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聊投資】家族辦公室投資長聊投資上集,金融騙局八卦談(FTX, 惡血, 如興…) [財報狗 podcast S2E177]

本集節目邀請在家族辦公室擔任投資長的史丹利 aka 商業八卦王,聊聊近期的海內外知名金融騙局及背後的八卦,例如 FTX、惡血(Theranos)、如興等等。帶我們從這些騙局中找出相似的行為模式,降低投資人陷入金融詐騙圈套的風險。

你可以在以下平台訂閱收聽:



這邊是一些訪談精華片段

投資績效表現應看調整風險後的報酬

04:28 一些著名投資人的績效表現,常常是受到媒體包裝過的產物,例如 ARK 的 Cathie Wood 在疫情期間的良好績效,如果透過其調整風險後的表現,就可以得知她的良好績效一部份是來自於高槓桿的成果,而非選股能力展現。

FTX 騙局:報酬過高的保證收益

21:07 除了因挪用存戶資金去購買私有財產受到詬病,其「報酬過高的保證收益」就是有問題的地方,再加上身為交易所兼造市商又發行 FTT 貨幣並參與市場交易,造成死亡螺旋的情況,當加密寒冬來臨其帳上資產就變得不值錢。

台灣如興騙局:專業投資人也會上當

29:44 近期黃國昌上館長直播節目爆料的老牌紡織廠如興騙局,其負責人陳仕修是
人言善道的 財務顧問出身,以傳統紡織業整合為故事吸引國發基金等專業投資人投資,併購同為牛仔褲大廠的中國玖地公司、中和羊毛等多間企業,後續卻爆出掏空等弊案,導致以負責人逃亡、股票下市坐收。

惡血(Theranos):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39:37 惡血(Theranos)以一滴血可以驗百病為題材,吸引大批世界上權勢與財富頂峰的專業投資人投資,如果能夠持續吸引資金,或許有一天謊言會成真,現在矽谷還是很相信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馬多夫龐氏騙局:能否演下去端看時機和資金調度能力

50:07 曾為那斯達克主席的馬多夫(Madoff),便以保證年化收益 12% 為題材吸引大量資金,甚至整個騙局持續長達 20 年,在 2008 年金融海嘯時,才終於因為資金調度問題而遭到戳破。

投資人降低踏入金融騙局風險的撇步

1:0:44 回顧過往多起騙局,其中甚至有許多世界名人受到詐騙,例如 WeWork 中的孫正義,故在判斷投資機會時,投資者的領頭人的專業與能力並不一定是保證投資案正當性的基準,因此建議遠離自己並不熟悉或看不懂的投資。

1:09:33 投資時可以用期望值做考量,在選擇標的時需要同時參考預估收益與實現的成功率,換算出期望值,藉以判斷這次投資的期望值是否值得自身去承受風險,且自己能夠承受投入多少部位去做投注。

訂閱財報狗新聞: https://statementdog.substack.com/

財報狗 Podcast Q&A 問題投稿: https://forms.gle/5ocsWrpFy6cJbmc37

Podcast 業務合作聯絡信箱: business@statementdog.com

財報狗社群

本集逐字稿

威宇:歡迎收聽財報狗 Podcast,我是主持人威宇。今天是達人聊投資的單元,在我旁邊的是財報狗的投資總監 Sky。

Sky哈囉大家好。

威宇:在這個單元裡我們會邀請在投資機構工作的投資人,跟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投資的大小事還有八卦。八卦是今天的主題。

Sky耶太棒了!

威宇:今天來賓是曾任職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也在上市櫃公司做過財務,現在在家族辦公室擔任投資長的 Stanley。

Stanley哈囉大家好,我是 Stanley。

威宇:Stanley 是我們每一次財報狗學院實習生內訓,我一定會邀請的一個嘉賓。因為他就是非常擅長各種金融界的八卦、陰暗面,或者是大家最愛聽的這種陰謀論,真的是陰謀論之王。大家現在在新聞上面看到的,不管好的消息、壞的消息,他都可以講背後其實有什麼事情,就是水很深。

他也有經營一個粉絲專頁「史丹利的認真談」,曾經有一度比較認真更新,但我剛剛看上一次更新已經是半年前了。

Sky現在已經是不認真了,不知道上次認真是什麼時候。

威宇:因為 Stanley 的經驗非常豐富,而且真的有趣的八卦太多,我們會分成上下兩集。我們上集就真的來講各種的金融騙局,然後一些投資的八卦、金融圈的八卦。我們下集會比較開始在投資,就是真的比較有用,這個其實八卦沒什麼用,下一集就是比較有用的,可能在 ETF 的配置上面、總經的一些看法。

我們現在就先來聊一聊各種投資圈,是騙局嗎?就是聊一聊騙局的一些東西,然後也讓大家學一點東西,就是至少少被騙。你投資自己賭漲跌,賭錯了你自己輸了就算了。你這個投資決策,反正就是賭場玩、輸錢;但被騙錢,這個心情就比較不好,那種不公平的被騙錢的感覺、不公平的輸錢的感覺,比較不好。

首先我還是想要問一下 Stanley,Stanley 真的是一個非常怎麼說……。

Sky很喜歡騙人。

威宇:比方說你跟他說 Seth
Klarman 績效很好,他就會跟你說沒有,你去看年報,年報就有一年那個演算法就變了,績效的算法變了。你認真算,其實他沒有他說的那麼好。

你跟他說那個文藝復興大獎章基金很好,他就說沒有,你去看那個小獎章基金,它們號稱一模一樣的東西,績效就落後大盤。你跟他說巴菲特投資很厲害、巴菲特績效很好,他就跟你說沒有,你去算他的那個 ROE 輸大盤,ROA 槓桿上去才贏的,其實他也不太會選股。

Stanley不能這樣說,我只是解讀而已,並沒有說他不會選股。

威宇:你的解讀就是看起來在選股上,他沒有贏大盤,不是嗎?

Sky這通常會被定義成酸民!

威宇:對,他就是提出數字的職業酸民。

Sky小酸酸!

威宇:所以我也滿好奇,到底是怎麼樣的背景跟因素培養出了這樣的性格,你到底經歷了什麼黑暗的事情,為什麼讓你這麼不相信人心?

Stanley我覺得這可能跟我的工作經歷也有關係,我是從會計師事務所出身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其實非常繁雜,然後就無止境加班。這工作裡面最重要就是一直在翻各種各樣的憑證,我的工作又經歷過一些像 IPO、併購等相關的工作,這裡面就會看到很多外人所見不到的交易細節。看得越多,其實你就會覺得這個世界有越多不能信任的事情;也不能說不能信任,就是你會知道不是表面上或新聞上說的那樣單純,所以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心理上黑暗的一面。

但我強調一點,我的工作習慣會還是以數字出發。我們在討論很多事情都會去看,不管是財報也好或看它們的績效報告也好,從這裡面想要去發掘在行銷文字之外的一些事情。因為其實我們常看新聞或看媒體,它都是流於行銷文字;我的工作習慣就會訴諸於數字,從數字想要去解讀一些事情,想要去看看它真實的一面。

投資績效表現應看調整風險後的報酬

威宇:因為其實你過去幾次的內訓第一個案例,也是新聞把它捧紅了,就是女版巴菲特的 ARK。在 ARK 非常非常紅的時候,你就開始提出一些數據說其實這個不太對。

不過我們還是來看一下,假設今天我就是一個一般人,我就看新聞開始在報導這個女版巴菲特,說最近績效很好,押特斯拉看中了很厲害;他的報告非常透明,就是一直會跟你們講說為什麼要押特斯拉、接下來佈局怎麼樣,績效也真的很好,我看他過去 5 年平均下來贏大盤。這次賺那麼多錢,我想要買它,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我不應該買它?

Stanley我覺得這也是作為一個投資人困難的地方。

第一個就是我們最近常在講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行銷上或媒體上面給你的都是樂觀的訊息,其實不會給你探究背後太多純粹的數字。比如說我們工作習慣就會想要看風險調整後的報酬,可是其實一般的投資人或者說一般講白一點,小散戶也好,其實不會去看到這些東西;甚至說如果你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根本連什麼叫風險調整後的報酬它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威宇:對,什麼叫風險調整後的報酬?

Stanley簡單講,如果我沒有借錢,我一年能賺 10%;我今天跑去借錢,我賺了 20%,賺 20% 的人真的賺得比較多嗎?其實未必,只是因為他借錢借得比較多,這個我們俗稱叫他就賭比較大。賭比較大不代表他比較會賺錢,只是因為他賭得比較大;反過來講,他在輸錢的時候,也會輸得比較多。

我們回到剛剛 ARK 那個例子,它其實就是賭比較大的一個概念。只是過去在疫情時代的時候,因為量化寬鬆的關係、資金的氾濫,所以它賭很大的時候,當然回報也比較大。但等到央行開始收錢之後,就有點潮水退了,就有人脫褲子了。

所以我還是會建議大家盡量去學習什麼叫風險調整後的報酬。當然風險調整後的報酬這個事情有很多學術上的定義,有人是用標準差,甚至有人把標準差又把它拆成是正的標準差跟負的標準差,但這比較學術。因為今天我們做這 Podcast 應該對的是普羅大眾,我們講得比較簡單一點,就是試著辨別說這個人有沒有賭得比較大。所以我覺得簡化來講,風險調整後的報酬就是這個概念。

威宇:你當時會拿 ARK 跟某一檔我忘記是 2 倍還是 3 倍的 NASDAQ。看起來就是至少在它起來的那個時候,其實報酬率是一模一樣。

Stanley對,幾乎是亦步亦趨。

威宇:可是現在垮了之後,只有 ARK 垮了,2 倍的 NASDAQ 好像……。

Stanley好像沒有那麼……,當然也是不好,但沒有差那麼多。

我覺得這其實有個原因就是 ETF 有照著一個標準的遊戲規則在走;ARK 畢竟是個主動型基金,它還有更多的贖回的問題,跟它每一檔持股有一個持股比例的限制的問題。當 ARK 這樣子的主動型基金陷入了一個死亡螺旋的時候,它會遇到一個困難是,第一個,投資人會開始贖回。如果贖回的比例太大的時候,它某些特定持股又超過一個投資比例上限的時候,它就被迫要做更多的調整。更多的調整,它就可能會所謂砍在阿呆股,所以就會造成它的績效開始脫鉤於 2 倍槓桿 ETF,我覺得是由這個現象造成的。

威宇:你覺得主要是因為贖回的原因。

Stanley就是贖回跟我剛講的每個持股上限的限制,因為比如說它的持股上限可能只能 10% 好了。

我記得那時候好像是應該是特斯拉,因為它的基金規模開始縮,特斯拉那時候還沒有跌那麼兇。可是因為它持股規模縮之後,特斯拉就超過 10% 的上限,它就被迫要再賣更多的特斯拉。可是其實那時候特斯拉還是相對好的,反而是它有更多不好的個股,變成縮水的情況會變得更嚴重。

威宇:說到特斯拉,你也是個特黑,對不對?

Stanley不能講我是特黑,應該還原來講我其實很早就開始追蹤 Elon Musk 跟特斯拉,我在可能 2006 年那時候特斯拉還是出 Roadster 這個蓮花跑車改款那一代,我就可以追蹤它。那時候我其實是個特斯拉的粉絲,我覺得這個很創新,然後 Elon Musk 那個時空的背景,他就是一個充滿夢想的人,把 PayPal 賣掉的錢拿來從事一個全新創新的事業,那時候我是他的粉絲。

為什麼會說我是特黑,我覺得應該這樣說,是比較已經走到後期,是在 2016 年。

威宇:我覺得滿多人對 Elon Musk 應該都是由粉轉黑,你是特別早的那個人,你真的是特別早的那個人。

Stanley那個時間點跟回到一開始講的,就還是跟數字還是有關係。那時候其實開始,不管是 Michael Burry 或 David
Einhorn 也好,他們開始提出一些質疑。就財務數字來講,它的財報有沒有做過一些精美的調整?

所謂精美調整可能是那時候有些碳補助,然後應收帳款上面有沒有做一些特殊的調整,就是讓它收入提早認列等等的問題。那時候 Elon Musk 都說這些人都是酸民,都說這些人的質疑是不對的,這些都只是想要毀滅他的公司這樣。但我覺得那時候這些人提出的質疑是都有道理的,我們純粹就數字來看,那時候這些人講的都是有道理的。

比如說它那時候的補助收入的確是特別高、占比特別高,但那時候其實我也沒辦法下個定論,我的定論反而是在這兩年更確定。我記得應該是去年的時候,Elon Musk 在受訪的時候,他自己承認說 2016 年到 2018 年出 Model 3 的時候,的確他是陷入一個很大危機。

威宇:它們現金流只剩一個月。

Stanley對,所以那時候真的是瀕臨破產的邊緣。我們如果現在回頭去看當時 Michael Burry 跟 David
Einhorn 的說法,表示他們那時候的質疑是對的。可是那時候 Elon Musk 的作法,第一個是反駁這些質疑,第二個他做了一個事情就是說要私有化。

他宣佈私有化,先把這些空頭都打爆了;空頭打爆了,也許這個私有化是個假的,他當然也承受 SEC 的罰款,或他不能擔任某些職務這些裁罰。可是他因為把空頭逼退了,才有機會走到現在。這個東西常在開玩笑,這個叫「彎得過拓海,彎不過填海」,很顯然他就是彎得過的。

但如果假設當初他沒彎過,是不是就變成另外一個惡血的故事?

威宇:我們可能要來稍微定義一下,因為像 ARK 其實不算騙局,它沒有騙。

Stanley它沒有騙,只是算行銷手法,也不能說誇大,是利用資訊不對稱。

Sky就是 Cherry
Picking。

Stanley對,就是 Cherry
Picking 撿櫻桃,我就挑好的出來秀給大家看,當然你可以說這就是個正常的生意手法。今天我擺水果攤的,我今天上層都擺漂亮水果,爛的都放在下面,你說我是不是騙?這只能說你沒有好好去打開重新檢查。

Sky研究研究。

威宇:比方說像剛剛我們講說不管像塞斯卡拉曼、巴菲特或大獎章,其實它們也沒有騙。

Stanley東西也是有給你,只是說你要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去一個一個拆解。比如說我們剛講 Seth Klarman 好了,他一個特色就是很神秘,唯一留下來對外的東西就是安全邊際那本書。所以那時候我跟威宇在聊這個事情,就是從那一本書裡面,他附了大概六七年的年報。然後我去把那六七年的年報的數字自己拼接起來,去推出來到底它的長相是怎樣;結果發現這個報酬長相跟傳說中的報導不一致,所以那時候我們才跟威宇有這個對話。

所以我是說東西其實也是有,只是說你要不要花那個時間去挖掘;或我們只要相信這種簡單的媒體評論,或者說媒體這種,這叫什麼?

Sky簡單的結論。

Stanley簡單的結論,因為這種簡單結論都寫得很漂亮,因為媒體需要偶像。商業社會就這樣,要有封面人物、要有偶像,大家去吹捧;吹捧到高點之後,再把他打下來,這樣才有兩次新聞可以寫。

威宇:那對你來說,怎麼樣的程度到騙局?我們舉個例子,FTX 算不算騙局?

Stanley我覺得 FTX 到現在來看當然絕對是個騙局。我們現在看到的資料裡面,比如說它根本沒有內控可言。

威宇:沒有內控算騙局嗎?它有跟你說它內控很嚴謹嗎?

Stanley對,我覺得應該說有幾個簡單的依據。我投資人給你錢或者說我存戶,我們講成存款戶,我把東西放在你那邊,我是信任你;但不代表我有允許你把我的東西拿去私底下使用,這應該是基本的常識。

我目前看到它現在做的事情,就是第一個挪用的問題,有拿部分資產去買一些房地產,這個房產現在看起來也沒有受到控管,就是所謂的沒有在帳上,我認為這就絕對是個騙局。

我們剛講 ARK 那個狀況,你只能說是誇大行銷跟行銷手法。你只能說行銷手法,也不是說誇大,就是它的手法比較創意。第一個它用很透明的方式在跟股東溝通,它一直在強調它是在做前沿科技的創新,它支持這些前沿科技,但看起來它就是投高波動性的公司。

SkyHigh Beta 跟你說我有 Alpha。

Stanley對,那其實就是我剛講的,它其實就賭比較大,其實就是 NASDAQ 的東西加槓桿。那我覺得這只能說是誇大,可能還不到詐騙。但目前像看 FTX 這種狀況,很明顯就是詐騙了。

威宇:你有買過加密貨幣嗎?

Stanley沒有。

威宇:你怎麼看……?

Stanley加密貨幣嗎?

威宇:其實你知道我們在 Podcast 裡面是不談加密貨幣的話題,因為我覺得你只要一談,就會有很多真的有在玩的說你懂不懂?你有沒有去看這些東西?

Stanley對,所以這個東西我也講得比較保守,我有稍微看。但我第一個真的沒有買,當然沒有買這跟信仰有關。

威宇:你是在質疑加密貨幣這種概念?還是在質疑我們講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Stanley我覺得兩個都有。我認為加密貨幣這個概念原則上是對的,它是一個分離式的帳簿、不可篡改,這個當然是很理想的東西。但目前看到的行為就有點像是操縱某些小型股票的概念,看起來有點像這種概念。就是名不見經傳的東西經過包裝,因為東西都被控制在少數的所謂的鯨魚手上,就這樣一度推波助瀾,就把東西炒得很高。看起來很像小型股操作,所以我會覺得有點質疑。

Sky像未上市股票。

Stanley對,其實就是未上市股票。

Sky它本質上就是。

Stanley我再講另外一種遊戲,大家年輕人可能比較不知道,就是好像以前在炒郵票。

威宇:我完全沒聽過。

Sky這個真的有年紀。

Stanley這個就有點歷史。

威宇:我真的完全沒聽過。

Stanley其實什麼東西都可以炒,反正你只要東西是限量的,然後你的存貨的控制是不對稱的,它就可以炒。什麼叫炒郵票?以前每一年過年郵局就會發一些新春特殊的郵票,比如說今年是猴年,它就發一個猴年可能是孫悟空郵票,全台限量 1,000 份,就會有人去排隊。

這時候就會有大戶去收,可能 1,000 份他可能控了 800 份;外面有 200 份是流通在散戶手上。控 800 份這個大戶,就會開始放一些新聞說這個多有投投資價值,剛我們不是講還有 200 份流通在散戶手上嗎?他就開始稍微收一些這些散戶,搭配 800 份庫存的調控,就把這個價格一路炒上去。等到一個完美時機點,把 800 份就放貨出來,這個就又回歸平靜了。

看起來加密貨幣,尤其這些小幣,就有這種炒作的狀況。這種炒作其實真的是到處都有,什麼東西其實都能炒,所以標的不重要,重點是這個行為。所以我看到加密貨幣在這個蓬勃發展的過程,那個行為看起來就像是我剛剛講的這些東西,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同,所以我會有所質疑。但我覺得它那個底層的概念是一個方向,就是分散式、不可操縱,我當然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好的理念。只是好的理念跟好的行為是兩回事。

威宇:所以其實你也不是質疑你這個技術沒有未來,或者是我就是在質疑你們講的這些理念都有問題,其實不是。而是你對於裡面參與的玩家行為,你認為你們就是拿一個可能有未來的東西,但行為就是炒作而已?

Stanley應該說我認為幾個創辦人,像 V 神這些人也許是有宏大的願景。但人是逐利的,當你這個東西看起來有空間的時候,就會很多奇奇怪怪的人跳進來。

威宇:麻吉大哥?

Stanley每個案子看起來都怪怪的,都參一咖,每個有爭議的事情好像都有他,你就覺得這個事情怪怪的。

威宇:就不一定是壞人,就是喜歡追逐商機。

Stanley那他很聰明,你只能說他商業嗅覺是很靈敏的,知道這個東西可以賺到錢。但他是壞人嗎?我覺得這個東西有時候實在是很難定論了,至少目前沒有白紙黑字說他是詐騙,你只能說他很會行銷、很會賣東西。

威宇:李笑來怎麼樣?

Stanley如果要講李笑來,不是還有一個台灣的某有名工程師 X 開頭的,這你聽過嗎?

嗶--

Stanley我沒有說名字。

威宇:剛剛那個剪接師要留的話,要嗶。

嗶--

Stanley我們先講一下李笑來好了。曾經我也可以說是個粉絲,他以前還分享一些讀書或時間規劃什麼,你就覺得這個人很棒,他還出了一本書叫什麼與時間當好友。你看到裡面東西都覺得這個人是很正向、很對的,可當他在走加密的時候,就覺得這個行為怪怪的,看起來的確就是你講的割韭菜。我覺得那時候最誇張是這些東西出一個白皮書,什麼東西都沒有,其實就可以換錢了。但你冷靜下來思考,這根本就是不對的。

我補充一個事情,這個裡面參與的人每個人都是受害者,其實我覺得未必。有些人是有意識地參與一個詐騙行為,原因是因為他覺得他不是最後一隻老鼠;只要不是最後一隻老鼠,自然就能賺錢,只要能找到最後一個接手的人。

威宇:其實我在去年還是今年初,就是加密貨幣或 NFT 很盛行的時候,開始出現一個詞叫龐氏經濟。我就搞不懂龐氏經濟跟龐氏騙局到底差在哪裡?

Stanley就是一個美化的字眼。

威宇:就是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事情。

Stanley我知道這是龐氏經濟,我也主動參與,所以我主動承擔這個風險;我被騙了,我自己認賠了事,這種想法是這樣。

威宇:可是我覺得,這如果你知道這是個龐氏經濟,然後 FTX 爆掉了。

Stanley要怪誰?

威宇:然後生氣,合理嗎?他們可能覺得反正龐氏經濟崩潰或者龐氏結構崩潰的方法,合理的崩潰方法就一定是只有沒有新人加入,它不可以是這中間的機制壞掉。

Stanley突然就掛了。而且你剛講到 FTX 這個事情,其實這個創辦人 SBF 大家稱他薯條哥,他自己在採訪裡面就說這個就是龐氏經濟,所以參與的人其實早就該知道就是長這樣子。

FTX 騙局:報酬過高的保證收益

威宇:我問你,如果今天 FTX 或者如果今天加密貨幣沒有到所謂的寒冬,如果今天這個遊戲還繼續下去,還是很多人在投入加密貨幣,FTX 會爆嗎?還是它就是因為所謂遇到了加密寒冬,讓它付不出利息或付不出什麼而爆掉?

Stanley我先講一下,我對 FTX 整個商業模式的看法不一定精準,因為我剛講我不是這個行業的人。我覺得當初它給的這個利息,其實你不能說它不合理,因為它的規則是說你把加密貨幣先質押在那邊,它把這個加密貨幣借給別人,賺一個利息錢,然後再補貼你一個利息。我們用台灣股票市場來看,這不就是借券的概念嗎?我買了台積電,但因為我長期持有、不會賣,我把這個台積電股票質押回去給某個券商,這個券商幫我去撮合到一個交易對手,每年可以多收一個 1-2% 的利息。這很合理,我覺得這個商業模式看起來是沒有問題的。

今天它會出問題是因為第一個,它有點像是保證收益。如果我們剛講借券這種模式應該是撮合,撮合就是有供給、有需求;你這個交易所做的事情只是撮合,第一我不應該保證。因為既然我不知道供給需求,我怎麼保證?所以當你牽扯到保證的時候,就是可能出問題的第一個地方。

第二個地方是 FTX 如果純粹做一個交易所,它也純粹只做一個造市商,不主動參與投資,我覺得這個問題也不大。因為講難聽一點,你如果只是個交易所、只是個造市商,你就是開賭場而已。開賭場,我不下去賭博,你頂多只有生意不好的問題,不會有爆掉的問題。現在看起來目前看到的資料,就是它不只開賭場,它還自己下去賭。

威宇:可是賭場一般來說就會做莊。

Stanley做莊這個事情,賭場的概念是這樣,我做莊,可是我要平衡我的閒家。今天我要跟你對賭的時候,當有一面倒的時候,這種賭局我就不能玩。我一定要找到足夠平衡的賭客,我才可以分散風險。

今天它看起來這個故事是它不只下去賭,而且它還自己發明了一個自己的一個幣叫 FTT。FTT 這個東西裡面,全部其實都是自己炒作出來的一個市值,你當然會造成最後這個死亡螺旋。因為你到後來出事,就是這個加密寒冬出現的時候,帳上的資產是根本不值錢的,都是虛的。

假設回歸到我剛剛一開始講這種很單純的交易模式,我就只是做配對、做 Trading、做撮合,其實沒有這些問題。即使是加密寒冬,我頂多就是交易量減少,可能員工的薪水需要砍一點這樣子而已,我的想法是這樣。

威宇:你剛說牽扯到保證收益就是一個出問題的地方。因為其實之前我跟 Sky 每次聊到 FTX 就稍微帶過,我們都會說,大家之前都覺得說為什麼金融法規那麼多、那麼麻煩,然後很多感覺沒有必要的。我們現在重新來一個,就有一個新的加密貨幣這種方法,讓我們來重新打造一個新的金融體系。然後過了一陣子才會發現說,難怪要那麼多法規。

Stanley難怪那些是有道理的,應該說那些東西是長期發生的故事累積出來的。

威宇:所以你剛剛說保證收益就是出問題的一個原因,就讓我想到這就是為什麼金管會不允許任何的金融商品保證收益。

Stanley因為我們用的最基本的理解,收益是來自於一層一層堆疊。從央行給的基礎利率開始,基礎利率給出來之後,會牽涉到銀行:銀行就會有一個銀行的存款利率,銀行存款利率又會給出另外一個是銀行的貸款利率,這邊會有個利差。投資人拿著這個銀行的貸款利率,他會要求再加一個風險的報酬,就會變成是我們要求的股票或相關債券的投資回報率。這些報酬應該都是一層一層疊加,所以說這個東西都是浮動的,因為央行利率也是浮動的,所以有一個人稱說他有一個保證的收益,這一定是有問題的。

威宇:除非很低很低。

Stanley但很低很低就沒有什麼好保證的,那你就回歸定存了。

威宇:我有時候在想有時候大家其實就是不知道你錨定的標的是什麼。比方說我就是去買美國國債,我拿個 2%,然後我保證 1-1.5%。

Stanley如果你這樣做的話,也是個生意,這個生意是不會出事的,除非美國倒了。可是大家消費者的吸引力就低,因為報酬率太低。應該說你這樣講的模式其實就是壽險的概念,壽險我們買一個保單,它保證可能 2% 的收益、1.5% 的收益,它就是買這些剛講的不管是美國國債、台灣股票台積電什麼的,去組成一個投資組合,然後賺取收益之後,再回饋給這個保戶。中間會有個價差,這就是保險公司要賺的錢,這就是合理的商業模式。

但現在看起來這些不合理的商業模式,就是給一個過高的收益承諾。

威宇:關於像這樣子的,我們講架構或者是……。因為講騙局,就覺得好像一開始要騙,可是我覺得像很多東西都不是存心要騙。有沒有什麼例子也是像這樣子的東西?

Stanley你講的是報酬率過高嗎?

威宇:對,或者是你要講單純的騙局也可以。

Sky滿多的吧?台灣比較容易想到的應該就是鴻源,鴻源那個時候就是保證收益。

Stanley對,鴻源就是保證收益,那時候應該是月息 4%。

威宇:Sky 要不要講一下這個故事是什麼?

Sky這個故事很長,而且我不確定它的利率是多少,因為那個有點久。應該是十信風暴之前吧?

Stanley我印象中好像是有到 4%,所以那時候換算起來是年利將近 50%。

Sky反正它也是龐氏騙局。

威宇:你說月 4%?

Stanley台灣那時候的確利率也是 10 幾 %,那時候將近 20%,所以看起來貌似是有點合理。

威宇:2 倍利率。

Stanley那時候故事應該是這樣,主事的三個人其實都不是金融專業,甚至是黑幫分子,但他們有很強的說服能力,他們就說他們的操盤能力很強。其中有另外一個人是組織能力很強,就是可以把群眾給聚集起來,讓大家沉浸在一個很像宗教信仰的環境裡面。

在那個年代給出這樣子的保證收益,他們就吸取了龐大的資金,那個年代的台灣的股市是一個荒野的年代,就是沒有那麼多的法規限制。所以他們等於拿這些股票就是在四處搶經營權,甚至是如果點名說哪一家要漲,他們就有足夠資金去炒作某一檔股票,所以大家當然認為他們是股神。

裡面的故事就變成有點環環相扣,他們的行為導致投資大眾相信這個 4% 的收益是做得到的;而且因為有源源不絕的資金在湧進來,所以他們前 7 年都可以按時償付這些保證收益,就會吸引更多的資金又進來。

印象中他們最後的一個光輝應該是它們在中華體育館,就是現在台北八德路的體育場旁邊,辦了一個年度運動會。

Sky就是會員們大家一起嗨一下。

Stanley很像直銷大會這樣,在場館裡面放煙火,就把那個場館給燒掉了。你想怎麼有人會瘋狂到在體育館裡面放煙火?

威宇:不是,放煙火我覺得沒有不合理,可是怎麼會燒掉?

Stanley就沖天炮射上去。

Sky那個時候的沖天炮跟現在不一樣。

Stanley那已經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Sky應該 19 開頭。

Stanley那個事情其實影響到台灣很多,因為那是台灣正處於你要說泡沫經濟嗎?就是那時候俗稱台灣錢淹腳目,那時候台灣人真的是賺很多錢,所以像什麼大家樂也是一種賭博,然後跟剛講鴻源這種東西上面。資金瘋狂湧入的情況下,大家深信不疑這個東西會持續;但等到整個破滅的時候,很多家庭的錢都卡在這上面,有點像現在 FTX 的狀況。

我們現在看到 FTX 這個慘劇出來的時候,很多幣圈的投資老手出來說隨便一個賠都是賠幾千萬的,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們深信這東西是不會出問題,才會放那麼多錢在上面。如果他對這個有懷疑,可能只會放一個很小的比重在上面而已。所以我覺得這種災情都是來自於大家對它深信不疑,才會放大錢;如果一開始就覺得這個怪怪的,這個災情反而不會太嚴重。

台灣如興騙局:專業投資人也會上當

威宇:剛剛講的不管是 FTX 或鴻源,其實很多參與者都是一般民眾,不是很專業的投資人。但不代表說專業投資人就不會出事,因為像之前我們在第 137 集我們有聊到如興,背後的投資人是國發基金,國發基金算專業投資人嗎?

Sky算。

Stanley這還不專業的話……,這至少是台灣 1% 的專業了。

威宇:國發基金就去投資如興,當時黃國昌其實就一直有講,最近黃國昌也有上館長的直播。其實黃國昌最近有在揭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那邊的另外一個主事者就是永豐銀行前總經理張晉源 Michael。其實我之前有跟 Michael 聊過一下,他也是對這個金融圈就是充滿著這種黑暗的故事。

Stanley參與很深。

Sky他高層。

威宇:他真的是每一個新聞都可以講出來說……。

Stanley這後面不可為人所道的事情。

威宇:對,真的。在這個如興裡面,你怎麼看這件事情?

Stanley這個是不是 Sky 先來說一下?我再補充。

Sky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來龍去脈,其實滿有趣的。

威宇:你先簡介一下這個事件好了。

Sky這事情有點久,反正大概在 2016-2017 年的時候,如興就是一家老牌的紡織公司,最近應該大家沒有想要看吧?反正不管怎麼樣,那個時候就是剛好遇到紡織業外移,所以如興的獲利什麼都很掙扎。剛好那時候有個神秘的機會,就是這個陳仕修,如興逃跑的那個董事長。

威宇:前董事長。

Sky對,前董事長還是前前董事長,反正就是這個主事者。他把如興的經營權拿下來,他那時候要兜一個案子。中國有個做牛仔褲的廠商叫玖地,他要把玖地併下來,用如興去吃玖地就對了。簡單地說就是他去併購一個牛仔褲企業,那時候那個玖地就是哇……。我想大家可能看到的是新聞上的資料,但其實那時候他是有辦一些什麼法說會,找一些機構投資人去看玖地,不是去看如興。

威宇:你說大家一起飛去中國看玖地。

Stanley對,帶大家去看玖地。

威宇:然後大家看了覺得哇這個牛仔褲廠商真的是好先進好棒棒,促成了這個案子,所以那時候如興的股價是有漲的。那時候大家就覺得說哇很棒,我們如興竟然買到了玖地,很大的一間牛仔褲公司,當初好像是號稱第一大製造商,不是品牌。

簡單地說還沒爆掉之前長這樣,大家都只知道爆掉之後知道,那個什麼掏空,錢不知道跑哪裡去,然後中間到底做了什麼事。其實這個故事很長,因為如興弊案應該不只牽涉到一家上市公司,但現在大家都只講如興案。

但其實如興後來跑去吃中和羊毛,那個也是一個老牌紡織,以前是做羊毛,但為什麼看它股價漲到 30 元?我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 30 元,因為它有棟大樓叫中和羊毛大樓,它賣掉了以後就賺 30 元,所以股價就漲到 30 元。不管怎麼樣,如興還去併購中和羊毛,中間又更名、發股利,還有一些波動。

所以這個案子如果真的要研究的話,它其實牽扯很廣。但反正總而言之,現在大家都知道它後面的這段,錢也不知道被掏到哪去,前董事長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威宇:今天就是要來聽八卦的。沒有爆掉的不太好講,這個已經爆掉了、人也跑了,講八卦應該就比較不會擋人財路的感覺吧?

Sky它就已經下市了,所以這個就可以當作一個……。

威宇:這個案件有沒有什麼八卦?

Sky八卦很簡單,說實在當時我個人評估。這個大家就是……,但是我們,因為我的角色小弟跟他是同業,陳仕修本人的背景其實很能夠說服別人的。

威宇:所以他也是財務顧問?

Sky對,他是德勤的財務顧問,是 Deloitte,講德勤大家不知道,講 Deloitte,四大最大的。最會搞,不是,我沒有說。

沒有,因為他的背景是 Strong 的,你看財務顧問出身一定很會講話,他去釣錢,重點是他是有點像空手套白狼,他自己拿出來的錢其實不多。可是借錢是合理的,反正他去兜一圈弄一堆錢,然後去併這個玖地。其實你可以去想一件事,玖地哪這麼好這個價格給你,它是不是傻了?中間一定有很奇怪,你說不出來為什麼他會能買得到這個價格。

當然我自己的評估當年,我要如果買牛仔褲買年興就好了。很簡單,牛仔褲那個時候就沒有要穿,說實在的。跟 2000 年的時候,大家一人一件牛仔褲的那個風潮是不一樣的。那時候就感覺是這兩個產業裡面下滑的案子,然後它可能有一個合併的機會,有人在兜這個東西。兜成了,當然你這個中間人一定會賺很多錢,就是陳董;兜失敗了,兜失敗就那樣,就不會成功,但事實上是成功了。

威宇:可是它背後裡面有牽涉到一些掏空的東西。

Sky當然這是很長期的事,當下可能沒有掏空。

威宇:所以你覺得他當下在弄這個案子,他真的就是一個財務顧問,就是想辦法讓兩間快要沒有價值的公司變得有價值而已?

Sky我不會這樣想。因為如興本身就是一個跨國的紡織業,誰知道帳上的存貨是真是假?

威宇:所以也有一種可能是我帳上有一些問題,我買一家新公司來……,有點像借殼打掉重來。

Sky對,這就是特別的地方,你買的那個價錢為什麼是這個價錢?

威宇:它的那個溢價就有辦法……。

Sky對,那個 Premium 到底有多少?Premium 就是溢價,就是比它真實價格還要高,為什麼?為什麼人家要賣給你?你做這個案子,你有什麼好處?你絕對不會想要盤下來經營,因為你看他的背景那就是「財務顧問」,翻成直白一點的中文,就是「不會經營」好吧?做財務都是這樣子,財務都說這個行業很簡單,我感覺這個拿下來以後可以賺 5 億。對,拿到那天你可以賺 5 億,後面你都賺不到這樣子。因為你不會,沒有,這很合理,因為大家專業不一樣。

所以像我這一路念財務上來,我就說財務專業,但你叫我去搞個公司,如果我沒搞過,我也是很辛苦。所以在這個案子之下,你會覺得說這個可能當下就是最高點,很有可能我自己猜的,那是我當下的評估。

當然後面他會去弄這些有沒有的,你會知道這個案子看起來越來越奇怪了。因為它畢竟在上市裡面交易很久,後來就併中和羊毛,兩家沒有綜效的公司 1+1,我看是 -1,兩家都在燒錢哪!中和羊毛什麼都沒有,就只有大樓一棟,沒有,已經賣掉了,就剩錢;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東西,就是一些其他的地產,但你可以知道它就只剩一個殼的價值。

如興的獲利也沒有很好,其實你放在陽光下,時間就是最好的那個,對不對?攤在陽光下,時間一久,你就知道這個其實你說他會不會經營?就不會經營。我們不能說全部都是他的不對,但這個行業的再往下走也是另外一個關鍵。所以我自己看這個案子,之前就覺得說這家公司股票,我們不是有一集在聊,就覺得這家很可怕的原因在這裡。

威宇:Stanley 有八卦嗎?八卦層面呢?

Stanley我的印象中,但我現在不確定對不對。我印象中陳仕修好像就是來自一個紡織家族,他好像是……。

威宇:知道這種東西真的很莫名其妙。

Stanley這個好像後來有上新聞。

Sky當下是查不到的。

Stanley他好像是大房二房之類這樣的問題,所以他不是主要經營的,學經歷就是 Sky 講的是財務顧問,但因為家族有這樣的背景。所以他當初講了一個故事,就是有點像是要發揚這個產業。

威宇:張國煒。

Stanley你要這樣說也可以,就是他有一個使命感,所以這故事是能說服人的。他那時候的故事的版本是這樣,這個行業已經很古老了,上一代的玩法已經不行了;所以這一代年輕的要打群架,所以要走併購,把這些東西的剩餘價值整合在一起,創造新的價值。故事聽起來是吸引人的,所以當年這樣子好像聽起來是對的。

威宇:所以你在那個時候,你有評估過這個案子嗎?

Stanley有看一下,我那時候覺得好像真的有這麼一回事。以那時候他的說詞就覺得好像很有使命感,我剛講的很年輕的人要來整合一個傳統的產業,然後讓它重新發揚光大,這聽起來當然很動人。但後面開始陸續出一些狀況之後,就覺得這個人的作法怪怪的。但我要先說一個事情,有時候這種事情是他可能前面有一個真的使命感,但可能資金軋不過,他走一些偏門。

偏門可能就是要幫某個人處理某個金流什麼,中間可以幫公司賺一個錢,讓它可以再繼續生存下去。但這個偏門越走越偏,然後公司又救不起來,最後就掛了。這有點回到我剛講的特斯拉的狀況,我們現在回頭看它當年私有化那個案子,就是一個幌子。可是如果它當初沒有走那個幌子,現在根本沒有特斯拉了,有可能是這樣。所以這個要說誰對誰錯,有點成王敗寇,我的想法是這樣。

惡血(Theranos):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威宇:這樣的話,是不是 Theranos 也算是這個樣子?惡血那個,你們覺得算嗎?Theranos 就是號稱,因為現在我們都知道血液可以檢測很多疾病。可是一般來說你抽血可能要抽個,像我之前去做健康檢查,我抽血抽三大根。Theranos 說我就是一滴血,就可以做 200 種檢測。因為可能有些人就是這種針孔恐懼或他就是怕,你用這個東西又快又方便,然後又比較不可怕,它就可以造福很多人。現在看起來也是爆了,你覺得這個東西你會怎麼看它?

Stanley因為這個還是牽扯到這幾年,也不能說這幾年,其實這個事情從發明電燈的愛迪生開始,大家說這個叫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愛迪生也不是發明燈泡的人,其實有別人比他更早發明,是真的有成品的,可是愛迪生一直在宣稱他已經發明出來了,所以這個手法其實不是現在才有。

我們先回來講惡血這個狀況,如果它當初這故事可以一直說下去,一直吸引到新的資金。然後它拿這個資金再繼續投入開發,假設真的某一天被它開發出來了,這一些事情就變成真了。

威宇:就是一個美好的故事。

Stanley就變美好的故事,你可以說它就是不幸太早爆了。所以為什麼矽谷的人還是很相信這一套?反正你只要撐得過去,把這故事演完,只要你能順利上市、產品出來,什麼事情都對了,所以它根本不在意我說多少謊,目前看起來現況就是這樣。

威宇:Theranos 其實最高估值有到 90 億美金,創辦人 Elizabeth
Holmes 又被稱為是女版賈伯斯,其實這個東西你在內訓有講,對不對?就是第一次甚至是把他捧紅的那個記者,其實並不是一個隨便亂寫的記者。

Stanley對,那個記者其實我記得他應該是 Fortune 雜誌,那時候列入封面。那個記者他其實也曾經揭露過很多白領犯罪的案子,原本是一個白領犯罪的辯護律師,後來才改行當記者。照他事後的說法,他那時候其實也是小心翼翼地做很多事。

威宇:所以其實是這個經手過很多詐騙案件的律師,寫了一個文章是在誇獎這件公司,把它推到神壇。

Stanley事後當然他也是有點懊悔說怎麼當初沒有發現,但就他現在講出來的資料裡面,他也承認說當時整個背景,真的是沒辦法判斷這是個詐騙。

我們再講一下它這個案子的特色,是它背後投資人有全世界不管是金錢或權力的頂峰。

威宇:對,真的是頂峰。

Stanley比如甲骨文的老闆,美國應該是兩任前國務卿,美國的國防部長就那個瘋狗。有人批評說裡面它的董事會成員沒有專業,可是其實這是錯的。它有兩個董事是好像共和黨的參議員,這兩個參議員都是醫生背景。

威宇:而且他的指導教授也在裡面,不是嗎?

Stanley對,所以裡面的成員其實說實在不只是權力跟金錢,也是有專業的人在裡面的。我覺得這個案子會為什麼會這麼多討論,就是因為太多名人在裡面參與了。

我覺得更曲折離奇的事情是這樣,就是我剛講前美國前國務卿是董事,所以他那時候就安排他的孫子進去實習。進去實習之後,這個孫子是生科專業背景的,就發現這個東西不對勁,所以他就開始跟阿公抱怨說這個東西,他覺得哪裡不對。

威宇:這個阿公是全球最有權勢的人之一。

Stanley重點是這個阿公是支持這個女版賈伯斯的,他說這個人是明日之星,這個人講的東西絕對是對的,錯的都是這個孫子。

更妙的是後來這個孫子就當起吹哨人了,當起吹哨人之後,這個 Holmes 請律師回告這個孫子,這時候阿公居然站在這個女版賈伯斯這邊。所以這個孫子被迫就只能把自己家裡的房子賣掉,籌了大概 1,500 萬台幣左右的律師費來繼續訴訟,總共搞了 4 年左右,才還回他的正義。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當然是結局,就是已經破了;可是在過程裡面,其實我想當事人都是很 Suffered 的。如果假設我是吹哨人,我明明覺得我判斷是對的,我還要被律師跟蹤、還要被告。

更有趣的事情,惡血這本書是一個應該是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我們簡稱他約翰,這個人也是得過普立茲獎的。那時候他在華爾街日報揭露這個事情的時候,女版賈伯斯是很斷然抗議的,這個東西都是假的。我記得他那時候上那個 CNBC 回擊的時候,他說這個世界需要像他這樣的人去改變世界。

我引用一下他的原話,他說「當你努力想改變一些事情就會發生這種事,這些酸民會先認為你瘋了,然後打擊你,接著你就改變了這個世界」,你看這段話講得多麼振奮人心。他就說華爾街日報的約翰只是個酸民,就只會找碴,阻止這個世界的進步與探索。聽完這段話怎麼,能不支持他,對不對?

所以我說這種故事為什麼會這麼困難,還是就像你剛講的,我現在是個特黑就是這樣。我們把這故事套回來,一模一樣的劇情,今天如果他成功了,他改變了這個世界,只要用一滴血就能驗證這麼多的病症,你們當初這些酸民就只會一直批評攻擊人家。這其實會有點這種金身效應,大家以後就不敢吭聲。

威宇:其實我覺得他滿有趣的一個點,是因為你看在他爆掉之後,他原本的特色就是黑色高領毛衣。

Stanley都沒有了。

威宇:對,在他爆掉以後再也不穿了。

Stanley他聲音也變了。

威宇:對,我要講的就是這個。他有幾個招牌,他的穿著或就是一個很漂亮的正妹,然後聲音非常低沉,這個也是有點點反差的感覺。可是在他爆掉以後,大家就開始質疑這些事情,包含說他在 Stanford 的教授就說哪有?他聲音超高的。然後網路上也有人去找出他早期訪談的影片來比對,他早期訪談的影片一開始聲音也都很低,可是中間有一段講得比較激動的時候,那聲音就完全不一樣了。

Stanley差點穿幫。

威宇:可能他那個時候還沒有很習慣壓低聲音,但是就你要說這個是騙嗎?就是怎麼說我只能說?

Sky就是一種人設吧!

Stanley人設跟行銷手法,這個年代流行的一個遊戲規則。

威宇:對,在這個時代好像都必須要有這種東西。但是我之前有說,一個人的技能點數是有限的,你把太多的技能點在這種形象包裝上,你剩下的技能點就有限了。

Stanley我來打岔一個案例,前三五年那時候,大陸有一個很有名的公司叫樂視,公司老闆叫賈躍亭。這個人跟我還有 Sky 一致的地方,就是我們本行一樣是會計人,所以大家外面都講說做帳做得好就是像賈躍亭這樣子,可以做出一個那麼完美的帳。

那時候我記得已經開始有人討論說他有龐氏的問題了,但他都說這不是龐氏,這個叫作生態系。

威宇:要不要講一下這是什麼東西?

Stanley那時候樂視的遊戲是投資了手機、投資電視、投資汽車也有,汽車是算後期,它那時候還是投一個應該是新媒體,視訊電視像現在 Netflix 這樣子。它那時候的玩法是你買我的 Netflix 搭一台電視,所以你都在它的生態圈裡面消費,它拿這個賺了錢再去投可能是汽車或者說新的行業,他所謂的生態系就是這樣。

可是那時候大家比較專業的人開始質疑他的地方,就是這個故事講太大了。聽起來好像很合理,可是講故事講那麼大,把你所有資金兜在裡面,根本沒辦法創造這麼多的利潤。

這個先撇開不談,那時候我去參加一個台大 EMBA 的課,教授是一個行銷的老師。我印象深刻,那一堂課裡面有大概 50 個學生,每個人都覺得這套玩法是對的。他們認為說我不把這個東西行銷起來,不把這個聲勢造起來,根本沒辦法生存。

但我記得那個課堂只有我跟另外一個同學是反對意見,這看起來明明就是個龐氏,你這個就是沒辦法繼續走下去,為什麼沒辦法繼續走下去?那說它可能資金已經開始有點緊張了,所以它推了一個方案,你訂閱它的電視收視 50 年送一台電視。

威宇:50 年送一台電視。

Stanley誰知道你的頻道可以生存多久?但因為它那時候就是已經資金緊缺了,所以要用這樣的方式吸引你投入,吸引客人把錢放到它手上,才可以拿去再操作別的事情。

大陸那時候的製造商還流行一個事情,是你做電視、做手機,不管做什麼東西,還要搭房地產,因為它們會拿地。

威宇:搭房地產是什麼意思?

Stanley你開工廠會有地。

Sky俗稱圈地。

Stanley它就是用這些生意去圈地,你的生意一直在開發的時候,會有些舊的地可以變更成……,等於工業地再變更成住宅地,可以再開發。所以你才會看到為什麼有那麼多奇怪的公司都在做房地產,又做什麼電動車,比如說像恒大也在幹這種事情,大陸就喜歡搞這種很複雜的。

威宇:所以它們是藉由我說我要去製造某個東西來蓋工廠,然後我就可以去買那個地,那個地用久了,我就可以把它變成民生用地,再賣不動產。

Stanley就是這樣子一直套來套去。你說故事聽起來當然很合理,但這有個時間落差,所謂的龐氏騙局或者說這種資金遊戲的問題,就在於這個時間落差能不能串接得好。串接得好,錢當然可以這個叫十個鍋子九個蓋,對不對?就是有十個鍋子同時在沸騰,你只有九個蓋子而已,當然蓋子要移來移去。如果動作快,你是雜耍高手當然做得來;但出事的人都是軋不過來。

威宇:因為這樣聽你講是說,它不是一定會爆,它如果用得好可以不爆?

馬多夫龐氏騙局:能否演下去端看時機及資金調度能力

Stanley我們再回來講馬多夫騙局好了,馬多夫騙局也是一個它給你一個保證收益。可是馬多夫其實很聰明的是,它沒有給一個不可達成的保證收益,它給一個很穩定,可是相對我記得應該是年化可能是 12% 之類的吧。所以它可能是穩定,但不是做不到的,它為什麼會出事?它其實在 1990 年代的時候就有人開始質疑,可是它卻拖到 2008 年才爆掉,中間還經歷過一個 2000 年的網路泡沫。

威宇:所以它是撐過一次泡沫的。

Stanley對,是有撐過一次泡沫,為什麼 2008 年撐不過?是因為那一次的崩跌來得太快太強,所以投資人受不了,開始贖回的量太多,它才會周轉不過來。回到你剛剛問的問題,只要資金能補得上,這個故事就能繼續說得下去。

威宇:可以嗎?

Stanley我們怎麼樣解釋這個事情?假設我們把 2008 年、2020 年對調,2020 年我們遇到一個將近 40% 的崩跌,但如果有印象的話,那個崩點就是一個月。如果把這個一個月的崩點挪到 2008 年,說不定馬多夫就撐過去了,因為它的贖回潮就只有一個月要解決。會掛就是因為贖回潮太久太多,它撐不過去;但如果這個贖回潮很快就結束了,然後市場開始反彈,就船過水無痕了。

所以龐氏騙局能不能演下去,其實有時候牽扯的是時機、跟你這個資金調度的能力有關。

威宇:因為你剛剛在講賈躍亭的時候,我就覺得說當然我們知道賈躍亭很有名的就是 PPT 造車。他的汽車公司發表的車子就是只有 PPT,就是連模型都沒有,還有人發現他底盤好像是買 Toyota。

Stanley就是架上去這樣而已。

Sky人家有畫圖,台灣也有。

威宇:買一台 Toyota,裡面都是 Toyota,只是把外殼拆掉,換一個自己牌子的。我就在想說賈躍亭他看起來,至少他那個時候能力做不出來,如果真的讓他撐得夠久,說不定有一天真的做出來了,這個東西它也許就不會爆掉,它就變成一個正常的商業。

Stanley對。

威宇:可是像馬多夫騙局,其實它就是一直拿前面的人的錢給後面的利息,所以其實我前面的存款是在減少的。它其實是有問題的,它是一個不太可持續的,怎麼說……。

Stanley我懂你意思,但這個事情我覺得要再這樣解釋一下。馬多夫其實不是一個空殼子,其實他是個專業人士,為什麼可以當到 NASDAQ 的主席,是因為他當初真的設立了一些電子交易跟套利的程式,這個東西是真實存在的。爆掉的其實是他的投顧公司,他的自營公司其實有賺錢的。

應該這樣解釋,他那套套利模式其實資金胃納量沒辦法做那麼大。但他一直在吸更多的錢,這個東西就有點無法持續下去。

威宇:聽起來跟文藝復興是不是有點像?

Stanley應該這樣解釋,文藝復興都說它已經封閉了,但我覺得文藝復興那個事情應該這樣看。如果它那個報酬率真的是可一直持續,然後一直可以有這麼大的胃納量,再過幾年它會比這個地球還大,對吧?這個是數學問題,所以我認為它裡面可能有些東西沒有講得很清楚。第一個,你這個是單利還是複利?這概念是假設我每年維持 40% 的報酬率,你是可以一直繼續滾下去;還是說我只能做 100 萬的額度,然後每年賺 40%?這是不一樣的概念。

單利就是 100 萬的基金規模,每年賺 40%,你就是每年拿回 40 萬;可是如果是複利概念,是第一年 100 萬、第二年 140 萬、第三年可能 180 幾萬,這樣一路滾下去。所以到底它是單利還是複利,其實也沒有講得那麼清楚。

威宇:它有說它是單利吧?它有一個額度上限。

Stanley對,它有講額度上限,但後來它其實越講越模糊,所以到底後來長怎樣,其實是不知道的。

但我還是回歸到那一句,是媒體它只想講好聽的,所以它當然講說這個人比巴菲特還強,五六十年都沒有虧錢,複利超越巴菲特。但其實如果你用數學套就知道,如果他一直維持這個報酬率,早就比巴菲特大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威宇:它的 MDD 2% 的樣子。

Sky不知道翻幾倍了。

Stanley所以我說那個數學上其實它有問題的,但不會有人講那麼仔細。

Sky其實這幾個講一講都差不多,因為你看 FTX 其實也是因為被擠兌。

Stanley其實我回來講一下 FTX 這個事情。

威宇:我覺得 Stanley 其實一直會提到一個,我們今天就算不是講一個特別的案例好了,應該說我們不是特別針對一個案例,我們在講總體經濟的時候,其實 Stanley 也都很在意擠兌或我們講流動性的問題。

Stanley我們先講一下 FTX 這個故事,這故事會爆是因為 FTX 的老闆跟幣安的老闆吵架。

Sky完璧歸趙。

Stanley其實這個事情有點……,當然這有可能是陰謀論,是不是其實……。

威宇:來了來了。

Stanley是不是幣安老闆也知道 FTX 有這個問題,有點故意去把這個東西戳破,讓對手一次掛掉。因為其實這些金融遊戲裡面,最怕的就是擠兌,即使你是一個正常的銀行,如果有大規模的群眾去給你提款;央行又一瞬間來不及補上錢的時候,你還是會爆。因為銀行本來就是一個高槓桿的遊戲,你不可能承受得了瞬間進來提款。

所以擠兌這個東西是很難防禦的,這個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日本有一個地下神宮的故事,他們為了防洪水,在地下裡面挖了一個很高的類似滯洪池的東西,當時也是宣稱可以抵擋什麼百年一遇的洪水。可是真的大雨來的時候,其實也是擋不住。像你們有做網路,就知道這種大規模的 DDoS,你遇到其實是防不勝防的,擠兌其實就是大規模的 DDoS。

我們再回來講 2020 年那一次好了,那一次為什麼會一度形成一個經濟危機,就是大家被關在家裡、不能出門上班,所以整個交易的體制 Shut Down 了。這個東西停下來,你的經濟就沒辦法正常運轉,可能錢也沒辦法提出來,金流都停住,整個經濟活動停滯了,這才是那時候當下最恐慌的一件事嗎。

因為你可能華爾街的交易員也不能去上班,所以你交易所沒辦法正常交易,股票就停了。其實我們現在的股票交易很依賴大量的造市商,要有造市商才有流動性;這些流動性有些可能不是真實的投資行為,它純粹就是一買一賣,造成一個成交量,這就造市。當這東西不見的時候,所有群眾就開始觀望,這個交易就變停滯,就沒有報價,這個會一環扣一環。

比如說當你沒有報價,突然來一個新的報價,可能就變瞬間暴跌,因為沒有人承接;瞬間暴跌又會影響到下一家公司的評價,這個公司評價可能也瞬間暴跌;然後又影響到可能銀行的債信。我記得 2020 年那時候你有分享一張圖是經濟迷宮,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印象,那個東西就是我講的這個概念,一環扣一環之後整個東西就崩潰了。

目前我們人類所存在的經濟,就是一個信心的經濟,有信用跟信心的經濟,所以我會比較在意這個擠兌的事情是這樣。

威宇:所以像金管會其實一直也都有一些造市計畫,有針對一些券商,如果你們有去對一些流動性很小的股票,當然要符合所謂金管會的優質公司,提供流動性的話,其實它們是會補助這些券商的。

Stanley對,因為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話,其實你的金融是玩不起來的。

威宇:剛剛我們提了滿多的這種騙局,有沒有哪一個是你覺得最難判斷的?或者是我們剛沒有提到的?

Stanley我覺得還有一個最難判斷的是那個 1MDB 馬來西亞的騙局,那個人叫劉特佐。

Sky鯨吞億萬。

Stanley對,那本書叫鯨吞億萬。

威宇:你要不要先來講一下這個故事好了?

Sky這個也滿刺激的。

Stanley但這故事有點太複雜,我只能簡單講這個人也是宣稱他是投資高手,比如說他投資了一部電影就是華爾街之狼,身邊圍繞的人就是像李奧納多、Paris Hilton 這些都是美國的知名人士。其實以前還曾經跟台灣有個關係,是他追過蕭亞軒,那個畫面當初流出的時候,真的是非常誇張,是蕭亞軒跟他在一個沙灘上面共進晚餐。

然後吃到一半的時候,就一台飛機飛過來,不知道是直升機還是小飛機我不知道,上面就兩個人跳傘跳了下來,一個人就拿了一隻蕭邦的名錶,另外一個人拿個鑽石的項鍊出來這樣子。接下來他們兩個在海邊,就看著海邊外海就開始放煙火,要多有錢才可以做到這個事情?

威宇:這個跟電影一樣。

Stanley對,就跟電影一樣。可是這種就是人設,所以大家就相信說他可能真的是很有錢、很有權勢,然後很會投資,就是靠這樣的手腕,他就開始一路騙了不少馬來西亞的政府基金。但現在回頭看,我們也不確定他是騙還是白手套了,有可能他跟當地的官員其實配好的,只是他就是一個符合需求的人設在做這個事情,這個我們不知道。

因為他現在人也躲起來,這個就沒辦法找出現實,這好像在 Netflix 上面有一個專門的影集在拍,好像是 Dirty Money 黑錢嗎?我不太確定,反正 Netflix 上面有一部專門在講金錢黑暗面的影集裡面,其中一集就在講這個故事這樣。我覺得這也是很困難,就是你想他跟電影圈的人都走在一起,他跟這個全球最有權勢的人都走在一起。

我突然想到要補充一個事情,是我們常看到這些案子裡面,他們都有共同點就是樂善好施。他們都喜歡捐款,包裝得愛小朋友、愛地球。這個很奇怪,你看到每一個詐騙的案子裡面,他們都會做這個事情。

威宇:真的?

Stanley你去留意很很多這樣的案子,都會跟這個東西綁在一起,我在想他們可能想要營造一個形象,是他賺了錢又想要回饋這個社會。

比如說 FTX 這個人也是這個形象,他宣稱的叫利他的資本主義,好像是這個名詞,就說他努力賺錢就是要努力回饋給這個社會。所以你聽這樣子的 Slogan,有什麼好質疑他的?

威宇:哇等一下,我滿想要有一個反面的意見,不過我滿喜歡你講劉特佐還有一個故事,就是慶功宴的那個故事,你要不要講一下?

Stanley這故事是這樣,他拍了華爾街之狼,華爾街之狼這個故事的主角 Jordan Belfort,這個人當年也是一個詐騙案的主角,他那時候的詐騙的方式是在賣這種未上市股票。

威宇:你說的這個人就是那個原型。

Stanley對,原型。劉特佐拍了這個華爾街之狼之後。就辦了一個慶功宴非常奢華,當然就找這個主角、這個原型。這個原型來參加完之後,他留下一句話就說這個人一定是個騙子,因為只有騙子才會這樣子花錢。

Sky只有騙子瞭解對方。

Stanley只有騙子瞭解騙子,我要講的重點就是這個,他最早發現這個事情。

威宇:我們沒有辦法識別誰是騙子,因為我們太單純了。

Stanley世界真的是非常複雜。

Sky世界是很難複雜的,因為很多提到是說你就用一些什麼盡職調查,所謂的 DD;你對它的技術進行核實什麼的,那個可以杜絕一部分了,但你說這種真的裝得很像的,說實在再怎麼查都一樣了。我上有對策下有政策,你想得到的方法都有應對的方法,但長期來看還是會露餡的。要怎麼逃,又或者是說要怎麼避開?真的就是 Too cool to be true。

威宇:我先回到剛剛說的利他,我覺得這可能不是騙局,而是領導人都要這樣子。你看 Mark Zuckerberg 其實也有 Connect the
world;你看 Elon Musk 也有讓人類成為跨星球的物種;還有哪些是公司,像你看亞馬遜也會有一個。這種大公司或者是我覺得領導人、領袖,他們都必須要有一個使命,才會有追隨它的人。今天我們在講那種大的詐騙案,必然就是有一群相信他的人。

Stanley的確,兩個會有共同點的。

威宇:就是這種領袖魅力。

Stanley因為你要做好事,要是個領袖;你要做壞事,其實也要是個領袖。

威宇:對,不然做不到。不然你做壞事就是小奸小惡,便利商店偷個餅乾這樣。

Stanley的確。

Sky大賺 20 元。

Stanley今天拿出來講的案子都是要累積到夠多的金額。

威宇:至少要讓我們知道。

Stanley夠多的金額其實就要有夠多的人去撐起來這個事情,所以他必然是有一定的領袖特質、一定的人格魅力,這是現實。

Sky通常這種是最難的。

Stanley這個是最難判斷的。

Sky遇到一個騙子每個都學富五車,說真的是這樣。

威宇:像 Stanley 你現在是一個家族辦公室的投資長,家族辦公室我覺得跟一般大眾在投資,其實很不一樣。一般大眾投資最容易的方法當然就還是股票、基金、ETF,連要買純債券都很難買。

但是家族辦公室不一樣,家族辦公室會有一大堆人,各種案子跑過來問你說要不要投資。很多東西都是別人買不到的,就是我這個機會我只給你。

Stanley對。

威宇:比方說像之前石油也有很多,是我們有那種偷偷可以有辦法私下運石油等等的東西這樣子,比現在現貨還要便宜賣給你,你再賣給別人。

Stanley對。

投資人降低踏入金融騙局風險的撇步

威宇:超多這種奇奇怪怪的 Case,你要怎麼樣判斷這東西到底能不能賺錢?或者是到底是不是個騙局?

Stanley這個我覺得應該是這樣講,的確就像你講的,我們會遇到很多聽起來很美好,然後都會給你包裝說這個是因為你特殊的位階,所以只有你能得到。

但我現在都會想是,為什麼是給我?比我更有權有勢、比我更有特殊關係的人,大有人在,為什麼那個人還沒有先投,會輪到我先投?這也會回到目前看很多創投的案子都會很強調領頭,大家都是看領頭是誰,然後再跟投,有點像這樣的概念。

但我現在更保守,領頭是誰也不一定能保證這個案子沒事情,因為這裡面領頭不一定要靠投資賺錢。他可以靠吸,不能說吸,就說這一次的募資多成功來分潤,所以這個遊戲已經變得很複雜。

比如說我們以前曾經覺得最有實力的就是孫正義跟軟銀,但後來現在看他也是投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說 WeWork。這一次我忘記 FTX 是不是它也有中,這個我不確定,我們現在看他就中了一大堆案子。

現在其實我會看得更加保守,這個東西除非說我真的很看得懂,不然基本上講得再好,我也不太會想去碰。

威宇:可是很多東西你就是不懂。

Stanley我再補一下,這個跟你跟老闆的溝通很有關係,老闆能不能容許你得到一個相對普通的報酬,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是老闆能不能容許你 Miss 掉一個很好的報酬。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很多案子出問題,就是因為他的公司文化可能不允許他一直 Miss 掉一些好的案子,這個好的案子不一定是真的好,只是講報酬率好而已。

這個會造成一個文化,是即使你知道這個東西不對,可是你覺得這個東西可能會賺錢,你還是要投,即使你知道說這裡面可能有風險。這就回到我剛剛講的,我明知道這個是個龐氏騙局,但我只要不要是最後一隻老鼠,我還是要投。所以這個我覺得這跟公司的文化有關係,你的公司能不能接受這樣子的事情。

像我們剛講的這些案子,少則至少是維持兩三年,像 FTX 這個事情可能維持兩年多;惡血這個案子可能維持八年;馬多夫那個可能超過 20 年。

講馬多夫好了,假設我第一年發現這個東西有問題,結果沒有投,維持了 20 年的高報酬,老闆還不把你罵爆?

Sky罵爆不錯了,工作會丟!

Stanley對,工作會丟。所以老闆能不能允許你這樣子,我覺得這是一個文化問題。

威宇:可是你自己要怎麼辨識?你自己就是看不懂就不投?

Stanley我現在只能說我看不懂我就不投,我就只能堅持這個事情。應該說我有做一些基礎的研究,這個研究不能足以支持我做這個決定,那我就寧可放掉。

威宇:比方說今天假設 Theranos 來找你,你會覺得你看不懂嗎?

Stanley我覺得我應該是真的看不懂。

威宇:這樣等於你就直接根據產業來排了,就是這種藥的你全部都不投了。

Stanley對,所以其實像在台灣這些新藥我都沒有去碰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我覺得真的已經超出我的範圍太多了。而且我去研究過,即使我去拉了一些專業的人進來合作,我覺得優勢也不會增加太多,因為這個行業太困難了。

威宇:如果如興那個時候來找你,投不投?如果擺到現在來,它還沒有爆掉,來找你投不投?

威宇:我覺得如興那個案子當初看起來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我只能這樣。那故事就是我剛剛講的,兩個看起來是衰敗的行業,希望透過新的遊戲規則來讓它重振,這有點像是煙屁股再加一點催化劑,我們如果這樣來講的話;如果這個主事人又有一點領袖魅力,你好像會覺得可以玩玩看,所以我說這個東西有時候很難防就是這樣。

威宇:那 Sky 呢?

Sky一定投了不會輸,你如果當下在一開始那個時候馬上賣掉,其實你沒有賠錢,而且你有賺。一開始有可能立意是對的,但它後來可能走偏。如果你問我要不要投,你說惡血那一家,那個真的是無敵難判斷。

威宇:我跟你講,我們之前不是有講過說這間公司很難念嗎?叫 Theranos,你知道為什麼嗎?是 Therapy 加 Diagnose,治療加判斷,所以是 Theranos。

Sky這樣很好念,我懂了。反正你說這幾個案子,剛剛我們有提到每一個,馬多夫那個,像這種我是一定不會買的。

威宇:我也是,因為報酬率太低是不是?12% 太低了,不想要。

Sky我看不上眼,我看要 24%。如果是 Theranos……。

威宇:Theranos 我一定會投。

Sky我會放小,我說實在的,因為你這種東西是風險……。創投我覺得台灣都翻創投,你翻英文比較直白,就是風險投資,大家就是來賭的。這個東西你知道它有風險,你要賭多大?反而是我覺得如果你是一個創投基金,當然我不是創投經理人,我會覺得說我自己會以機率論的方式來思考了,簡單來說就是期望值。你覺得它的期望值很高,但它中的機率、你賺到這個期望值的機率,就是你把它換算成期望值,然後看這個東西在你的投資組合到 O 不 OK,就這樣,我會以這樣的角度來思考這樣的事情。

威宇:之前我也忘記什麼時候,反正一定是 Theranos 還沒爆之前,我跟麥克風在聊天。我就跟他說有兩家新創,我現在很有興趣,我非常期待它們未來的成長,一家是 Theranos,另外一家是 Magic Leap。

Sky它也是 Magic,現在還是 Magic,沒有 Leap,好不好?

威宇:兩家都爆掉,都是騙人的。

Sky你滿準的,不錯。

威宇:可是我覺得 Theranos 當時我真的一定投,因為你知道 Elizabeth Holmes 其實在那個時候……。Peter Thiel 不是有一本書從零到一嗎?那個東西是在 Stanford 開的創業課,前面可能還有一個人開;然後隔一年是 Peter Thiel;再隔一年是 Sam Altman,是 Y
combinator 當時的代表;再隔一年是 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Reid Hoffman 開的那一期,他就有一集找 Elizabeth Holmes 來,他就說這是我認識最聰明的人。

Reid Hoffman 是誰?矽谷里長伯。就是大家都說你如果要在矽谷找資金,你有辦法見到 Reid Hoffman 就不用怕,他就是矽谷里長伯。這樣的一個人然後給 Elizabeth Holmes 那麼高的一個評價,如果我自己認為我在新創圈或者我是這個圈的人,就是 Reid Hoffman 講什麼就應該要信。

Stanley對,所以我說這個就是最困難的地方,就說這些人其實不是一個草包,你知道嗎?他真的是有一點料。

威宇:每個人都是他們領域裡面非常非常強的人。

Stanley非常有名的人。

威宇:這些人他們都有辦法去拉到了。

Sky可是我覺得你本質上在做投資,尤其是這種創業投資,你就是要相信人,你不可能不相信他,不然沒有東西可以投。如果你照這個邏輯,每個人都騙你的,我都質疑它的未來、它的創新性,沒有東西可以投,所以你這個失敗是想得到的,你知道嗎?

威宇:所以其實這也是為什麼騙的時候,我覺得他其實是一個不只是在傷害你騙到錢的人,他其實也是在傷害這個體系。如果今天大家都開始這樣做,這種創投的錢其實就會更不敢花出去,其實也是在阻礙這個世界真正的創新。

Stanley我覺得這在講一個另外一個事情,是先不提人名。以我們近年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們即使看到一個類似可能有爭議或有問題的人的時候,圈子裡面的人不會主動跳出來指正,我想你們大概也有這個感受。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個人有問題,我們私下也都會講,但我們不會在檯面上講,跨群組更不會去去交流這個事情。

所以這個我們講的某個爭議人物,就可以在各個群組裡面繼續遊走,直到他爆掉的時候,大家才會跳出來說真的就是這樣,你也知道、我也知道,怎麼大家當初都不會講?因為沒有人想當壞人。

威宇:沒錯,其實真的是這樣子,我最近聽到好多這種 Case。

Sky你可以說名字啊!

威宇:比方說我們就是有一個認識的人,然後我那天跟我教練運動的時候,我們就有聊到,因為我教練之前有在投資圈裡面這樣子。然後我們就聊到說那個人為什麼消失了,我說他代操現在被告了,就人間蒸發了。他就說是喔,當時你不就說什麼他有問題?我就說對。其實我覺得有些事情是每個人都知道這個人有問題,我們彼此也都會說這個人一定有問題,但是就是沒有人會出來扮黑臉告訴大家說不要相信他這個人是壞蛋。

Stanley而且還有個比較麻煩的是假設這個有問題的爭議人物,比如說他今天來找我們、也來參與我們錄音,想要跟我們合照。他把這個合照放到網路上面,我們也沒有這個勇氣,或是我們也不會想說我要切割,大家就是伸手不打笑臉人。

Sky讓我想到握手費。

威宇:某種程度來說我們可能可以不主動邀請他,但是如果既然他是有點認識的人、甚至有點交情的人,他不斷地來。

Stanley你也不可能拒他於門外嗎,你可能會試著想要保持一點距離,但這個距離還是會有一定的距離。

威宇:他如果硬要想辦法參一咖。

Stanley你也不可能把他踢開,除非是真的翻臉。當這個事情沒有整個爆開的時候,其實大家都只是有疑慮而已,你也沒法說把話說死。因為如果萬一是真的呢?變成是我誤會他。

威宇:做人留一線。

Stanley所以你剛剛講回歸到創投圈,我覺得也是有這樣的故事,這些每個大咖也覺得說這個人的確是很聰明的人,大家都是想要保持一個……。

威宇:所以我覺得大家還是要小心一點,然後這也是為什麼 Stanley 其實比較少在投資個案。

Stanley現在會相對比較少。

威宇:就是更分散。

Stanley對,會更分散。

威宇:我們下一集就會來聊一下 Stanley 是怎麼樣看投資這件事情,包含說投資 ETF 跟投資個股,會怎麼樣去調整。以及回顧一下不管是 2022 年,還有我們展望 2023 年,他打算如何配置。

我們今天這集節目就先到這邊,對節目有任何的意見都在底下留言,或者給我們五星好評支持。如果有業務合作的需求,請聯絡我們資訊欄底下的合作聯絡信箱。感謝大家收聽,我們下集再見,拜拜~

作者:財報狗

財報狗為專注於投資資訊平台與社群,提供您上市櫃公司投資數據、選股、教學與討論,幫助您自行作更好的投資決策

財報狗網站:
statementdog.com
臉書粉絲團:
www.facebook.com/statementdog

Hi,歡迎使用財報狗查詢股票資訊

如果您還不熟悉財報狗,請參考財報狗新手上路。使用過程遇到任何問題,可以查詢幫助中心

如果對網站功能或投資方法還有問題,歡迎到這裡詢問,我們會盡量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