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集聊了對蘋果 MR(混合實境)頭戴裝置 Apple Vision Pro 的想像。以及若要發展 AI, 除了先進封裝技術,CPO 也是提高 AI 效能的關鍵技術。CPO 是什麼,主要廠商有哪些?
你可以在以下平台訂閱收聽: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其他任何你收聽 Podcasts 的平台
這邊是一些訪談精華片段
Apple Vision Pro 正式登場!
04:46 要不要買 Apple Vision Pro。
07:22 VR、MR 對前端工程師形成新的挑戰。
10:09 台系鏡頭、透鏡等光學廠將因此受惠。
下一個 AI 可能受惠領域 - CPO
17:37 CPO(光電共封裝)簡而言之就是將光纖取代銅線,與晶片共同封裝,增加傳輸速度。
21:14 目前 CPO 已應用在 Switch,博通和許多公司皆有 CPO 業務,但量不大。
22:51 由於目前資料中心的廠商需要提升 AI-Training 的速度,而使 CPO 技術引起討論。台廠目前大多廠商供貨給博通、Marvell。
25:43 未來 CPO 技術可能整合入先進封裝技術中。
訂閱財報狗新聞: https://statementdog.substack.com/
Podcast 業務合作聯絡信箱: business@statementdog.com
財報狗社群
本集逐字稿
威宇:歡迎收聽財報狗 Podcast,我是主持人威宇,在我旁邊的是財報狗的投資總監 Sky。
Sky:哈囉大家好。
威宇:你有看蘋果開發者大會嗎?你有跟嗎?
Sky:沒有。
威宇:我也沒跟。
Sky:看那個價錢我就不想跟了。
威宇:那個價格已經是最後的了,你一定是有跟才會知道那個價格,不然就是隔天早上起來了。
Sky:沒有,之前就有 Rumor。
威宇:對,之前就有 Rumor 3,000 美金。
Sky:我就想說 3,000,早上起來再看好了。
威宇:所以你很相信 Rumor。
Sky:我很相信,現在很準,好不好?
威宇:而且你有去比對,因為前兩天不是就有 Rundown 的 Rumor 嗎?
Sky:對。
威宇:所以那個 Rundown 是真的嗎?
Sky:我沒有仔細看。
威宇:因為我覺得很扯。
Sky:我馬上查。
威宇:因為在前幾天出來的時候,網路上面就一大堆在傳這是 WWDC 的 Rundown,我想說連 Rundown 都有?這個東西是怎麼一回事?
Sky:我覺得很合理。
威宇:怎麼可能?Rundown 耶。因為以前這個 Rumor 傳出來通常都是什麼供應商,一些分析師想辦法猜測這個供應商有這樣子的技術,或者是蘋果要求這樣的製程,它們到底想要做什麼樣的功能,這個是很大一部分 Rumor 的來源;或者是蘋果內部的某個員工,他可能在不同部門裡面,會提供一點點。
可是我覺得你要到 Rundown,這個階層已經有點高了,蘋果不可能讓每個人知道 Rundown。
Sky:對,可是那個 Rundown 也是錯的,價格是錯的。
威宇:好,沒問題。
Sky:可是它價格也是滿準的,2,899 今秋開始銷售;不是,它是明年才會賣,反正有一些不一樣。
威宇:那這個 Rundown 看起來還好。
Sky:沒有,已經很接近了。
威宇:原本大家 Rumor 就有說了,這次的 WWDC 最大的重點就是這種不論 AR、VR、MR 的頭盔。我早上起來就在看這部分的相關的訊息,老實說我一開始在看的時候,我覺得非常不吸引人。
Sky:我覺得就是貴,不管怎麼樣就是貴。
威宇:應該說我在一開始看不出來它跟 Oculus 的差別在哪裡,後來我看到一個 Youtuber,你有在看那個大耳朵 TV 嗎?
Sky:沒有,我沒有看那麼多評測。
威宇:推薦大家如果想要看蘋果評測的話,大耳朵 TV 是我覺得非常有趣的一個 Youtuber。他應該是韓國人講中文,滿好笑的,看完之後我超想買的。
Sky:你可以買,10 萬。
威宇:另外一個大家很推薦的就是鐘文澤,很多人說你如果覺得蘋果這次的 Apple Vision Pro 沒有吸引到你,你去看鐘文澤的評測,就會想買了。公司有買 Oculus,對不對?
Sky:對。
威宇:因為我們想要了解未來可能會怎麼樣……,你不覺得我們要了解未來怎麼樣,應該要買個 Apple Vision Pro 嗎?
Sky:不是我的錢,我 OK。
威宇:不是,如果我們兩個人在這邊覺得真的很需要……。
Sky:就目前就還沒有很想買,還沒有那個東西可以觸及我的慾望,你懂嗎?我們可以拿來研究一下,一邊錄一邊戴著,看會怎麼樣。
威宇:在這邊跟 Jeff 喊話。
Sky:Jeff 把錢打到這個地方,我不想花這個錢買這個東西。我怕買了就放在那裡浪費錢。
威宇:10 萬,真的。而且我覺得很多人在講這次的 Apple Vision Pro,蘋果其實站在一個滿有趣的定位,在生產力的角度來講,它就是一個超級多的螢幕。如果大家真的把它當作是螢幕在看待,有另外一個原本我很想買的產品,叫作 Nreal Air,大家可以查一下。這個其實也是一個滿類似的產品,使用情境你就把它想像成一個眼鏡。
Sky:我之前有看到那個很酷,可以三螢幕,對不對?
威宇:我不知道它有幾個螢幕。
Sky:三個,至少三個。
威宇:我覺得跟蘋果的這個 Apple Vision Pro 滿類似的,但是我看到幾個人在 Nreal Air 這邊的評測就滿兩極的。有些人說這個真的好棒,你知道嗎?說他現在看電影,一定都要戴這個眼鏡看,因為就是一個超級超級大的螢幕。
Sky:它的支援好像有點問題,對不對?
威宇:可是我看到有些人評測說,你如果頭在那邊動,它會晃。
Sky:對,它是眼鏡,就是一般眼鏡的那種概念。
威宇:對,可是它跟頭盔其實是一樣的。
Sky:不一樣,頭盔會比較密合。
威宇:你說比較緊嗎?
Sky:對,那個一定會影響的,光重量什麼的都會影響。這種光源的東西,只要角度變一下就不一樣了,很多東西就不一樣了。都不動的話,當然沒問題;但如果你動來動去,就有問題。
威宇:所以我也會很好奇,蘋果有沒有辦法做到,當然這個價格是差很多。
Sky:我就是看它那樣弄,事後看影片是沒有太多的感覺,至少我目前是這樣,以一個消費者的角度。
Apple Vision Pro 正式登場!
威宇:我覺得現在如果要來討論蘋果這個產品會不會成功,講真的大家都在猜而已,這個跟擲飛鏢沒有差多少,老實說。或者有些人的結論是這一次就是 VR 的最後一役了,如果連蘋果都失敗,就沒有機會了。
Sky:我覺得也不必要這樣子。
威宇:我也覺得絕對不是。
Sky:有些東西要真的發售出來,好評變多才會有後續評論的價值。我隨便舉個例子,AirPods 剛出來的時候,我其實不看好,因為它有夠貴,以耳機來說算很貴。但你會看人家評測去用一下,你就發現不對,這東西好像跟我想的不太一樣,大家會把耳機那條線剪掉。
反正我覺得這種東西就是你就是拿出來,大家真的使用過了,真的有不一樣的體驗,體驗感有提升,大家才會去買。
威宇:我覺得那個體驗是非常非常難在事前做分析的。
Sky:有一些可以、有些不行,但可以事前做分析的那種,有點像是你買空賣空那種感覺,比如說這個商品我覺得一定會大賣的概念。
威宇:應該說你如果今天是一個很好的體驗來判斷它會不會賣的話,我覺得體驗很難。
Sky:應該說這個還是有很多層級的。
威宇:因為你沒有體驗過類似的東西,老實說,假設它真的跟 Oculus 是不同等級。
Sky:對,但是我只有玩過 Oculus。
威宇:如果只玩 Oculus 就不會覺得它會成功,覺得如果它做出來的就是一個解析度比較高的 Oculus,我覺得就不會成功。
Sky:端視它的應用到底是什麼,因為其實大家很期待這個東西,不管它是 MR、VR 還是 AR,不管。其實重點是它代表的是那個生態系如果建起來了,會有很多東西因為這個生態系的發展而受惠,就像 AI 一樣沒錯。比如 MR 賣爆了,你是不是大家要下載這個 Content 就要網路速度,類似這樣的概念。
威宇:我覺得它最直接類比的當然就是手機。我們過去的東西所有東西都是在電腦上面完成,所以我們所有軟體的應用等等,都是建構在我有一個螢幕、有個鍵盤、有個滑鼠上面。
當今天手機出來變成一個主流裝置的時候,它沒有鍵盤、沒有滑鼠,你要用觸控、它的螢幕比較小、變直的,各種不同的設計就會完全不一樣;它是隨身攜帶的,所以你的情境也完全不一樣,你可以想到的應用都完全不一樣,我覺得今天頭盔也是。
Sky:所以我想要等待它真正發售,有人拿到了以後的這種體驗的評測。
威宇:你不要這樣子想說什麼別人給你評測,不要,有骨氣一點,自己去做這個評測!
Sky:歡迎大家寄給我。
威宇:自己買起來。
Sky:我感受一下,我沉浸式看股票,自己弄。
威宇:剛剛講到跟手機類比,讓我想到另外一個站在我個人角度覺得滿有趣的討論,關於這個頭盔最不希望它出現的人是誰?就是前端工程師們。
Sky:滿合理的。
威宇:現在手機已經有一大堆不同版本的尺寸、不同版本的規格,Android 跟 IOS 設計方法都不一樣。這個頭盔無限多螢幕,前端工程師很想死。
Sky:前端工程師表示你們自己畫。
威宇:真的,我又多好幾個 Spec 要處理,感覺很痛苦。
Sky:創造就業。
威宇:對,創造就業就還好,不要就是……。如果切很開就還好,但問題是可能不會切很開,前端工程師所需要的技能點數增加了,你們的技能樹多了一些選項,你們必須要點它。
Sky:會比較辛苦一點。
威宇:關於這次我們講這個頭盔好了,我覺得有一個非常酷或者說我之前比較沒有看過的功能,就是它可以調整你要看到的實體世界的模糊度或透明度,你知道這個功能嗎?
Sky:我沒有看它這個地方的影片。
威宇:應該說它的東西有點像這樣子,你戴上這個頭盔以後,你還是會看到眼鏡外面的世界長什麼樣子,中間會有個螢幕。你就把它想像成說它有一個旋鈕,你可以轉它,你就可以調整你要看到的外面現實世界的透明度,還是你要完全虛擬,還是你要看到一點外面世界。
當然你看到的外面世界,其實也都是攝影機呈現出來的畫面,它也是螢幕,可是你就是看到外面的世界,你會跟外面的東西有連結。比方說我看到你的表情是什麼,還是我都不要看到別人的表情。
Sky:降噪。
威宇:有一點點像。
Sky:視覺的降噪。
威宇:在 AirPods 裡面就是通透模式,其實一樣的意思。AirPods 的通透模式,其實不是真的外面的聲音直接進到你的耳朵。
Sky:是你的麥克風收外面的音,再進到你耳朵。
威宇:對,有點像。這個東西我覺得滿酷的,因為在過去我比較少看到類似的 VR 頭盔有這種切換的功能。
Sky:不是,因為你是 VR。
威宇:應該說過去 VR 頭盔也沒有看到這樣的功能。
Sky:不是,因為它是 MR 混合,因為它定義就不一樣。如果一開始 VR,它就不會去收外面的東西,所以是它叫 MR 的原因。
威宇:這個我覺得滿酷的,蘋果應該沒有自己主動定義是什麼。
Sky:我說其他人幫它定義,所以我覺得定義 VR 是不對。
威宇:其他人定義一大堆,Google 這個蘋果 AR、蘋果 VR、蘋果 MR,都會有一大堆新聞。
Sky:因為它 Rumor 是都有,是不一樣的產品。
威宇:所以原本以為蘋果 AR 頭盔跟 MR 頭盔是不一樣的產品。
Sky:我原本也是這樣以為,後來聽到好像不一樣,反正這是 Rumor。
威宇:它是一個東西,應該說現在就是這個東西,就是頭盔這個東西。
Sky:反正 Rumor 大家都隨便聽一聽,我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威宇:如果我們就站在這個 Rumor 的角度,本來它其實可能有 AR 頭盔、有 VR 頭盔或是 MR 頭盔,就不是只有一個,它有好幾種,其實就會想像相關的供應鏈可能有哪些。
Sky:有,之前就用過,就是某光,某光都漲很多。每次要說好像要發表,某光就漲一下。
威宇:反正就是各種鏡頭。
Sky:主要大家想像到的都是鏡頭,我們不能說是鏡頭,因為它的應用可能是像透鏡,是一種特殊的透鏡。因為是很短的反射,這個跟成像有關係、跟光學原理有關,簡單說就是要做很小的透鏡去成像。
威宇:我問你一個問題好了,這個頭盔傷不傷眼?
Sky:我沒有研究過這個。
威宇:因為今天很近地看電腦螢幕是傷眼睛的,因為它就是一個光源。
Sky:我覺得理論上應該是不會,反正它只要成像成在……,讓你的眼球像近視那樣子拉動的話應該還好,理論上我不知道,這是我從邏輯上推論的。
威宇:因為我滿好奇的,你今天戴個頭盔離眼睛那麼近,因為我不知道……。
Sky:不是,它不是螢幕在你前面,它是透過很多種反射的成像。
威宇:所以它其實有一點點像電影院的感覺。
Sky:對,有點像。
威宇:就是很近很近地看電影院的那個螢幕,所以它可能光比較沒有那麼刺激。
Sky:應該是放映的那個地方跟你想像的那個螢幕不一樣,發光源不是在你的正對面的樣子,我記得是這樣,但我不確定,因為我現在沒有那個圖。有一些是靠很多種反射出來的,反正重點就是你成像在哪裡,就跟開車不是有那種抬頭顯示器是一樣的意思。
威宇:抬頭顯示器完全就是反射,那個應該不傷眼睛。
Sky:它那個應該也是類似,才會需要這麼多奇奇怪怪的鏡子。理論上是這樣,但我沒有看過解構圖,所以我不知道。
威宇:假設今天真的我們買了這個頭盔,你要幹嘛?
Sky:打遊戲,不然呢?
威宇:我想的就是工作,我想的就是很多個螢幕會有生產力,什麼遊戲?
Sky:不會有什麼生產力,什麼生產力?
威宇:有。
Sky:沒有東西可以支援,怎麼生產?螢幕就是蘋果螢幕而已。
威宇:你有沒有看到那個 Demo 影片?超酷的,你戴著頭盔看 Mac 的螢幕,它會直接把 Mac 螢幕的畫面放大,變成一個像電影螢幕一樣展示在你面前,它做的那個情境影片超酷的。
Sky:對,但我覺得就沒有比較爽。
威宇:有,一定有。
Sky:如果要寫程式可能有,但是你可能要戴著一個東西,所以我就說那個東西到底是怎麼樣,是有多重。
威宇:沒錯,而且蘋果一直以來好像不太在乎頭上的重量。我們如果看蘋果的耳罩式耳機 AirPods Max,跟 Bose、跟 Sony 比起來,它是最重的。
Sky:我是沒有特別買過。
威宇:蘋果好像不太在意在頭上的重量,所以我不知道它的這個東西最後戴起來的感覺怎麼樣。
Sky:反正我覺得新的東西,大家在研究的可能是有沒有什麼造成供應鏈的改變。看起來這一次的這個東西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某光,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大家在期待什麼,就是跟通訊有關係。因為大量 Content 會造成大量的通訊需求,就這樣,這是一個比較簡單又比較老式的期待,硬體廠商就是期待這些東西。
威宇:但以這個售價來說……。
Sky:看起來是機會是低的。
威宇:是不太可能多的。
Sky:沒有,反正這是首發產品,貴一點可以接受。這種策略就是先出一個貴的,後來再出一個平價一點的,你就想買了。
威宇:如果我們看 iPhone 的歷史,沒有。
Sky:後來就有便宜的了。
威宇:它有便宜的機種,可是它的最主要的旗艦機種、主流機種還是貴。
Sky:你要拼普及度,價格就是要降。價格降有很多種方式,一來是你賣得很好,供應鏈自然良率上來就會降,這也是有可能;再來是你出平價款,所有都降一階,也是可以。但是這就取決於什麼樣 Content 帶動這個東西,這也跟我們以前 VR 的討論應該是類似的。
威宇:我覺得這個東西也是滿有趣的,因為像我們剛講的兩個對比產品。一個是 Oculus,另外一個是 Nreal Air,其實大家把 Nreal Air 的定位就當作是戴在眼睛上的螢幕,它其實沒有要新的 Content。
Sky:就是替代你的螢幕。
威宇:就是一個投影螢幕、一個投影機。Oculus 就不一樣,大家真的把它當作是一個遊戲機,所以它會需要 Content。你覺得以蘋果這個東西來說,你會比較把它擺在哪個位置?
Sky:我覺得會是遊戲,因為有很多這種互動體驗,就是新的模式。
威宇:所以你覺得會需要新的 Content 才能夠滋養這個東西。
Sky:對,我隨便舉個例子好了,幫你做一個 Content 是去羅浮宮,那個就很適合。
威宇:我可以想像。
Sky:你不要跟我說 VR 很適合,你的解析度可能有點遜,看起來很不爽,我說類似這樣的概念;或是有些遊戲是比較適合結合你的真實狀況的,當然你還是戴著一個插著電的巨大頭盔。所以你說這樣的東西,我目前可能想得到的東西就是這一些。
威宇:真的?你會把它當作是需要新的 Content。
Sky:我會覺得需要。
威宇:我很期待的是它如果真的能夠是很舒適的體驗,光是做好螢幕這件事情……。
Sky:不會想要花 10 萬買一個螢幕,我會買很多個。
威宇:你就想這一個頭盔就是很多個。
Sky:我就不會想要買,不會用那些東西,我就是文書處理。如果說看電影有很好的體驗,但這個其實在 VR 就做得到,問題是為什麼沒有做到?解析度、沒有 Content,還是要 Content。
威宇:Content 可能 Netflix 就可以滿足?
Sky:我就會好奇如果真的是虛擬螢幕好了,有很多東西要怎麼呈現、要怎麼延伸?假設是無限多螢幕的話,要怎麼延伸?我隨便舉個例子好了,我現在一次看 100 行,假設看 100 檔股票,螢幕上有 100 檔股票,現在無限延伸,請問你那個東西要怎麼做?
威宇:什麼叫作無限延伸?什麼意思?
Sky:假設你現在就是 100 個螢幕,所以它要幫你處理 100 個螢幕的資訊嗎?
威宇:這就是前端工程師。
Sky:不是,這不是前端工程師,因為電腦處理器是無法負擔的。
威宇:所以你在講的是處理器的東西嗎?
Sky:不是,假如我想要把它弄成很多螢幕,假設 9 個螢幕好了,是不是要處理比現在 9 倍多的螢幕資訊?是不是處理器反而變得比較重要?跟那台根本沒關係。
威宇:我可以理解。
Sky:那台只要負責處理螢幕的資訊。
威宇:因為我不太確定把它當螢幕用的時候,所謂的計算到底是誰在做的。
Sky:當然是你原本的在算,它又沒有主機的功能。
威宇:我就是不知道。
Sky:我覺得應該沒有,我自己猜的,反正這不重要,它出了我試試看就知道了,我的想法就是這麼簡單。
威宇:這個沒有試真的不知道,還是要跟 Jeff 說一下你沒有試就真的不知道。
Sky:試了就會知道了。
威宇:對,你要試了,我們才知道。
Sky:對,像 AirPods 聽了以後就覺得好像可以買,這個大家好像會很興奮。
下一個 AI 可能受惠領域 - CPO
威宇:下一個主題就跟 AI 比較有關係,又回到 AI 了,我覺得在未來的半年一年離不開這個東西了。我們之前有聊到,現在 AI 或者 AI 伺服器的瓶頸在於先進封裝,先進封裝卡了 NVIDIA。
有另外一個技術是我們這次想要介紹的,就是 CPO,這個技術相對於先進封裝,我今天出門前才看到那個新聞在報導,先進封裝概念股漲很多。我們想要跟大家介紹另外一個技術叫 CPO,它也是在 AI 裡面非常關鍵的技術,你要不要先解釋一下什麼是 CPO?
Sky:我們正確地說,CPO 跟 AI 其實沒有關係,它是光電共封裝,Co-Packaged Optics,反正你就把它想成把光纖跟晶片封裝在一起。過去光晶片會封裝的電信,它就是銅線跟銅在一起,現在覺得銅傳太慢了,我們決定用光纖,大概是這樣。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現在換一個名詞,現在叫 CPO 封裝。這個其實你已經有看過,我不知道你記不記得,其實 Intel 最早在這個領域深耕,我們在 2015 年就研究過這個東西。
威宇:就是矽光計劃。
Sky:叫 Silicon Photonics,這個東西很有趣,因為那個時候台股又是一波光通訊的大潮。
威宇:聯亞光電。
Sky:實際上可能大家在出的是光纖跟光纜,大家在講的議題或未來的發想,就是所謂的矽光計劃。反正重點跟現在還是一樣,以前信號是用銅線傳、用腳位封裝的這些,把電路用這些銅線傳,那你為什麼不用光纖?聽起來很合理,光纖比較快,所以是那時候想的。
威宇:我問一下,這個矽光計劃後來好像是不如預期?
Sky:不是,一定不如預期的。我記得以前跟前輩討論,他直接跟我講這個短期絕對不可能,因為那個時候、那個年代。現在大家都在講什麼 400G Switch,你知道那時候還沒有 100G,那時候是 25G。
威宇:那時候 Intel 其實提矽光計劃是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Sky:沒有,就是解決速度的問題。只是那時候它要替代的 Switch 是 100G,它覺得 100G 會用矽光,事實證明 800G。
威宇:到 400G 還不用。
Sky:400G 還跟你說不用,放旁邊,還沒有要用到。是用光纖沒錯,只是還沒有用到這個矽光計劃的技術、這個光電共同封裝的技術,看起來 800G 是有可能會用。
威宇:就是電子的速度真的已經不行了。
Sky:也不是說電子的速度不行,在耗能上、在傳輸效率上這樣是 OK,就是這個時候進入到這個等級了以後,突然要求已經符合了,這個需求突然來到了。這個需求來到的重點是什麼?其實這個地方才跟 AI 有關係,因為 AI 運算速度已經要求到我用銅線連太慢了。
我們在上次講 CoWoS 不是就有提到,當然你離越近傳輸越快,這是很明確的。你離越近又用光傳輸,會不會更快?會,其實重點就是快,大家現在想往快這個關鍵字,在找相關的公司。這時候 CPO 這個東西有人提到,NVIDIA 這些人或是博通這些相關廠商,開始提到我們這個光封裝看起來是有機會的。
這個在 CPO 第一代可能台灣比較常看到的公司,我會指 CPO 就是比較後面的這些廠商,2020 年以後大家提到的,可能就是博通相關的供應鏈,因為前面有在做的公司真的不多。這個是最近為什麼 CPO 又再度成為市場焦點,因為這是一個新的東西;第二,過往電信的晶片全部都是銅線。
威宇:我現在其實有點聽不太清楚,第一個它還不是現在使用的技術?
Sky:現在有使用,但是沒那麼普及。
威宇:用在哪裡?
Sky:用在 Switch 上面,或博通有第一代的光封裝,也有很多的公司有這樣光封裝的業務,但具體來說量大不大?它量不大,是未來可能會成為主流的技術,現在是很少人用,未來可能會非常多人用。
威宇:就是用在 800G 上?
Sky:目前大家推估是這樣。
威宇:因為 400G 還不是用這個技術?
Sky:400G 主流不是用這個技術。它裡面有個最大的改變,看它是不是 CPO,就看那個 Connector 是插在外面還是插在裡面。如果 Connector 是直接在板子上,可能高機率就是光封裝 CPO,高機率。這很有趣,因為像這種如果改變不多,你也沒什麼好看的;它一定就是改變很多,所以大家很興奮,它會把既有的供應鏈有一些新進入的機會。
因為過去都是封裝廠就是直接封好,我就幫忙把腳位插起來插一插,焊個錫球,對不對?你要放一個激光發射器,大家不會。
威宇:你說不會焊還是不會有那個發射器?
Sky:不是,不知道怎麼整合,沒做過,大家是不是要練習一下?所以這個中間就有人可以切,光會發射那一顆、要整合到那個板子上,這個東西就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動作。
這個動作裡面會有哪一些設備,也是一個未來的商機,這個東西的商機是來自於哪裡?就是來自於因為這些資料中心的廠商,我們現在要 Train AI Model、要越快越好,快就代表成本下降,我們就需要這樣的技術,所以開始導入,需求才慢慢大起來。
不是說過去這個技術沒有在使用,是有,只是很少,或是說你看不到。就像 400G 為什麼現在大家還在講?不是,是 400G 現在的量比較大了,不是以前大家不用,大家會用,但是可能對特定廠商的貢獻不明顯,所以大家覺得這個東西不是這麼重要。
威宇:所以以 CPO 來說,它目前還沒有到很重要,可是未來會很重要?
Sky:目前的推估是這樣。
威宇:在哪一個時間點開始,它變很重要?
Sky:因為其實台廠多數都是出博通或 Marvell,它們其實在法說會都有提到。比如博通的晶片Tomahawk,它就跟你講說還是會有矽光子、會有怎麼樣,規格我是覺得大家可以跳過,反正它們就是提出來說這個東西可能下一代會用更多。
這個你就可以理解了,它在 Switch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老大這樣講了,大家都沒問題。Intel 當然樂觀其成,Intel 表示「我已經發展很久了」,終於要用了。
威宇:它們會相連嗎?它們會有關係嗎?
Sky:會,Intel 這段發展滿久的,從我們講的聯亞那個時候上市,它唯一的客戶就是 Intel,它只有一個客戶就是 Intel。
威宇:我的意思是說今天如果博通這個起來了,Intel 會受惠嗎?
Sky:我想可能會,這個就是要研究的。因為過了這麼多年了,那個產業供應鏈資訊不知道會怎麼重新排列。
威宇:或者說你們有關係嗎?
Sky:我覺得有關係、就是有關係,因為這個技術就是從它這邊發展出來的,甚至有一個新創……。
威宇:比方說像 Switch 進到下一代的技術,跟 CPU 的關係是什麼?
Sky:CPU?
威宇:因為 Intel 就是。
Sky:你說反正 Server 就一定要有 CPU,這個合理。你說 Server 的 CPU 要支援什麼樣的技術,可以透過所謂的光的這些 CPO 的 Switch 達成嗎?比如說有人在提的是 Chip-to-Chip,這個比較技術了,反正大家理解就好了。
威宇:簡單來說,這個東西就是很複雜,有可能會、有可能不會,就是要研究這樣子。
Sky:對,應該說大家會用,但是你說會跟 Intel 有沒有關係?有連結,過往有在投資這一些光通訊的廠商,或是投資矽光晶片的製造、矽光子計劃的這些,它們一定會受惠,只是它受惠的程度,它會出什麼樣的形式?因為 Intel 從那時候到現在其實變化很大,因為它那時候是 IDM 廠,現在已經把它切出去了,我們不排除它會代工做這個。
我自己覺得有可能,因為它把代工切出去了,它把先進封裝也放在那邊。這個是先進封裝的一部分,未來先進封裝可能也會把這個東西整進去,它應該要放那裡。它現在開始接受其他人代工,你說它會不會幫人家代工做這個?我覺得滿有機會的,而且它發展很久,至少比其他人久。你說這樣子的機會有沒有?有,但你問我說是不是一定是這樣?我不知道,所以要研究。
威宇: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我們可能會來研究這個。
Sky:我覺得滿多東西可以研究的。
威宇:如果你已經很有研究的話,歡迎跟我們分享一下,歡迎來 Discord 跟我們分享一下。
我們來回答一下聽眾的提問,好薩瑪利亞人問,一直很好奇為什麼現在的 AI 應用都限於語言、文字、圖像,比較少實體 AI 的應用呢?有團隊在開發 AI 機器人嗎?這個賽道的領先者是誰?為什麼大家都想要開發難度高的自駕車,而不做安全性稍微低一點的倒垃圾、遛狗、哄小孩睡覺或煮飯機器人呢?總覺得有個機器人能夠幫人類做雜事,也能夠給人帶來生產力的大躍進。
其實之前我也有提過類似的東西,可是大家都說其實有,掃地機器人不就是嗎?掃地機器人就是。
Sky:理論上、在某一些程度上,掃地機器人跟自駕車是有相關的,它就是掃地上長什麼樣子。
威宇:判斷路線。
Sky:對,只是它撞到不會死人,自駕車撞到會死人,這個就造成了難度非常高。
威宇:沒錯,所以安全性低的其實也有人做。如果今天在講開發 AI 機器人,目前大家應該還是覺得上次我們講的波士頓動力,應該算是……。
Sky:或是 Tesla,還是鴻海?
威宇:Tesla……,我覺得以大家在想像的那種未來科技的機器人,如果在看科幻小說或什麼,想像未來很多機器人、機器狗在路上隨意走的話,如果我們想像的機器人是那個樣子,目前最先進的應該還是波士頓動力。至於你說像遛狗、哄小孩睡覺、煮飯機器人,我覺得其實目前都算是有,對不對?
Sky:你不會想買而已,因為它會比你請一個保姆還要貴很多。
威宇:應該已經有很多所謂的智能家電,其實就是 AI,我不知道電鍋有沒有,煮飯我不知道有沒有,可是很多的智能家電都是 AI。有一點點,好像有些只是單純連網也會講智能,有個 Sensor、Rule-Based。
Sky:我覺得目前還在很早期,這些東西你說遛狗好了,遛狗其實是高難度。你被牠遛不算,但如果真的要遛狗,這的確是高難度。首先你還要帶牠去遛,你還要知道牠要大小便,你還要幫牠擦,這就超難的。因為這個場景超多,不容易拆解路線,你住老公寓要下樓梯,首先機器人要先會下樓梯,還要會上樓梯、還要會認路,所以其實它要做很多很多事情。
威宇:沒錯,其實我在想的是如果我們今天要講真正的 AI,就是講到 Deep Learning 之類的事情,為什麼感覺起來大家做的難度都是很難的題目?簡單的題目比較不做?我覺得一個點是因為簡單題目用不到 AI。
Sky:對,因為成本的問題。
威宇:簡單來說,如果今天我們想要有一個很智能的除濕機,它能夠一直維持在適當的溫度,這會需要 AI 嗎?不用,配一個濕度計,每 30 秒確認一次現在除濕機的這個強度要多大,這樣就好了,不用用到 AI,很簡單的工作。
Sky:只是一個自動化程序就好了,不需要 AI 判斷。
威宇:沒錯,AI 是在做什麼?它在做的是這邊規則太多種了、這個情境太多太多了,我們再用一個 AI 或者超級強的演算法,來告訴我們在這麼多可能性當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像是說你問 ChatGPT 一句話,它可以回答你的話有無限多種,在這麼多種當中,它要給你什麼回答是讓你最滿意的?這其實就是一個很難很難的問題,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會需要 AI 這麼強的演算法。
可是如果是安全性或難度比較低一點的東西,很多時候其實不需要 AI。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我們大家在講 AI 的時候,你比較少看到這個東西是一個 AI 的大突破,讓我們完成了一個很簡單的事情,通常比較不會這個樣子;如果有的話,通常是行銷。
Sky:反正我現在什麼都加 AI 就對了。
威宇:對,比較是行銷居多。你說有很多機器人幫人類做雜事,其實我很同意,很多自動化的東西幫人類做雜事,可以帶來生產力的大躍進,目前其實也有滿多的相關的服務。舉例來說我應該滿久之前分享過,當我快到家的時候,我家的燈就會打開、開始放音樂;我要起床的時間,一樣就會打開放音樂;我出門,燈就自己關、音樂就自己關掉。
Sky:Smart Home 之前就在提了。
威宇:其實像這種時候它也是在幫我做一些雜事,或者像我現在的行事曆,我的行事曆其實都是 AI 幫我排的。我就是把所有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全部輸入進去,告訴它我每一個工作大概需要做多久、Deadline 大概是什麼時候,它就自己根據我的優先順序,幫我安排我的時程表。如果有人臨時 Book 一個會議,它就會再重新去安排我的時程表。
Sky:這樣好慘,真正的有錢人是沒什麼事情的,沒有。
威宇:我就沒錢,我就是個機器人,AI 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Sky:社畜。
威宇:完全的社畜。
Sky:社畜需要的機器人。
威宇:它要設定你的 Personal Time 跟 Work Time,有些任務是 Personal 的、有些東西是 Work 的,我的 Work Time 是到晚上 10 點。
Sky:社畜需要的。
威宇:真的就是社畜。
Sky:一個悠閒的人生,晚上沒事,晚上要回家睡覺、要去運動,好辛苦。
威宇:我已經好久沒運動了。
Sky:類似這樣子。
威宇:為什麼 AI 都在做難度很高的題目呢?原因就是因為難度很高的題目,我們才會用到 AI,這是我目前一個簡短的答案。
我們這集就先到這邊,喜歡的聽眾記得按下訂閱、分享給親朋好友、給我們五星好評。有任何的問題或者想要支持我們,都可以在 Apple Podcast 或者是 YouTube 留言給我們,我們每一個題目都會看。有業務合作的需求,請參考資訊欄的業務合作信箱。感謝大家收聽,我們下集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