到這一塊。台灣上市櫃公司的股東會熱潮算是小小告一個段落,大概 5 月多、6 月初可能是最多人開,現在大家都開的差不多了,也許我們可以來稍微討論一下有沒有哪一些比較有趣的點。
我覺得像 AI、先進封裝這個東西也不用講了,我們前面已經講很多了,我們來看一下半導體成熟製程好了,力積電跟聯電是怎麼樣看半導體成熟製程這一塊的景氣狀況?
Sky:力積電跟聯電,我覺得其實聯電講得滿保守的,沒有看到什麼明顯的復甦、下半年什麼的,但它又講說 12 吋利用率可能回升到 9 成,我就覺得很奇怪。
威宇:為什麼?
Sky:也沒有,我覺得它應該是說現在沒看到。
威宇:但我希望看到。
Sky:我覺得這幾個禮拜其實整個市場氣氛變化滿大的。
威宇:真的嗎?
Sky:股價都漲了。
威宇:不就是一直漲嗎?
Sky:一直漲氣氛就會變化,大家就覺得 AI 伺服器就是好棒。
威宇:就是好棒,現在貢獻的營收很少也沒關係。
Sky:可是半導體大家在期待新的東西,因為剛好聯電跟力積電都是半導體,這些半導體業者期待新的東西。所謂新的東西就是新的催化劑或新的產品,帶動了晶圓需求,終於找到了,AI 半導體看起來是一個新的需求。股價漲半天了,表示市場對這個東西期待是非常高的,自然這些廠商多少也受到影響。它們對下半年的景氣看起來是,當然這是公開的說法,就會變得比較沒有這麼悲觀。
本來大家都是跟著台積電,台積電跟你講可能 Q2 才是谷底、Q3 可能就會上來,大家就是 Follow 這個,但不會講得太滿,避免下次再下修。但是現在突然又多一個催化劑,所以大家感覺心情有比較好一點,我的意思是這樣子。
威宇:還有哪一些公司或者哪一個產業的股東會裡面提的重點,你覺得有趣的嗎?
Sky:我們之前不知道哪一集有聊到,我有說台積電一定會講 AI,果然講了。講完以後還講先進封裝,講完以後先進封裝一路漲,就漲設備,設備一路漲。它有特別提到 CoWoS 這個東西,我們剛才 MI300 有提到,當然它沒有講成長率。倒是我們剛剛少講了,AMD 有提它覺得 CAGR +50% AI Server,它講得稍微有點誇張,到 2027 年 CAGR 是 +50%。
這個時候我就覺得很有趣了,但台積電的股東會在更之前,它那邊釋出的訊息是 CoWoS 這個看起來就是要擴廠了,大家的需求很緊。再往後到 AMD 的發表會,它又提出來說可能 CAGRS 是 +50%。我們再看其他的這些半導體廠,如果你是半導體的晶圓代工,多下晶片會受惠的這些廠商,看起來多多少少有受到這個熱潮的激勵,看起來大家都會講說下半年就是會上來,只是不知道會怎麼上來。
比較悲觀的都是消費電子,消費電子看起來中國影響滿大的,我覺得不只是台灣,甚至是美國的一些法說會都有提到它們覺得好像滿弱的。我想這個可能會是今年消費電子一直沒有大家想得這麼好,滿重要的一個原因,我自己是這樣講。
威宇:美國像誰也覺得擔心中國那邊的消費電子狀況?
Sky:Transcript 裡面滿多家的,我有點忘記了,反正它有提到消費不振有一些原因。我覺得如果你在台灣看的話,有一個更簡單的看法,你可以看一些台灣在中國營運比較多的,其實什麼醫美滿多的、食品也滿多的。可以看一下這些人的營收,你覺得怎麼看起來沒有以前想得這麼好?所以這實際是可以看得出來的。
威宇:欸等一下,這已經不是消費電子,這就是一般消費產業。
Sky:沒有,一般消費產業連動消費電子。
威宇:這麼連動?
Sky:理論上是,這是推估,因為你不可能看準。大家現在就在等 618 看賣得怎麼樣,如果你是看電視這個東西的話。今年股東會的重點就是 AI,對不對?
威宇:今年能夠跟 AI 有關的一定都會講。
Sky:所有人都講,台達電說什麼急單,什麼光寶科,你看它們股價漲爆,它一定講;欣興這個也有關係,所以它一定也會說,什麼 2025 年會有更大的效益,預期在伺服器用版會拿到過半的市占;雙鴻就是說水冷散熱幾乎全部都是雙鴻,看好 2025 年會進入水冷時代,對不對?反正大家都會照它出的產品講,英業達也是它覺得會爆發,它股價也有爆發。
記憶體可能就是說客製化高頻記憶體,像華邦電就是講客製化高頻記憶體,已經有很多人要來合作;愛普也是說 HBM 我會做,它的叫什麼?VHM,聽起來滿奇妙的,反正也會受惠 AI 這個趨勢。
不過我覺得這個大家知道,大家都講 AI,可是 AI 還有分 Edge 跟我們一般在講 OpenAI 這種雲端的,所以大家要看,Edge 可能要久一點。反正不管怎麼樣,滿多公司都有提到因為 AI 的這個熱潮,從終端延伸一路延燒到供應鏈,所以這個燒上來以後,整個 AI 的需求都有拉起來,所以這個是應該滿明確的,這是第一段。
Sky 認為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威宇:有沒有哪個是你覺得你最想關注的部分?
Sky:你說我最想關注的部分嗎?如果是長線的話,我會滿好奇這些記憶體廠的,我說這是長線,這是 Edge 的部分,就是未來終端的 AI。這個是比較長線的東西,這個可能目前比較沒有馬上可以投資的標的。
威宇:為什麼是記憶體?因為像英業達其實也有提到,它們其實在 Edge 這邊是有一些突破或者是有一些產品的。
Sky:應該說為什麼看 Edge 好了,因為 Edge 才有量,我們這樣講好了。我覺得 Edge 在這種組裝或是電子零組件的話,是很有量的,這是確定的,只是少量多樣,目前看起來是這樣。這個會看的人比較少,因為它還比較早期。
Edge 如果起來了,其實像 MR 或是什麼 Apple 那些東西,這其實就是一種終端。這些其實就是 AI 可能會裝載的一些終端產品,只是未來會有更多有可能不會是手直接拿或是直接使用的這些智能終端。這個美好的想像以前在智能家電的時候就講過了,只是未來看起來,以前可能是智障家電,現在裝了 AI 可能就稍微會智能一點。
威宇:沒有,我覺得我的 Alexa 還不錯,幹嘛這樣子?
Sky:可是它還是要先傳回去,對不對?
威宇:對。
Sky:以後不用傳,更聰明了,我是比較級。
威宇:我不知道我們講了那麼多 Edge,到底聽眾知不知道什麼是 Edge。我們現在的 AI 基本上還是透過網路到 AI 伺服器裡面,經過運算以後,再把回答透過網路丟回來給我們。其實你不是直接在比方說手機,或者是在你的智慧型家具上面,它直接運算一些 AI 的東西,不是,目前都是透過網路到伺服器再傳回來。Edge 就是你的裝置本身不用聯網,它本身就可以有 AI 的計算。
Sky:很多基本上它在地端就把你算掉了,它就幫你解決掉這個運算需求,所以回答會更即時、速度會更快,會有更多的應用。我覺得這個聽起來很酷,所以覺得可以關注一下,其他我覺得可能大家對水冷或者散熱滿關注的,我自己一直都有在關注,我也覺得這東西好像可能會有一些改變。
我覺得跟 AI 相關的這些 Semi 都會有一些改變,因為 AI 其實就是一個伺服器的高階產品,這個高階產品的滲透率大家都很注意。這會是我自己覺得這個股東會裡面,目前看起來是最值得看的就對了。
威宇:除了 AI 以外,還有哪些東西值得看嗎?
Sky:可能就是東南亞,在東南亞有運營的相關廠商。
威宇:為什麼是東南亞?
Sky:不是,大家都說中國人逃去東南亞。
威宇:你不要這樣結巴。
Sky:逃去東南亞,逃難了,沒有逃,就是大家都到東南亞去設廠發展、尋求新的市場。其實有個重點是聽說房地產炒翻了,看起來股市很爛,什麼越南股市看起來很爛,但聽說房地產應該是有翻個 3-5 成跑不掉。
威宇:經濟的火車頭,下一個漲就是股票了。
Sky:前幾天不是有看到越南都缺電了?太多人衝過來了,太多人。所以東南亞的經濟起飛看起來是,我們也不能說起飛,好像本來就有在飛,飛更高好了,東南亞經濟的供應鏈的轉移看起來真的是逐步在進行。因為第一,你一定要先拿地,所以地就漲了;拿完地以後,大家要建造,所以建造或者是你要真的要試產或什麼的,電力供應都吃緊了。
這看起來是真的有這個狀況,這個狀況我預期可能不會只有短短一兩年這樣子,可能會是一個三五年的趨勢。
威宇:剛剛講到中國出逃,讓我想到其實我們在最近 13F 的季報解析,Frank 就有提,包含像這幾天又有出來美國經理人的調查。其實我覺得看到一個現象,大家都看空中國,美國經理人目前是看多日本,我不知道講這個,今周刊最近有一集特輯在講說日本要起飛,講說為什麼。
看起來日本它們在做產業轉型這一塊,或者是我在想要更多的創新這一塊,日本最近有一些滿積極的作為。
Sky:包括半導體,它說半導體要重回日本製造,但我覺得都可以觀察。
威宇:公司治理也是,日本有非常多終身僱用制或者是比較偏家族的企業,它們也開始想要引進更多的專業經理人,想要讓整個商業環境變得更國際化嗎?或者是更偏向歐美的風格,這些東西其實都更吸引歐美的投資人去投資,所以我覺得日本現在看起來好像很不錯。東南亞的話就是起飛,就是從開發中國家成長的過程。
Sky:所以這真的是一個,這跟馬歇爾計畫大概有 87% 像。
威宇:沒有吧?馬歇爾計畫還是在那個民生建設上面。
Sky:這次改成科技建設。
威宇:對,科技建設上。
Sky:對,就很像。我覺得從 GDP 比或者是不管你從什麼角度比,反正中國現在被箝制了,它可能弱一點,但它這些資源就會流到其他地方。以相比 GDP 的量體來看,它灌到每個地方,每個地方都會上去。
威宇:有道理。
Sky: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比重,光看人口就好了,人口反過來,人口賺那麼多錢,一個人賺 10 元,你丟出來 5 元,每一個國家都會承受到這麼大的資金或投資,自然而然有很多東西就會拉起來。因為過往會有中國拉動效應,現在中國拉動效應可能就會跑到其他國家散出來,我覺得這是滿有機會發生的,應該說正在發生。
威宇:最近很多人在問我,除了 AI 以外,到底有哪些可以投資?他覺得 AI 全部都高估了,還有哪些可以投資?也許這是一個題目可以研究一下。
Sky:我覺得可以研究所謂的東南亞的這個轉移,這會是一個。不論是南進或是北進,北進就是去日本,我覺得都是有投資機會的,而且會提到的人其實不多。因為供應鏈的轉移這個是有時間的,上一波有印象,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 2000 年之前都有投資股票,2000 年之前有一次,大概 199X 年。
威宇:其實我覺得 2018 也算有,在貿易戰那個時候也有。
Sky:18 年那個太早了,那個我就比較沒有那麼熟。
威宇:2018。
Sky:你說 2018,2018 那個很小,我說的是大型的遷徙,中美貿易戰我覺得遷徙的幅度沒有到非常大,就是沒有那麼強迫你一定要去。但那個現在看起來就是你一定要走,有些中國廠商是說你一定要分散一些出去,不然你在某特定地方是接不到單的。我覺得可以看過去可能中國崛起那一段,中國是怎麼變成世界工廠?它現在這個世界工廠要怎麼急轉到下一個地方?這種典範轉移,我會覺得這個中間會滿多可以思考的。
大家 2016-2017 市場有一陣子在炒那個南向,現在真的要南向了,大家改炒 AI,沒有,開玩笑。但我覺得還是可以關注,因為真的有滿多公司其實是因為受惠這些趨勢而掛牌的,或者是說就進入資本市場,所以滿有趣的。
威宇:聽眾如果有什麼想法的話,歡迎分享給我們,我們也讓研究員去研究一下。
這集就先到這邊,喜歡的聽眾記得按下訂閱、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給我們五星好評。節目有任何的建議或者任何的問題,都可以在 Apple Podcast 或是 YouTube 留言,我們每一題都會看。有業務合作的需求,請參考資訊欄的業務合作信箱。感謝大家收聽,預祝大家端午節快樂,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