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特輯】小鄭解析近期台美股科技大事 [財報狗 podcast S2E211]

本集節目由 NordVPN 贊助播出

NordVPN 為你的網路使用體驗大大加分,

現在只要到狗狗粉絲專屬連結 https://nordvpn.com/stdog 

或到 NordVPN 官網輸入專屬優惠瑪【stdog】

購買兩年方案享優惠,還加贈 4 個月以及額外好康唷,平均一個月大概就只是一杯咖啡的價錢而已。

另有 30 天試用期,可以隨時取消唷!

#NordVPN

我們錄製了一集台美科技股 Q&A 特輯,解答粉絲對於台積電與巴菲特、三星減產等重大事件,以及 GPU、AI 伺服器、FPGA 等產業動態提問。

你可以在以下平台訂閱收聽:



這邊是一些訪談精華片段

AI 伺服器記憶體 HBM、GDDR 需求增加,能幫助記憶體提前走出谷底嗎?

03:45 DRAM 的應用占 AI 伺服器整體產業約 2% 之內,雖然未來 10 年可望高速成長,但對短期需求幫助不大。

如何評估記憶體產業

08:05 最優先評估的指標為估值。投資人要領先他人預估不僅很難,且每次有效的指標也不同。

美股 GDDR 跟 HBM 相關概念股

10:09 三大廠商為:三星、海力士、美光,在美股的概念股就是美光。

11:38 HBM 的封裝技術與傳統不同,能受惠 HBM 的晶圓廠為台積電、三星,但營收占比仍低。

三星拖了這麼久才宣佈減產,要注意什麼風險?

14:41 人類總是在過於樂觀、過於悲觀之間來回,所以出現景氣循環現象,在可預見的未來這樣的循環仍舊會持續發生。

Intel 針對中國提供特別版晶片

16:05 Intel 針對中國提供為特別版 GPU,但 Intel 主要的 GPU 業務為主流消費性,對營運幫助不大。

Intel、AMD 雙平台大改款下半年能放量嗎?

17:52 沒有人能夠預測是否能放量,但大原則是需等到消費性市場如手機 PC 復甦後,才能看到商用市場有回溫力道。

美國科技大廠投入自製晶片,對半導體業者的影響

20:55 GPU 業者應該會明顯受惠,但參考過往伺服器市場,若十年後成長趨緩,泛通用運算晶片會和自研的白牌晶片互相競爭。

台積如果宣布調降資本支出,後續有什麼影響

24:54 設備的展望會受影響,但目前市場和設備業者已預期台積電將減少資本支出,所以站在股價角度,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巴菲特與台積電

28:03 巴菲特買蘋果應該是從消費品牌的角度,且蘋果就算沒有台積電,也有品牌優勢,以及其他解決供貨方法。而台積電比較是從製造業的角度評估。

31:40 如果現在大多投資在台股,可以分散資產配置。另外對於人生的角度,也可以從中去評估自己的未來規劃。

32:28 台積電是不是個投資機會,重點還是回到估值。

FPGA

37:11 IC 設計公司與 FPGA 為不同產業,沒有優劣勢可以比較,一來目前市場通用型 CPU 仍為主流,來目前高效運算晶片高成長的情況下,兩者應該都會快速成長。

40:54 目前最大的兩個 FPGA 公司為 AMD 跟 Intel,合計占比超過 8 成,為 AI 產業快速成長下的主要受惠業者。Lattice Semi 屬於比較利基市場,對於 AI 的著墨較少,雖然會受惠但幅度較小。

訂閱財報狗新聞: https://statementdog.substack.com/

Podcast 業務合作聯絡信箱: business@statementdog.com

財報狗社群

本集逐字稿

威宇:歡迎收聽財報狗 Podcast,我是主持人威宇,在我旁邊的是財報狗的站長小鄭。

小鄭:哈囉大家好。

威宇:因為我們聽眾的 QA 已經累積得有點多了,所以我們這次就把跟財報狗、美股、科技股還有半導體有關的 QA,一次拿出來問一下小鄭。

小鄭:好,我也只回答我覺得我可以回答的。

威宇:問題真的超多的。我們昨天有先問了一下,最近大家對於科技股或者是半導體有沒有什麼問題。我們有問 Discord 跟財報狗社團,不到一天的時間,回答不完這五六十題。我們今天整合一些比較多人問的問題,然後一起來問小鄭;當然也是要在小鄭的守備範圍裡面,有些人在問育兒什麼的,這個不在守備範圍。

小鄭:請打電話到育兒中心或者是月子中心詢問。

AI 伺服器記憶體 HBM、GDDR 需求增加,能幫助記憶體提前走出谷底嗎?

威宇:這個不在小鄭守備範圍,小鄭說他才要問吧?所以我們今天就回答比較容易回答的、比較有把握的。

第一個 Mike Hsu 問,他已知現在三星要減產記憶體了,這會有助於記憶體的供需平衡,可是現在市場對於記憶體的需求仍然是比較疲弱的。想要問小鄭對於 AI 伺服器所帶來的記憶體 HBM、或者是 GDDR 的需求增加,這部分對於美光未來營收的貢獻程度有什麼看法?它的量或規模有沒有可能可以幫助記憶體產業提前走出谷底?

小鄭:我覺得很多人問這個問題,因為我這邊看到有三四個人都在問像 AI 伺服器,在需求上面對記憶體需求提升的狀況,我這邊就一併回答好了。

站在我的角度,其實 AI 伺服器對於 DRAM 的貢獻幅度,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這麼大,我覺得它大概就是占整體 DRAM 的應用差不多 1% 到 2% 之間,1% 到 2% 的比重之間。當然我覺得它會是高成長,它會是一個可能在未來 10 年間,CAGR 一定達到雙位數的需求成長。可是如果說是短期,你是問短期有沒有機會在這一次的景氣循環,能夠幫助走出谷底?一定有幫助,只是幫助我覺得沒有很大。

這邊給大家參考幾個數字,這個 1% 到 2% 是怎麼來的?因為其實 AI 伺服器的年出貨量,是銷量、不是產值,我再說一次,大家分清楚,銷量不是產值,因為 AI 伺服器一台的單價是非常貴的,它的單價可能是一般伺服器單價的 10 倍以上。所以我今天講的不是產值,今天講的是出貨量,如果只看出貨量的話,其實 AI 伺服器的出貨量,只占整體伺服器的大概 1% 多的比重而已。

當然 AI 伺服器用的 DRAM 比一般的伺服器多,可是也才多個 3-4 倍,所以你看 1% 然後 3-4 倍,我們頂多就是算占整體產值差不多 3-4% 好了,可是這個又是 Server 用的 DRAM 的 3、4%,Server 的市場占 DRAM 的比重大概又只有 1/3 或 35%,所以這樣算一算,其實差不多就是占整個 DRAM 的用量的 1% 多而已。

更何況就是有提到說像 HBM 因為 AI 伺服器的關係,大家對於 HBM 看起來好像都很有興趣,好多人問。可是其實整個 AI 伺服器裡面用的 DRAM 不全部都是 HBM,HBM 主要是用在 GPU 上面,就是這種通用運算 GPU,伺服器用的運算 GPU 上面才會搭載 HBM。一般就是 CPU,或是整個就是伺服器用的 DRAM,還是傳統的可能是 DDR4,或是現在變成 DDR5,所以 HBM 占的比重又會再更低,我估計 HBM 占整體 DRAM 的用量應該是不到 1%。

所以這幾個東西能不能帶整個記憶體走出谷底,我覺得一定會有幫助,可是絕對不會是主要的。重點仍然是一些既有的,既有的大規模的一些應用,像手機用的 DRAM,然後還有半通用的伺服器用的 DRAM,它們的需求能夠回升才是關鍵。

如何評估記憶體產業

威宇:所以剛剛有大概講了一下,小鄭對於 AI 伺服器需求的看法。需求絕對沒問題,需求絕對很大,可是它對於 DRAM 的貢獻到底影響多少,包含它是怎麼計算的,剛剛大概都講了一下,這邊大概就回答了四五個人的問題。

其實接下來還有一個想法,你看起來在評估這個記憶體產業用了滿多方法,有人也會問,他想知道除了像經驗法則、存貨對標的歷史高低點以外,你還會看哪些指標?怎麼樣領先電話會議以評估需求回溫或遞延?我覺得也不一定是領先電話會議,可能是領先市場,你到底是怎麼去評估記憶體,然後要比市場來得快?

小鄭:我先講,我其實不太知道存貨對標歷史高點是什麼意思,所以這個我就不評論了。

威宇:我覺得他的意思可能是指現在 DRAM 的存貨不是說要去化庫存等等嗎?到底是去化到什麼時候?比方說現在的庫存相對於過去的歷史大概是超過平均,可能超過了 30%、超過 40%;在過去的經驗上面,超過 30% 可能要去化多久?可能有點像這個概念。

小鄭:我簡單分享一下好了。我先講站在我的角度,先不要講投資技巧,我覺得在一般投資上,把太多的重心純粹放在猜時間點會落在什麼時候,其實我覺得是非常不保險的事情。

所以我先講,站在我的角度,如果是我在投資記憶體產業好了,其實最重要的仍然是先看估值。一定是估值很便宜或是到一個歷史低點的角度,我覺得這才是重點;或是我覺得這可能就是一個領先指標,因為一定就是整個產業都很慘,然後大家都很不看好、非常爛的時候,才有可能估值到一個相對的歷史低點。

大家可以再回想一下,比如我們看了那麼久的記憶體,我們從 2021 年下半年,帶大家一起來看記憶體產業,一直看到現在應該也差不多兩年了。大家再回想一下,我們在去年 Q3 在聊記憶體的時候,那時候是不是所有的指標都很爛?那時候是不是所有的數據都很差?那時候是不是所有的市場看起來都不是很好?沒有什麼所謂的哪個指標是比較好的。那時候只有一個東西是真的,就是那些公司已經開始逐漸跌到就是相對歷史低點,大概差不多在去年 Q3 或 Q4。

所以如果說今天我一直要用這些指標,或是預估別人的預估、猜別人的預估,來想辦法去抓轉折點,說實話我覺得這個真的是很難的事情。而且很多東西可能在這次循環有用,在下個循環也不一定有用。所以我覺得第一個最重要的是真正有把握的就是估值。如果你相信這個產業不會消失,它不是一個夕陽產業一直在沒落,它會持續存在,站在循環的角度,它總有一天會循環回來。再來它的估值偏低,我覺得這是第一個重點。

在我的角度,其實那個時候沒什麼好說的,純粹就是站在歷史的角度,這些公司的 PB 估值都已經很低了,都已經接近到可能金融海嘯的水準,我覺得這就是最領先的東西。

美股 GDDR 跟 HBM 相關概念股

威宇:沒問題,下一位是廖閎在問,剛剛我們其實聊了很多東西會用到各種不同的零組件,或者各種不同的原料等等。其中有兩個其實是很常被提到的,就是 GDDR Graphic DDR,專門為了 Graphic 做的;另外一個是 HBM,高頻寬的記憶體,這可能是我們講的 HPC 或者 AI Server 很需要的兩個東西。

所以有人在問如果特別針對 GDDR 或者 HBM,我看好這兩個市場的成長,看好這兩邊的需求會非常多,有沒有什麼美股的概念股?再來是這個產品對於這些股票營收的占比大概是怎麼樣?

小鄭:美股沒有太多,美股就美光。因為不管是 HBM 或者是 GDDR,它們主要可能都還是用 DRAM,DRAM 主要就是三家業者:三星、海力士跟美光。只是三星跟海力士是韓國公司,當然它們在美國的 OTC 也是有可以投資的股票,如果你有投資 OTC 你也可以;如果不是投資 OTC 的話,當然就是美光,美光是最純的。如果是看記憶體顆粒的話,就是這三大廠,沒什麼好說的。

再來 GDDR 跟 HBM 其實主要是用在 GPU 上面,基本上除了顆粒之外,還有哪一些相關的概念股跟這有關,我馬上聯想到可能是封裝,封裝的話當然也沒什麼好講,美股的封裝大廠也只有 Anker,這個好像有一點關係。可是我先講, HBM 某些程度上跟傳統的封裝不太一樣,因為 HBM 跟主要的GPU、主 Chip 直接封裝在一起,所以基本上是走先進封裝。

因為先進封裝算是晶圓層級的,它不是把晶圓切成 Die 之後再去封裝,它是直接在晶圓上面開始進行封裝的,所以像這樣目前應該只有先進的晶圓廠做先進封裝,就像台積電。台積電的 CoWoS,或者是 Intel 的 3D 或 2.5D 封裝,當然三星也有,它們都有各自的名字,但我有點忘了。反正它們都有 2.5D 或 3D 封裝。

基本上最先進的 HBM 用的 3D 堆疊,不只是 3D 堆疊,還包含跟 GPU 或者是其它運算單元整合在一起的異質整合封裝,基本上是晶圓廠在做。你看我剛剛提到的這幾家公司,大概就是台積電、三星或者是 Intel 可以做到,只是 HBM 主要又是用在 GPU,GPU 目前的主要大廠是 AMD 然後還有 NVIDIA,但是 NVIDIA 最大、AMD 比較小,這兩家是不可能交給 Intel 去做封裝的。所以真正能夠享受到 GPU 上面搭載 HBM 的,主要應該就是台積電,然後其次是三星。

當然台積電是受惠最多,因為目前來看,最先進製程的相關晶片,基本上都掌握在台積電手上。我想如果站在封裝的角度,可能台積電也會是 HBM 封裝的受惠股。因為 GPU 也是它製造,HBM 也交給它來做封裝。台積電也算是在美國有一個 ADR,所以你可以這樣想,台積電也算是一個 HBM 概念股。

威宇:但是這些概念股的營收比例呢?

小鄭:就像我剛剛提的,如果先講顆粒,剛才是不是已經有講 HBM,其實就我的角度,算一算占整個 DRAM 的用量可能就是不到 1%,或是可能最多 1%,所以這些三大顆粒或是三大 DRAM 的主要晶圓廠的營收貢獻,我覺得就是這麼低,或是更低。

因為這幾個公司不是只有 DRAM,不管是三星、海力士、美光,它除了 DRAM 都還有 NAND 的市場,所以比重一定再更低。這是一個高成長只是目前的基數很小,同樣來說,對於台積電而言,比較偏向 GPU 的封裝,以 GPU 封裝而言,我覺得可能 NVIDIA 跟 NAND 加起來,應該也沒有超過台積電營收 10%。所以貢獻的比重應該也沒有到很大,當然未來可能是會有高成長的機會。

三星拖了這麼久才宣佈減產,要注意什麼風險?

威宇:沒問題。跟記憶體有關的最後一題,三星不是最近終於宣布要減產嗎?它也撐了很久才宣布減產,這部分的原因,除了我要宣布減產,才可以趕快想辦法改善供需失衡的狀況以外,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風險變大了,一季以前他們不覺得有這麼嚴重,一季後突然變得好嚴重,我不得不宣布減產,有這種可能嗎?

小鄭:這是一定的,因為每次都是這樣,不是有沒有可能,是每次都這樣。我可以再做個大膽預測,相信再過一段時間,當然我不知道多久,因為這個很難預測。只是我相信未來一定又會再發生一件事情,景氣終於回溫之後,廠商又都會講,我沒有想到需求會這麼強,然後又再來一遍;可能到一定的時間點它就說,因為需求太強我要擴產,擴產之後大家就會一直懷疑真的有那麼強嗎?它就會說就是這麼強,強到一定的程度之後,等到需求反轉,它就說我沒有想到需求會這麼差。

所以我覺得就是這樣子,每次都會這樣,也因為這樣才會有景氣循環。因為我們人容易過於樂觀或悲觀,所以我覺得這個不是有可能,是一定會,我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人腦還沒有被 AI 取代之前,如果是由人腦來做主要決策的話,一定都會再出現這種過於樂觀或過於悲觀的狀況。

Intel 針對中國提供特別版晶片

威宇:下一個問題是 PP 仔問說最近 Intel 有針對中國提供特別版的晶片,他們現在也開始有一些新的晶片計畫,所以他想問對於 Intel 未來的展望,你是怎麼看的呢?

小鄭:我覺得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因為它有特別提到,這個特別版是指 GPU,它的發言人有出來發言,它會針對中國提供特別版的 GPU,這是什麼?就是有點像之前 NVIDIA 它針對 A100 弄一個 A800,就是弄一個閹割版的 GPU。這個應該是因為美國之前的禁令,要求運算到達一定程度、就一定水準之後,你就不能出了。

所以 Intel 它這邊指的應該是 GPU。它沒有提到是 CPU,它提的是 GPU。站在 Intel 的角度,當然 Intel 的確是 GPU 大廠,可是說 Intel 作為 GPU 大廠不是指獨立顯示卡,而是內建顯示卡,就是你的筆電或者是電腦可能搭載的 CPU 本身包含的 GPU 部分,這是 Intel 出的主流消費性 GPU。

可是其實主流消費性 GPU 的效能,應該不能拿來給高運算用,所以 Intel 這邊指的比較像是 NVIDIA 那種獨立的顯卡,或者說針對高效運算的顯示卡。Intel 在這一塊市場本來市占率就不高,當然我覺得這會是它的機會,因為 Intel 的確也要開始琢磨這一塊,因為這一塊是高成長。只是說它目前在這裡面的市占率也不高,市占率不高再比對它目前自己比較主流的 CPU 業務,對它的營運占比當然也是不高。所以我覺得你說展望?有幫助,可是也不明顯就對了。

Intel、AMD 雙平台大改款下半年能放量嗎?

威宇:如果今天我們不是在講 GPU,我們是講整個 Intel,因為最近伺服器的雜音越來越重了,應該是今年,Intel 還有 AMD 的雙平台其實都有大改款,但是這個大改款目前還沒有放量,因為它們改款出來之後,經濟就不好了,大家都開始裁員等等。現在大家都說因為下半年景氣回溫,有機會放量,真的能夠放量嗎?

小鄭:這個沒有人知道,如果連這個都知道的話,那就太神了,所以大家只能預期。

我先講我的角度,我可能會關注兩件事。第一個,站在我的角度,伺服器本身算是一種資本財,所以理論上應該是會落後消費性的需求,所以只要消費性市場沒有起來,我認為伺服器整體需求的回溫速度就會減緩,這是一個。第一個我一定先看消費性市場,就像手機或 PC,或者其它各國,包括中國、美國的民間消費力道越來越強,一定是消費市場先復甦,才能看到像伺服器這種算是商用的市場,才能夠有比較強的回溫力道。

當然除了這個之外,我覺得還有另外一個層面可以觀察,除了需求端之外,另外一個是競爭的角度。因為 ChatGPT 似乎帶起所有伺服器平台或者是雲端平台的競爭壓力,突然有一種我好像不趕快追趕,就有可能會落後的風險,最近事態讓人有點這樣的感覺。所以 AI 伺服器的需求,或相關 AI晶片的需求,看起來的確開始有比較明顯的回溫,這個東西有沒有機會再將伺服器的需求帶回來,我覺得是有助益,因為競爭的考量。所以先不管景氣到底多強,為了要跟對手競爭,我還是要先加速領先投資,這也是一個點。

只是像我剛剛有提到,AI 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的需求量,目前比重大概是 1% 到 2%,所以這個地方的高成長,雖然的確對需求或是對下半年的需求回溫有貢獻,可是以短期而言,可能沒有大家想像中的有這麼強,一年就可以帶動整體的需求成長 3 到 4 成、4 到 5 成,應該是沒有到那麼強。所以站在我的角度,這兩個我會關注,這兩個是我覺得有機會讓需求回溫的關鍵,至於它們能夠多強,真的能夠在下半年發酵嗎?這個我覺得太難講了,我不確定。

你剛剛最後的問題提到 Intel 跟 AMD 的平台是否能夠放量,一定都是在需求回來的前提之下,業者採用新平台的意願,或者是絕對的量值才會上升。所以我覺得大家可以先關注消費性需求的回溫,可能會比較實際一點。

美國科技大廠投入自製晶片,對半導體業者的影響

威宇:下一題是 colormimi 的提問,他問過去幾年美國的科技大廠,例如像蘋果、亞馬遜、Google 和微軟,它們都是在投入自製晶片,這樣的趨勢對於未來半導體業者的版圖會有什麼影響呢?

小鄭:這個問題有點廣,我之所以把它放進來回答,是因為我覺得可以跟剛才 AI 的部分做綜合的討論。如果站在我的角度,以目前 AI 伺服器的需求開始起來,有哪一些業者是我預期現階段可能會有比較明顯的受惠?因為剛才有聊到,我覺得對於記憶體會受惠,可是目前比重、基數還是很低;站在我的角度,我覺得目前 GPU 業者會明顯受惠。

可是像這個問題提到的,蘋果、亞馬遜、Google 和微軟相繼投入自製晶片,這件事情目前已經開始一個現象,因為這些業者它們不會一直買 NVIDIA 的 GPU,來作為 AI 伺服器的 AI 運算晶片,它們其實也會自製晶片。像 Google 它就自己做 TPU,特斯拉也是自己做,亞馬遜好像也是自己做,它們也都自己做訓練的晶片。

所以站在我的角度,其實我覺得短期之內,在高成長的情況之下,應該會有點像百花齊放,或多點開花。我覺得未來在晶片這邊,也會有類似的情況。大家可以想像伺服器,伺服器其實除了品牌伺服器之外,也會有白牌伺服器,在這個高成長情況下,白牌伺服器也在成長,品牌伺服器也在成長,這沒什麼問題。

可是未來一旦成長趨緩的話,這兩個會變成競爭關係。可是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其實白牌的成長性一直都高於品牌伺服器的成長性,我覺得我可能會拿這個來類比,高效能運算晶片未來的狀況,接下來可能會有一個 10 年的成長時間,先抓 10 年好了,在這 10 年的成長空間中,我們會看到泛通用的運算晶片,也就是 GPU,它也會成長,然後這些自己投入自研晶片 ASIC 的業者,姑且把它叫白牌晶片好了,這種自研晶片、白牌晶片它們也會高成長。

也許在未來,可能在 10 年之後,如果 AI 晶片市場已經到達逐漸成熟或飽和點,接下來可能就要注意這兩者之間是不是會有互相競爭的關係。如果參考過去的伺服器的演變,到最後真正有能力、繼續在擴展資本支出的業者,主要是雲端的大型業者,這些雲端平台它們議價能力很強,而且它們也有能力做自主開發。

所以從過去我們看到,後來白牌伺服器的市占率或成長率,逐漸侵蝕了品牌伺服器。所以從未來來看的話,我覺得如果真的有一天 AI 晶片的需求也飽和了、趨緩了,如果過去的經驗可以參考的話,自研晶片可能會進一步的加速,去侵蝕通用的 GPU 市占,不過這個也是很久之後,我想在 10 年內不會看到,10 年內這是一個高速成長的產業,應該就是會百花齊放。

威宇:沒問題,所以 10 年內買 NVIDIA,10 年以後看誰最有錢就買誰。

小鄭:對,這很難講,搞不好 10 年之後,NVIDIA 又搞出一個新的東西,誰知道?

威宇:說不定它去做軟體了。

小鄭:它一直都在做軟體,比如說像 NVIDIA 它也是。它以前賣 GPU,可是現在它有提出一個概念叫做 DPU,DPU 可能又會是一個新的成長動能,或是新伺服器裡面的一個未來架構、一個主要的東西。所以這個很難講,只是我知道目前應該還是百花齊放的狀態就對了。

台積如果宣布調降資本支出,後續有什麼影響

威宇:接下來進到一連串的台積電主題, tamama 衝擊波問,台積電的營收不如預期,如果法說會宣布調降資本支出,後續會有哪些影響?

小鄭:這個網友看起來應該是跟我同年紀的人。

威宇:其實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這是什麼?

小鄭:你不知道對嗎?這個是有看軍曹的人,它叫什麼軍曹怎麼突然有點忘了。

威宇:什麼 Keroro。

小鄭:對 Keroro,Keroro 裡面也是叫 Tamama。所以你看現在……。

威宇:我不知道。

小鄭:你大概不知道,對,你不知道。所以我看這個 ID,看起來是跟我同年代的人。

威宇:所以你選這題是有因為親切感,是不是?

小鄭:對,我那時候注意到這個 Tamama 衝擊波。反正就是有一堆朋友都在問台積電,雖然我猜想可能是因為護國神山,大家很關心,這不只是自己投資的命運,也是台灣的命運,所以他才想問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是說,台積電營收如果不如預期的話,會有什麼樣影響?因為營收不如預期,如果調降資本支出的話,站在我們之前常常跟大家分享設備的角度,一定就是對設備不好,所以設備的展望應該就是會受影響。就我的角度,目前就是更上游的設備業者,或者是市場,我覺得對於台積電會減少資本支出,應該都有在預期了;我不覺得台積電如果今天宣布資本支出下降會是出乎預期。

站在我的角度,我覺得這已經隱含了,或是說之前一段時間設備業的一些估值下調,可能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有一段時間是比較疲軟的,或是更早之前,我覺得都已經隱含了這些下游的主要晶圓廠大客戶,都會調降資本支出、會受影響。所以我自己覺得,如果要我現在直接講,我覺得就算調降資本支出,對於上游的設備業來說,可能站在股價的角度,也許不會有太大的衝擊;當然要看說它調降資本支出是調降多少。

我覺得現在唯一可能出意外的是,調降資本支出超乎預期,要調降 30%,那就真的很猛。我相信大家一般是認為,可能中高個位數或者低雙位數,這還是可以接受,不過低雙位數可能會有點影響,可是也不會像大家想像中,哇怎麼會這樣子,應該不到恐慌。

可是如果它今天說我調降 30%,這個衝擊很大。所以我覺得如果真的要關注、觀察它到底宣布支出的幅度會到多大。然後一定會有人問說 2024 年後續的規劃,我想如果按照台積電的說法,通常一定會說,未來我們還是會繼續很好的投資。

威宇:一個 U-Turn。

小鄭:對,它說 U-Turn,就是這樣。先講實質業績影響,當然是對上游不好,可是你說對股價影響,我自己的猜測,我覺得已經包含在市場先前的預期裡面,所以也許不會有那麼大的衝擊。

威宇:因為其實這個問題是假設,假設法說會宣布調降資本支出,你覺得市場已經覺得它會宣布調降了。

小鄭:對啊。

巴菲特與台積電

威宇:好,沒問題。接下來就是一連串巴菲特和台積電,真的是一連串。PP 仔問,巴菲特放棄台積電去買蘋果,這邏輯是什麼?

小鄭:其實我不太知道為什麼要把台積電跟蘋果兜在一起。

威宇:他可能是覺得蘋果很靠台積電,對不對?你今天覺得台積電有風險,你去買蘋果,蘋果也靠台積電,可能有點像這樣的感覺。

小鄭:但我不是巴菲特,市場上面應該有比我更強的所謂的巴菲特專家。我只能說就我的角度,我覺得巴菲特買蘋果跟買台積電的投資意圖跟想法應該是不太一樣的。雖然它們是上下游關係,可是我覺得巴菲特買台積電跟買蘋果的,我覺得理由應該是很不一樣。

巴菲特當初看上蘋果,我記得他有提到一個點,他對於技術科技的確不是那麼懂,可是他覺得對消費還有品牌這件事情,他是很懂的。因為參考他過去投資可口可樂的經驗,他對於消費性的或是品牌的這種,什麼叫作好的品牌、品牌議價,或者是怎樣品牌是有護城河的,他覺得他有很深入的觀點。

所以以我的角度來看,他看待蘋果是從這種意義上出發,他認為蘋果站在消費性市場,還有它對用戶呈現出來的品牌強度,符合他認為這家公司是有競爭力、有護城河的,或是說是他喜歡的投資標的。所以我認為巴菲特買蘋果,應該不是看中蘋果的技術科技能力有多強,我覺得更多是看中不管它做了什麼,總之它後來無論是品牌或是在消費市場中對市場的黏性,已經到達他很喜歡的狀況。

可是我認為巴菲特買台積電不是這個邏輯,巴菲特買台積電應該是以製造業的角度來看。巴菲特之前也投資過很多高資本支出或重資產的製造業,像是他之前有買鐵路公司,所以我覺得他比較偏向那一個面向,他是以製造業的角度去評估台積電的優勢;所以站在我的角度,這是不一樣的東西。

所以我覺得,他不是覺得在消費性市場品牌中,蘋果比台積電更好,所以他放棄台積電,去買一個更好的標的。他應該是分成蘋果是他在消費性市場或是消費性品牌的配置,然後他覺得蘋果很好。至於說台積電,站在他的角度、站在製造業的角度考慮,他有不一樣的想法,他把它放棄,我覺得比較像是這樣。至於你最後問蘋果沒有台積電就不行了嗎?我覺得好像也不會。

威宇:再用回三星這樣。

小鄭:我覺得果粉不一定會因為蘋果不用台積電就不用蘋果。

威宇:之前不是有一款 iPhone 12 有台積電跟三星嗎?大家不是都說我要台積電的,我不要三星的。

小鄭:我講一個,當然我覺得這個還有點遠。假如今天真的沒有台積電,然後三星覺得很難掌控,如果今天蘋果下給 Intel 呢?Intel 也想要做代工,Intel 也說我們製程五年之內要追上台積電。如果有一天 Intel 真的有願意提供它的最先進製程給蘋果,使用者會因為是 Intel Inside、不是台積電 Inside,因此說我不要買蘋果嗎?我不知道欸,就我這種淺果粉的角度,我覺得只要它用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我覺得我應該不會。

之前大家 Concern 三星,是因為三星用起來好像真的有一些滿大的問題,只要做到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我想果粉的名言不是 I don't care 嗎?

威宇:接續著巴菲特賣掉台積電的議題,因為他最近有說他是在擔心地緣政治的風險,站在台灣人或者是大部分資產配置都投資在台股的人,有沒有什麼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東西呢?

小鄭:當然,簡單說就是趕快分散,這不是廢話嗎?就是雞蛋放在同個籃子摔壞怎麼辦?當然就是趕快分散。所以你現在要思考的是,現在你有沒有能力分散。

如果你的資產很小的話,我覺得分散也沒什麼太大意義,如果你的資產真的到一定的幅度了,我覺得當然是做適當的分散;甚至不只是投資的適當分散,像剛剛他提到的台海危機,如果從台海危機這種角度,可能對於未來人生的配置,對於生命的出路,可能也要去做分散。我覺得好像就是這樣,沒什麼好說的。

威宇:波克夏賣了台積電,再加上高盛說台積電的產能利用率下修,這樣子會是一個投資的機會嗎?

小鄭:其實我覺得重點會回到估值。我們常常在說什麼我覺得市場預期是這樣,我覺得市場預期不是那樣,到最後來看,其實很多時候精準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高。

大家猜來猜去重點還是回到估值,重點還是回到說,你到底覺得它現在估值便不便宜。如果你覺得它的估值便宜,我會跟你說,台積電它是一個有優勢的公司,它雖然有台海的風險,可是站在現在的角度,它就是一個有優勢的公司。如果你能夠承受台海的風險,你也覺得它現在的估值是可以接受的,我覺得它當然是個不錯的標的,剩下就是你自己去衡量。

因為我看這邊一堆觀眾都在說台海風險或地緣政治怎麼評估,這個很難評估,這個沒有人會評估。中國評估說它終有一天會勝出,美國評估是說它終有一天會勝出,那到底誰對?沒有人知道,誰知道。所以這就是大家自己去考量自己的接受點。估值的話,我覺得這也是很主觀的。大家可以自己再去思考,台積電現在的估值是 500 多元,你覺得這估值你能不能接受。

FPGA

威宇:講完台積電,下一個主題是 FPGA。因為我們之前在節目上比較少提 FPGA,所以小鄭要不要先來講一下什麼是 FPGA?

小鄭:其實我看到這題目有點驚訝,我有點好奇為什麼突然有人在問,而且還不只一個人,我想說是最近有發生什麼事情嗎?還是說最近學院或是那邊哪裡有什麼?

威宇:我也不知道。

小鄭:不知道是不是,有點莫名其妙。反正 FPGA 是一種晶片,它的名字超長的,不管是英文還是中文名字都超長的。我簡單講一下,總之它是一種特殊晶片,如果我們用兩個維度來看,一個是效能,一個是可以高度程式化或客製化。

第一種極端就是通用晶片,通用晶片有點像是 CPU,CPU 是一種通用運算晶片,GPU 也是一種通用運算晶片,如果你今天是泛運算的需求,你都可以用 CPU,或是 GPU。大概現在泛所有的 AI 模型,你如果要做運算,你都可以用 GPU,這是通用。

另外一種就叫作非通用,就是特殊目的特製的 IC,這個就是一般所謂的 ASIC,它是為了一個特定的目的的,像是為了 Google 的 TensorFlow,或者說 Google 的什麼,為了它們自己的 Server 特別去做特定優化的,像是 Google 目前的目的是要取得功耗跟運算的平衡,或是其他目的,我不知道,反正它就是一個很特製化的。

像這種特製的晶片,最大好處當然是因為它最符合目的,它不是通用的,它專門符合特定需求,所以它最滿足你的需求。所以基本上,它在你瞄準的需求裡面效能會最好,因為它的晶片裡面,沒有為了要包含其它功能而多放的功能在裡面,所以可能它的功耗或晶片的大小會比較小。

通用當然是相反,通用的缺點,雖然每一個人都可以拿來用,可是因為是通用,就要包山包海,所以這個晶片可能很大。為什麼晶片要那麼大,就是因為要包含很多邏輯,或是晶片的環節是要應付各種潛在不同需求的人使用,所以可能晶片比較大,功耗就會比較高,或者說運算的效能可能因此被受限,所以這就是這兩個維度、這兩種晶片的不同。

如果我們從通用性跟效能來看的話,理論上 ASIC 是通用性最小,可是效能或效益是最強。通用性的晶片就站在另外一個極端,它通用性最好,可是可能站在特定的用途上面,它的 Performance 可能是比較差的。FGPA 就是在中間,剛好就在兩者的中間,它就在這兩者的中間。

當每一個運算系統的搭建者要去構建這個系統的話,等於有三個選擇,有通用性很高的晶片,你可以考量,或是你去特製一個 ASIC 晶片,你還有第三種選擇,就是這兩者中間,在通用性或者 Performance 這兩者中間的產品。你有三種選擇,你自己去思考哪一個是最適合目前需求的晶片,所以 FPGA 大概就是這樣,大家可以想像它就是在這三種晶片裡面的其中一種,然後給予這些伺服器或運算系統的人在選擇晶片時,他有多一種選擇。

威宇:講完 FPGA 是什麼以後,接下來就要來開始來回答一下聽眾的問題。Perry 想請問小鄭,對於 FPGA 產業報告的看法?專業 IC 設計公司在這上面有什麼優、劣勢?其實我不太確定他在講哪一份報告。

小鄭:FPGA 報告是什麼?是我們內部有流傳一個報告嗎?是嗎?我沒看過這個報告。

威宇:我不是很確定,老實說我看一下我再跟你講。

小鄭:我就是因為在想說,是不是最近我們公司內部研究員或什麼有流傳一份報告,所以突然很多人對 FPGA 很好奇。

威宇:我這邊看 PressPlay 是沒有,不太確定是哪一份報告。不過你還是可以講一下,因為我猜一定就是很好,不然就不會有人在意。

小鄭:OK。

威宇:所以可能有一份報告說, FPGA 接下來表現會不錯,他想知道專業 IC 設計公司在這上面有什麼優劣勢。

小鄭:我先說,我不太知道專業 IC 設計公司的意思。理論上,傳統的、比如說像聯發科或這些公司,或所謂的 IC 設計,其實跟 FPGA 的開發是不一樣的東西。我們現在一般的這種,像是聯發科或其他公司,它們在做的晶片,也就是 IC Design 的流程,跟 FPGA 的開發流程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你問我它們有什麼優劣勢,我不太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或是我覺得沒什麼,因為它們有點像是不同的東西,不同產業的東西就對了。所以站在我的角度,好像沒什麼優、劣勢。或者他的意思是,這些走 ASIC 的 IC 設計公司,相對於下游公司,如果今天下游它產生 FPGA 了,這兩者差異在哪?會不會因為 FPGA 未來很有潛力,逐漸就讓大家不用 ASIC 或是不用通用晶片?我覺得不會。

因為這是三種選擇,市場上大家可以自己去選擇。只是如果你要問的是現在,其實目前仍然是通用類型的晶片。如果是一般的運算需求,當然通用型的 CPU 是主流。你看現在可能除了蘋果的 CPU,可是蘋果的 CPU 也是奠基於 On-Base 的 Chip,所以基本上還是以通用為主。

其實 FPGA 或是 ASIC 都算比較小眾的,這一定有些特殊的理由,它覺得用通用不太適合。所以站在我的角度,或是如果回答優劣勢的話,回到我們剛才前面有人在提的自製,為什麼大家最近會開始提到 FPGA,我猜原因是如果站在 AI 伺服器算力用的晶片的角度,FPGA 是其中一個受惠的產業。以算力來說的話,所有的 GPU,除了高效能運算的 GPU 會受惠之外,還有剛剛有提到的自製晶片,自製晶片其實就是 ASIC。ASIC 會受惠之外,還有一種就是 FPGA 也會受惠。一樣在未來的十多年可能出現高成長情況下,都是會百花齊放。

如果今天你要問,如果有一天它飽和了,這三者裡面誰會是最好的選擇?就我的角度,我覺得因為現在通用類型的 GPU 是主流,它如果真的有一天到飽和點的話,它可能就會像現在品牌伺服器一樣,市占率會慢慢被其他兩個給侵蝕掉。至於說會被 FPGA 侵蝕還是被 ASIC 侵蝕?說實話這我沒有認真想過。我個人認為 ASIC 應該還是會比 FPGA 再主流一點,這是我目前的感覺,可是我沒有很確定就對了。

威宇:我找到了,其實我們是有發一篇報告的,就在 1 月的時候。

小鄭:原來如此。我剛看到他有提到 AI。1 月的時候沒人講。現在有人講,就是因為 AI 起來,大家開始很興奮了。

威宇:對,其實在這份報告裡面有提到,FPGA 的設計技術其實被壟斷在兩大廠,主要就是 AMD 跟 Intel 這兩大廠裡面。其次就是 Lattice 萊迪思半導體。所以其實底下也會有其它人問,你對於 Lattice
Semiconductor 這間公司有沒有什麼看法?

小鄭:我沒有認真研究,不過就我初步的理解,如果是指這種高運算的 FPGA,最強的應該就是 Xilinx 跟 Intel 併購的那個,反正現在它們兩個都不是獨立公司,其實現在就是 AMD 跟 Intel。因為最大的兩個 FPGA 公司,後來剛好一個被 AMD 併掉,另外一個被 Intel 併掉,所以某程度上其實就是掌握在這兩大強權手上。

所以基本上我認為,如果你今天看中的是這種 AI 高運算的需求,我其實覺得就 FPGA 而言,受惠最多的應該還是這兩家公司。只是說這兩家公司的主要業務也不是 FPGA,它們有一個比 FPGA 更大的業務。所以 FPGA 的成長對它們的整體營運貢獻可能被其它平均掉。

可是不管怎麼樣,還是對這兩家公司有幫助。或者我們可以去理解,為什麼這兩家公司會想要併 FPGA 的兩大龍頭,它們主要就是在未來有一天,我想它們應該預見了,它們是真的看到未來會有這樣子一個高運算的需求,而這個高運算的需求,它除了需要傳統的通用型晶片,也會需要 FPGA,所以它就一次把它掌握進來,不管有哪一個我都會受惠,這就是最棒了。

像 Lattice 的話,就我的角度,它的強項是比較在低功率。它在這種小面積低功率的 FPGA 上,它有算是抓到一個市場定位。不能說它有優勢,但它在這個市場走出一個定位,雖然其它人在高運算很強,我就劍走偏鋒,我在一個比較利基的市場裡面,去找到我的定位。

威宇:其實它做的比較是車用跟工業用的。

小鄭:對。其實這些業者,就是剛剛說的那幾個龍頭,它們也不是專做高運算。因為你看,說實話,我記得兩大龍頭加起來市占率好像就超過八成,可能八成還九成,反正兩大 AMD 跟 Intel 的 FPGA 市占率就已經超過八成。

威宇:以這篇報告來說,AMD 大概占 54%,Intel 占 32%,所以加起來已經占 86%了。

小鄭:所以其實它們在工業或車用也是很強,可是為什麼 Lattice 還可以在這市場上面有一塊地?我們之前有聊過,這種工業或是車用它可能比較偏向少量多樣,像少量多樣這種市場自然就比較容易有百花齊放,或者容許比較多的競爭對手,它不是靠規模,然後它的需求很多樣,我有客製化的需求,我有不一樣的需求,我有不一樣的想法,我要採用不同需求的晶片,這可能就是 Lattice 為什麼會受惠。

但 Lattice 難道不會用到 AI 嗎?也是有,在它的營運裡面,它在高運算或是通訊的部分也是有一定的比重。只是就我的角度來看,如果今天你是很看重 AI 的成長,從這方面去討論 Lattice 會不會受惠?會,可是我覺得也許幅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因為以市場主要下游的需求,我想第一選擇應該還是考慮 AMD 跟 Intel,因為這兩個無論在技術資金各方面都是最強的,它們本來就現在的主流。

至於 Lattice 的話,我覺得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會更看重的是它在工業和車用這邊的機會。因為車用其實也是一個高成長的市場,所以我覺得 Lattice 可能在車用這塊市場裡面,可以走出它的優勢,這是我初步的想法。

威宇:沒問題。最後一個主題就是財報狗,因為也有滿多人在問財報狗的問題,有一個人問說市面上其實有很多股票或者財經的資訊平台,財報狗認為自己公司的護城河是什麼?

小鄭:這個我覺得可以跟另外一位朋友的問題一起回答。因為有另外一位朋友問,財報狗為什麼會想實行我們目前的使命,也就是收集全球資訊形成洞見,協助投資人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我就一併回答,我覺得這兩個問題有一點關係。

其實我覺得我常常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有時候一些外部投資人會問,財報狗對於自己競爭力的想法,或者有時候我在面試一些潛在的夥伴時,這些夥伴也會想要問我的觀點,像是我認為公司的優勢是什麼。其實我當然可以講很多很冠冕堂皇的優勢,可是其實站在我的角度,我覺得真正的護城河,或是財報狗為什麼到現在還在經營,最重要的其實是因為我們是一群熱愛投資的人,我們有一個自己很明確的投資需求。

我覺得做財報狗最棒的一件事情是它可以滿足我的需求,所以某種程度上,我覺得財報狗的優勢不是外顯優勢,而是組織優勢。我覺得組織優勢最強的地方,是我們做的產品是自己內部人會用或愛用的東西,我覺得這是很強的驅力,我們能夠在其它人覺得這個東西沒什麼機會、沒什麼潛力,或是不太知道它在幹嘛的前提下,我們就願意投入,純粹是因為我們自己有我們的需求,我們可以支撐住關於這些需求的想法,推進我們產品的開發。

所以回過頭來,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在我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我覺得我做的東西除了對我有益之外,貢獻出來和其它人分享之後,它也不會影響我的利益。所以某程度上,這就是我們做財報狗的重要想法,我們想要做一個能夠滿足我們自己需求的產品,然後我們做了這個產品,分享給我們的大眾和用戶,這些跟我們有一樣理念和想法的人也能夠因此受惠,而且我們的權益也不受到影響。我覺得這就是做財報狗的理由,這也是財報狗之所以到現在還能夠持續經營跟持續維持的原因。

講實際的,就是因為滿足了我的需求,所以我投資賺錢了,所以我可以繼續在這邊。如果滿足我的需求,但是我虧錢了,我現在應該就回去當工程師了,我不會在這個地方。所以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正向循環,我做我自己喜歡的投資產品,它對我的投資有幫助,我賺錢了我就有更多的心力、有更多的資源繼續投入在這家公司,這家公司也能打造出更好的產品,然後靠著產品,它又回頭滿足我的投資,我最後賺更多錢,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然後我也把這個想法 Share 出來,分享給跟我同樣理念的用戶。我想喜歡我們產品的用戶,某程度上跟我們有一定相同的理念,就像你說市面上有那麼多選擇,幹嘛要選擇我們?一定代表我們的產品,或是我們針對自己內部需求而打造出來的產品。某些程度上符合你的需求和理念的,我覺得我就好好滿足這群人就夠了。

威宇:其實我覺得這個的確是一個優勢,但也是劣勢。

小鄭:當然。

威宇:當我在想我們的競爭優勢是什麼時,直接想到的絕對是市面上很多的股市財經資訊平台;可是如果論投資能力,我們絕對是最強的,這點我應該滿有把握的。

小鄭:真的嗎?你這是貶低他人的一種。

威宇:因為我們這邊的專業投資人絕對比較強,然後絕對比較多。因為我覺得一般的資訊平台不會養人,然後它的本業其實是做投資、是做自己投資。但是我們公司裡面有很多人雖然是財報狗的一份子,但是他不拿財報狗的薪水,他主要的賺錢管道其實是他自己的投資;以這個比例來說,我們公司絕對是最高的,所以我覺得我們公司的投資能力絕對是比較高的。

從這件事情出發,我覺得我們比較能夠做出投資人,或者是說能夠賺錢的投資人真正需要的產品。所以如果真的去回顧財報狗過去十幾年的歷史,很多東西我覺得我們其實都是第一個做的,包含把長時間的數據畫成圖,以前可能是表,現在把它視覺化,或者像我們最近在做一些題材概念股的功能,而且非常大量,不是說只分十幾二十幾類而已,而是盡可能地分類,我現在已經分了有了幾千類。

像這種需求以及我們未來想要做的一些功能,其實都是站在比較專業的投資人的角度,考量他在研究的流程中可能會需要的功能。這個是我們的優勢,我們會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功能,然後因為我們自己真的對投資有深入的研究,所以我們去做了這樣的產品,

可是帶來的劣勢是什麼?帶來的劣勢是我沒有辦法做出一個東西,告訴你用了這個我就幫你賺大錢,這個超強指標你看了就賺錢,因為那是不存在的東西,可是它比較容易上手。所以相對來說,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在使用上面,就會需要比較多的教學,或者是在設計上面會需很多的考量,像是要怎麼樣幫助其它人更容易了解這個功能,該怎麼用,或者是怎麼樣容易上手、容易發掘價值。其實這就是我們在做這些功能所要面對的挑戰。

小鄭:同意。

威宇:這邊也來工商一下,因為我發現我好像都沒有在 Podcast 裡面講這件事情。不過如果想要加入我們的話,財報狗學院的暑期投資研究員實習生,現在有開放報名,報名時間到 20 幾號截止,所以這集上線以後,大家還有一個多禮拜的時間準備。不管是到財報狗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或者是到 Instagram,上面都有詳細的報名相關資訊,你要提供什麼樣的東西。

如果想知道我們到底看重什麼,我們之前其實有好幾集 Podcast 有提到,我們面試到底在問什麼,我問的題目是什麼,甚至我希望你的回答是什麼,其實之前 Podcast 都有提過。如果是在職的人士,你已經是社會人士了,我們也有一個產業顧問的合作機會,資訊一樣都有放在我們的 Facebook 還有 Instagram,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去看。

產業顧問的報名截止時間比較晚一點點,實習生好像就是 4 月 20 幾日截止,產業顧問好像是 4 月底還是 5 月初,大家就是再去看就知道了。以上大概就是這集的節目,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的問題,我們回答的問題好像不到一半,大概 30% 到 40%,其實還有非常非常多的問題。

小鄭:其實很多人都在問一些你覺得這個個股怎麼樣,你覺得 AMD 跟 Microsoft 的展望,你覺得 NVIDIA 或 Tesla 的展望。這個我就不回答,因為我怎麼知道展望會如何。

威宇:OK,可是有一個主題算是我們之前有答應要講,但後來沒有講,就是碳化矽。

小鄭:碳化矽不是講過了?

威宇:因為後來不是有一些新的 Update 嗎?包含說 Tesla 它們說要怎麼樣,或者現在有人說,感覺起來 Wolfspeed 是不是雷雷的?

小鄭:我簡單講一下,也不是雷雷的,我覺得這個是做上游晶圓,它們是晶圓廠,所以我覺得做晶圓原料廠都會有這個風險,也不是只有 Wolfspeed,像以前全新或其它公司,它們都有這樣的狀況。

因為我覺得這都是屬於新材料在發展會碰到的狀況,像現在是第三代的問題,當初第二代在發展的時候其實都有類似的問題。現在能夠看到的是,像全新或是一些相關的公司,藉著砷化鎵的這個晶圓龍頭,第二名好像是全新,我忘記第一名是誰了,反正也是一家美股的大公司,它們能夠到達現在的程度,也是經過好久好久的產業進步、良率提升,才能夠到現在這樣子。所以 Wolfspeed 現在這樣是正常的,這沒什麼好意外的。

威宇:沒問題。反正我們還有很多的問題,之後有機會的話再錄一集,或者我就想辦法穿插在每一集裡面,回答一些問題,把它慢慢地消化完。我們今天就先到這邊,下集再見,拜拜~

作者:財報狗

財報狗為專注於投資資訊平台與社群,提供您上市櫃公司投資數據、選股、教學與討論,幫助您自行作更好的投資決策

財報狗網站:
statementdog.com
臉書粉絲團:
www.facebook.com/statementdog

Hi,歡迎使用財報狗查詢股票資訊

如果您還不熟悉財報狗,請參考財報狗新手上路。使用過程遇到任何問題,可以查詢幫助中心

如果對網站功能或投資方法還有問題,歡迎到這裡詢問,我們會盡量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