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時事放大鏡】Open AI & 微軟自研晶片;特斯拉充電一統天下?[財報狗 podcast S2E270]

本集節目由【羅氏大藥廠】贊助播出
縱情吃喝的雙「食」連假過後~ 除了關心體重增加,也要關心健康!
特別是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潛在隱藏疾病。
癌症十大死因排行第三的「大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50 歲以上發生率最高,但其實從 20 歲開始就要開始注意了,如果出現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等,建議聽眾朋友都應保持敏銳。尤其家中有親友罹患,風險更是高出二到三倍。別讓健康成為財富的籌碼,一起成為健康狗!
透過定期糞便潛血及大腸鏡檢測,現在還有無痛選擇,只需動動手指點擊下面大腸癌篩檢懶人包,就可以找到政府認證的大腸癌篩檢機構,部分縣市還有補助喔。
大腸癌衛教及篩檢資訊傳送門:https://reurl.cc/2E4mYE
M-TW-00004396
#羅氏大藥廠 #大腸癌 #大腸鏡檢測 #糞便潛血檢查

Nvidia GPU 又貴又缺一直都是科技大廠的痛,根據媒體報導,微軟以及其投資的 Open AI 都有自研晶片的規劃,究竟是否真的有效降低對仁勳哥的依賴呢?對 IC 設計等供應鏈會有幫助嗎?
自從特斯拉將其充電規格 TPC 改名為北美充電標準「NACS」,開始吸引很多車廠加入。北美充電規格趨向集中後,特斯拉的充電設計有機會取得更多車商採用,本集我們來討論當特斯拉充電規格一統天下時,快充趨勢與規格的改變下誰會受惠呢?

你可以在以下平台訂閱收聽:



這邊是一些訪談精華片段

以巴戰爭的影響

04:05 以巴戰爭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

Open AI 擬自研晶片

08:22 近期傳出 Open AI 有自研晶片的計畫,而其他如微軟、Google 也有此計畫,所以 ASIC 是 AI 晶片的長期趨勢,但此業務門檻極高,短期內 NVIDIA 的地位仍難撼動。

特斯拉充電樁可望統一天下?

14:36 目前市面上電動車充電樁有 CCS1、CCS2、NACS 等規格,也出現不同規格之間的轉接頭。
15:50 近期現代 & 起亞也宣布加入 NACS,市場也傳出福斯也正在與特斯拉進行協商,使特斯拉的規格可望統一北美。
17:38 歐洲電動車的充電樁市場,由於有當地法規的不確定性,較難預測後續的進展。
18:21 當充電速度的需求增加,大瓦數的趨勢成為主流,電池的電壓也須隨之升高,相關的電力元件如矽基的 IGBT 、 SiC-MOSFET 也會受到影響,如 SiC 的採用可望增加。

Podcast 業務合作聯絡信箱: business@statementdog.com

財報狗社群

本集逐字稿

威宇:歡迎收聽財報狗 Podcast,我是主持人威宇,在我旁邊的是財報狗投資總監 Sky。

Sky哈囉大家好。

威宇:過了一個連假,這個世界局勢突然有很大的變動。

Sky如果是一年前感覺是。

威宇:也還是滿突然的吧?最近以巴突然有一個比較激烈的衝突,我覺得的確是滿突然的。因為很多國家也開始說它們要開始投入了,比起烏俄戰爭來說,主要還是兩個國家之間,其他人可能是有一些援助物資上的援助。在以巴這個衝突,其實滿多國家都有說它們可能會召集軍隊幫忙,對不對?

Sky因為這個攻擊有點血腥,好像已經有幾個國家定義它是恐怖攻擊了,襲擊的行為被定義為恐怖攻擊,部分國家已經有出來講說它們覺得是恐怖攻擊。

威宇:對,因為在 X 上面好像也是滿多影片流出來的。

SkyX 下面是論戰,因為已經有很狂的,有點像獵巫嗎?反正你支持誰什麼的,就會被……。反正你支持兩方,一定會有人支持以方或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支持的不是已經有人被整理出來,說這樣不行什麼的。

威宇:其實網路上面還是滿多照片或影片都是以前的東西,不是這次事件的一些照片,就會拿出來被當作是同一件事情。大家在看的時候也要去判斷一下,其實這也不太好判斷。

Sky我覺得很難判斷。

威宇:就要知道其實並不是全部都是這次的東西。

Sky對錯我也覺得很難判斷,說實在。

威宇:這個真的很多歷史的因素。

Sky對,沒錯。

以巴戰爭的影響

威宇:我們還是來討論一下它對經濟上面的影響大概會怎麼樣,雖然它可能有點偏總經,可是我們還是可以稍微來聊一下。你覺得對整個產業或者在投資上面,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Sky因為過去大家都覺得中東地區就是油價,過去大家就是看油價。當然我們講也不一定對,反正在那個地方衝突,原油就是先漲再說。

可是這次的反應好像沒那麼大,因為去年有打過,有先打仗,有一個心理準備。我們說心理準備或所謂的物價飛漲,去年就已經出現了,現在只是它在回落的過程中,又有另外一個地方再掀戰事。

你說這個影響大不大?我覺得還是對油價,可是油價其實最近都是比較偏漲的方向,所以我覺得都是預期心理作祟。我自己個人的想法是這樣,我覺得這個大小又跟俄羅斯戰爭的規模又不太一樣,要看其他人加入的狀況。過去不代表未來,過去的資料其實對油價的影響都是小的,相對小。

威宇:所以你自己是覺得這次的事件目前,看起來對經濟或者產業上面的影響都還沒有到很大嗎?

Sky我覺得可能部分高科技公司在以色列,所以會有一些變化。

威宇:其實以色列是滿多軟體公司的。

Sky硬體也很多,包含 NVIDIA 2019 年併購的 Mellanox 也是以色列公司。其實以色列很多高科技,我覺得還滿像高科技的聚合體,裡面有很多高科技公司,一個比較偏科技的國度。

可是這次襲擊的戰場看起來是……,就是加薩走廊那裡,所以這個我覺得心理上一定會有影響,因為那個地方在打仗,NVIDIA 本來要去報一個發表會,後來就取消了。短期一定會有影響,只是影響的程度初步看起來感覺沒那麼大。

威宇:當時在烏俄戰爭一開始主要好像也是,第一個是貨運有關的受到影響,再來是一些農糧食品有受到影響。

Sky是,但農糧食品已經影響過一次了,現在就看會不會加劇了,但看起來油價是……。當天其實油價是有反應,油價就先漲再說。

威宇:一些避險的資產也是,黃金也是。

Sky這些都是先漲再說,比較直接的可能是軍工概念股也先漲再說。這些都很直觀,先不管它們要不要採購,反正這是一個氣氛的問題。

威宇:對。

Sky其實跟上次戰爭滿近的。

威宇:真的是滿近的。

Sky對,所以其實跟去年有點像,只是這一次原物料波動沒那麼大,這是一個比較級。因為上一次發生真的是滿近的,所以大家對它的反應就會比較小。

威宇:你覺得是因為距離上一次區域衝突時間比較短,所以大家反應就比較沒有那麼劇烈嗎?還是因為這兩個國家相對來說影響比較小?

Sky:我覺得相對影響比較小、比較懸殊。因為當初打到,我還記得烏克蘭跟俄羅斯對鋼鐵的影響都是有幾個 % 的,兩個加起來其實滿多的,應該 4-5 個 %,尤其烏克蘭是鋼廠大、煉鋼大國。煉鋼副產品的東西也漲很多,包含了我記得半導體使用的特殊氣體,因為那個是高爐的副產物,那個也漲翻天。

可是這一次的初步盤點,看起來沒有那麼多的重設施在市場上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目前為止。我有看到一些資料,有人分享過去幾次衝突對油價的反應好像其實沒有到非常大,我說當下的反應。

如果是五年前好了,還沒有爆發烏克蘭戰爭的話,可能會影響會大一點,我自己覺得。但在那之後,其實原物料已經有先漲一波了,現在再回下來,我自己覺得這個推力就沒那麼強了。

威宇:好,還是希望這些衝突可以早日結束,因為也是傷害到滿多平民的。

Sky對,我不知道這感覺對不對,好像回到那種 90 年代、2000 年代那時候,三天兩頭,也不能說三天兩頭,就幾次戰爭印象比較深刻在那個時候。

威宇:對,還是希望事情可以早日落幕,雖然很難圓滿落幕。我覺得不管怎麼樣,大家都不會是開心的,但就希望受傷的人少一點。

Sky是,沒錯。

Open AI 擬自研晶片

威宇:剛有提到 NVIDIA,最近有一個跟 NVIDIA 有關的東西。現在只要你要用 AI,可能大家都還是使用 NVIDIA 的東西,這個東西對其他想要發展 AI 的公司來說就是一個掣肘。

大家想要分散風險或分散供應鏈,所以不管像 Open AI 或者是微軟現在都有在自研晶片。最近就傳出來說 Open AI 也想要自行研發晶片,或者是用收購的方法買到這些技術,你怎麼看這件事情?我自己覺得大家想做歸想做,做不做得到是另外一回事,現在要來談這件事情可能都還有點早。

Sky對,我覺得很初期,你想要做這件事,這個是大家都有猜到的。長期來看這些四大 CSP 或所謂的算力提供者好了,我沒有理由給你賺這麼多錢,它一定會想辦法自己做一些東西制衡。

因為畢竟市場上只剩下 AMD 或是幾家公司可以當做第二選擇,不論在成本、商業策略上,它都要選擇第二或第三個供應商。看四大 CSP 都有自研一些晶片,所以其實你可以看得出來它們本來就有在做這件事。當然過去可能不是純粹用在 AI,有可能是自己研發自己的伺服器 CPU,像 Google 可能是研發它的 TPU。

它們自己開的這些晶片,其實是為了自己效能更佳,在它自己的 System 有採購能力,我當然自己開。如果我自己有這個架構、這個體系的能力,我會認為它們自己開是合理的。只是什麼時候可以弄好,或是你能弄得多好?我會很懷疑。

威宇:因為想要幹掉 NVIDIA 的也不只它們,你看 AMD 到現在也還是非常努力地在追上它們的市占率。Open AI 如果今天也要做,它們會有多少優勢?其實真的很難講。看 Google 也做那麼久,它們 TPU 也做了超久了,現在有拿到很大的優勢嗎?看起來還是以 NVIDIA 為主。

Sky:看起來 NVIDIA 這一代應該真的是超強,至少看它的 NVSwitch 那些東西,看起來都是贏別人滿多的。它這整個體系的架構,看起來目前短期比較難以跟它競爭,極短期;但長期你給大家一些時間,也許一兩年,大家還是有機會推出這個應對的產品。

我看到很多不管是通訊還是什麼,大家不斷地在推出產品想要……,你說制衡嗎?或競爭嗎?競爭這塊產品。也剛好現在這個先進的產能比較不足,大家突然發現這個東西要用了,所以大家開始 Book 產能,這樣的產能也比較不夠。我覺得都是給大家機會,給競爭對手機會。

威宇:在投資這邊來看,你會有什麼樣的決策或判斷嗎?

Sky:我覺得跟之前差不多,剛推出 ChatGPT 很紅的時候,大家不是很多人在討論會出現 ASIC 嗎?其實就是這個,會有這種專門可能為了特定體系、特定架構的這些晶片,去 Training AI 或者是 Inference AI,拿來當算力做使用,只是它的效率會比較好。當然效率會比較好,因為它是 Tailor-Made,可能 For 特殊應用或特別需求去設計的,所以這個東西是一定會出來的。

過去晶片設計的歷史,反正前面沒什麼量,FBGA 先用一用、General 先用一用,忽然發現這東西很棒,我們是不是應該幫它開一個來搞專門生產或運算的晶片?我覺得過去可能都是依循著這個脈絡,它們能吃到多少市占或能夠替換掉多少 GPU 的使用,就要看它們中間到底設計得怎麼樣。

但我覺得有個共通點,能開發自己晶片的這些公司都是超大型公司,這個東西是它的一個 Business,中段利益非常大,所以很適合它去做的事情。這麼龐大的買家沒幾個,它能降的成本一定是相對多的,需求或動機也是最強烈的。

威宇:我其實會稍微,有點要說訝異嗎?Open AI 來做這件事情。

Sky對,我覺得應該是要給 Microsoft 做,我自己覺得。

威宇:Microsoft 也要做,但是 Open AI 如果也要的話,其實真的滿困難的。你記不記得之前 Sam Altman 不是有在一個,我忘記哪個國家,中東嗎?還是哪裡演講?有政府的人問他說我們今天如果想要投多少錢來發展這個大型語言模型,你有什麼建議嗎?他就說你應該是非常難有競爭力,可是我還是很鼓勵你們發展。

他就在說那個錢太少了,跟現在這些科技巨頭在發展大型語言模型比起來,政府提的那些錢太少了。我現在其實有類似的感覺,跟其他幾間公司比起來,Open AI 也還是太小了,今天發展這個晶片很難有規模優勢的感覺。

Sky我簡單說就是要花很多錢。晶片設計這種東西,它的某一個好處就是比較多人用它的,所以它要優化這個東西是比其他人容易,這可能是它的優勢。

但你說劣勢的話,可能是開晶片哪那麼容易,對不對?開晶片炸裂的人一堆,你說開得好不好,那個都是事後才知道,所以前面還是要花點時間去做一些基礎設計,一大堆有沒有的這些 Study。

現在這也僅止於它要做這件事,真的什麼時候做到,可能我覺得還有一段時間。但我覺得唯一可以明顯看到的就是大家都看到這個趨勢了,大家覺得這個 AI 的應用會很多,所以有必要為它特別弄一個晶片來處理這件事情,所以 ASIC 應用可能會逐步增加。

ASIC 增加的話,有很多這種,大家可能會直覺想到就是委託設計的公司,這個東西我想也是這些委託設計公司未來成長的一個,算是 Growth Driver。因為畢竟你要 AI 晶片,簡單想 CoWoS 那個東西就好了,上面還要背一個記憶體,對不對?還要鑽孔幹嘛有的沒有的。要把這些東西都弄在一起,一片弄得很貴,效能還要符合你自己的需求,所以我覺得這個設計難度是有的。

特斯拉充電樁可望統一天下?

威宇:我們再來聊下一個主題是充電樁的規格,最近關於特斯拉充電樁的規格這件事情有點受到討論。

我們先來聊一下,因為充電樁有各種不同的規格,現在大概主流都有哪些?

Sky什麼 CCS1、CCS2、特斯拉的那個,我是比較常聽到前兩個。特斯拉的這個原本叫 TPC,後來改叫 NACS,其實滿常看到特斯拉這個。我記得 CCS1 後來有開放支援裝個轉接頭,我不知道有沒有記錯,反正最常聽到的是這幾個。如果看電動車,其實就是那個接頭,接頭長得不一樣。

你也可以想成手機接頭,如果跟手機充的不一樣,就去買一個轉接的,或是那個線現在有那種轉接的。電動車也可以,電動車的確是有這樣的東西出現,但我是沒有實際用過。如果我要用,感覺會怕怕的。

威宇:台灣特斯拉目前新的都還是使用 CCS2。

Sky那應該是 CCS2,反正它有各種規格有一個轉接頭。

威宇:現在算是雙規格嗎?因為它們大概是從今年開始,新產品主要都會是使用 CCS2 的介面,這個東西應該是因為台灣法規的關係。不過特斯拉還是有一個自己的充電標準,在美國應該是使用這個充電標準,你剛剛說的 NACS。

目前南韓的現代汽車、起亞汽車也有宣布加入這個規格,福斯好像也正在進行協商。關於電動車充電的這個接頭規格,好像目前就是這兩個在互相比較,還是還有別的?

Sky應該還有其他的,但其他的就沒那麼大。我記得之前大家聊通常都聊北美的,以前中國還有很多規格,現在可能慢慢收斂了。

收斂到哪幾種?台灣我記得通常都是 CCS,其他每個地區不一樣,所以我沒有辦法每個地區都知道會收斂到哪一種型態。這個東西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如果北美這個規格即將統一,充電樁可能未來成本就會變低,不用搞好多個接頭。

威宇:對,這個滿有趣的,因為 CCS2 是比較開放性的規格,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會要求特斯拉應該要使用這樣的規格。但其實如果我們看北美,現在根據美國能源部資料,北美大概有 3.6 萬個快速充電樁,其中有 2.1 萬個都是特斯拉。換句話說,其實在北美有 60% 的快速充電樁是特斯拉的,當然就使用特斯拉的這個 NACS 規格。

雖然 CSS 是個全球通用的規格標準,但是在北美其實是特斯拉訂的這個規格,市占率比較高一點。

Sky:對,它的車子市占率也比較高,電動車,所以等於是它的中端產品就帶著這個往上走,我覺得這還滿合理的。大家加入它就是發現電動車可能打不贏它,至少短期打不贏,大家先統一規格,充電會比較好。我自己覺得,當然你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去研究這個部分。

威宇:我覺得可能還有一個點,是歐洲,因為歐洲很討厭這種一間公司來訂的東西。

Sky對,歐洲會有一些法規的限制。

威宇:開放的。就像為什麼 iPhone 現在 15 Lightning 要改成 Type-C,也是因為歐盟要求。我們現在在講的這個 CCS 其實也是,就是歐洲那邊現在主要也還是使用這個規格。

今天特斯拉在北美 NACS 規格推得很大,是不是之後未來全球都會使用這個規格?我覺得也很難講,畢竟有一個歐洲法規卡在那邊,iPhone Lightning 也用得好好的。

Sky對,還成功扭轉過一次,未來難說。

威宇:對,iPhone Lightning 用得好好的,因為法規我就換。

Sky:對,我覺得這還滿有趣的。它有個延伸的東西是充電要多快,這個設計。因為其實大家的設計還是有點不太一樣,充電的伏特數,充電的時候要用多大的電壓,充電就會牽扯到車內部 Onboard Charger 裡面電機的設計。這個最近有人在討論,我覺得滿有趣的。

特斯拉好像發表新的 Model 3,新的 Model 3 可能會配比較大瓦數的充電 Onboard Charger,所以有一些人在討論這個東西。因為比較大瓦數會充比較快,充得快也會讓電動車普及率變高。如果終端充電規格都統一的話,其實整個充電往高瓦數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越充越快就對了。

這個會影響到我們一般講的電力元件,之前大家有討論過什麼用矽基的 IGBT 或碳化矽的 MOSFET,這個規格的改變會影響到前端電子元件的配置。

威宇:可是剛剛不是換個轉接頭就好了嗎?

Sky對,如果這個轉接頭裡面的設計只有某幾家公司在出,就會變這樣。有人在討論特斯拉的這個設計,未來這個充電系統裡面的這些元件很有可能會有短期有 Exclusive 的期間,它在這段時間其實是有點像獨賣的感覺,至少短期。有可能,我沒有說一定,因為我覺得其他廠商會馬上就切,它們又不是棒槌。

威宇:不同規格背後目前主要的供應商不一樣,所以哪一個規格起來得比較快,相對來說它這個規格背後的供應鏈可能就會發展比較好。

Sky對,這個邏輯上的意思是如果推一個比較統一的規格,如果特斯拉出新的車,新的車是用比較好的這種充電規格,就會吸引其他人「我就跟你一樣設計就好了」。

因為反正我規格跟你一樣,我可能就用你的設計,最簡單的就是反正你設計好,我整套拿過來。這個就會好像有點機會的那種感覺,有沒有?假設它的電子元件可能一兩家供應商而已,這一兩家供應商可能在這一兩年內還滿吃香的,類似的概念。

威宇:目前有哪些公司嗎?或者說像這些東西是哪些國家在做嗎?

Sky我有聽到一些 Rumor 或者說產業訊息,這一次它會配比較高的直流電的充電系統,應該會拉高到這種,這叫做高瓦數嗎?從 11kW 到 22kW 之類的這種高速充電。

反正瓦數提高就會充比較快,我覺得這樣理解比較簡單。這個東西提高以後,會影響前面的設計,會需要哪一些電力元件,所以這些電力元件有可能會改變。也因為這樣的設計,所以電池應該理論上也要升高,我說電池的電壓。

反正這些東西升高,規格就要提升。原本可能假設 1,200 伏特好了,那些矽基的可能有很多狀況就不能使用了,在某些設計上不得不使用碳化矽。

可能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觀察,如果大家這些元件都往上走,其實對那些碳化矽的廠商是好的。就算它減少用量,但是它實際上在這一塊,還是沒有辦法排除掉現在要充得快、要用比較大的電壓、用比較高的功率,完成這件事情。短期來看這個材料可能就會有一些轉變,這樣的轉變也很有可能拓及到其他廠商,因為其他人也是使用你的規格。

極短期之內它們不太可能改對,如果過了一段時間,這個設計就有可能會改變。只是就這一段短短的期間之內,可能有個獨賣期間,類似這樣的概念。還是回到那些電流的元件,會裝在電動車裡面的,更直接有人說車載充電器 Onboard Charger 那個東西會有改變。

威宇:這些是哪些公司在做?如果想要研究的話,到底要從哪邊開始下手?

Sky:特斯拉我記得 Onboard Charger 好像是它自己弄的,但是裡面的元件就是那幾家,STM、英飛凌、ARM 這些。只是有沒有推出這麼高電壓的產品、這麼高電壓的模組?我看其實大家應該都有,現在是誰拿到這一款,就需要更多產業上的一些訊息,是誰拿到這一款?這一款的供應鏈有誰?就研究這個充電的標準,因為我覺得這個可能會改變的是採用更多更高級的電力元件。

像 Wolfspeed 有提到,如果用碳化矽理論是會減少成本,會減少其他這些電力元件的使用量。但是因為它是完全受益,所以這個你也可以打個折扣,因為這種東西在產業發展的時候,我覺得都很常有變化。

以目前的設計來看,看起來的確是會往比較優質的這些,或是比較第三代半導體的這些元件走。

威宇:我們今天大概聊了一下以巴衝突跟 Open AI 微軟自製晶片,還有最後的這個充電樁規格。我覺得比較明確的東西或者是已經開始有些發展的,可能就是最後的這個充電樁了。

Sky對。

威宇:可是聽起來剛剛比較像是在美股那邊的東西,對不對?

Sky台股有一些,但是台股沒那麼多,因為台股變成是你是 STM 或 ARM 或是英飛凌的供應商。

威宇:這樣看也可以,比較又更遠一點點。

Sky如果你看電動車是一個趨勢的話,我覺得你就不得不研究。因為瓦數是不斷地在提高的,我記得原本的燃油車好像是 12 伏嗎?還多少伏?就轉成 48 伏,那個時候就有很多這種電子元件漲一波了,MOSFET 這些大家覺得功不應求。

電動車可能伏特數會更高、瓦特數會更高,我就覺得電池的電壓跟 Onboard Charger 的功率,這些東西提高一定會有一個規格的升級,不可能用既有的東西一直往上推。規格演進帶來技術進步,這個東西總會有一個平衡點,短期看起來這個東西還是不斷地在往上,所以規格會一直變。不斷地有新東西出來,就會有新的投資標的跑出來。

我是覺得瓦數如果漸漸變大是滿值得研究的,因為我之前去聽台達電的總經理講的,算是 Seminar 嗎?還是算是 Speech?他就有提到這樣的狀況,這樣的比重會隨著電動車的滲透率提高而不斷地提高,比較高規格的這些電力元件的採用度會不斷地提高。我會覺得只要跟隨著這個有變化的東西,其實都會滿值得研究的。

威宇:這集節目就先到這邊。喜歡的聽眾記得按下訂閱、分享給親朋好友,並給我們五星好評。有業務合作的需求,或者各路專家對節目的內容想要進一步討論交流,都可以參考資訊欄的聯絡信箱。有任何的問題或想給我們支持,也可以在 Facebook、Apple Podcast、YouTube 留言。感謝大家收聽,我們下週再見,拜拜~

作者:財報狗

財報狗為專注於投資資訊平台與社群,提供您上市櫃公司投資數據、選股、教學與討論,幫助您自行作更好的投資決策

財報狗網站:
statementdog.com
臉書粉絲團:
www.facebook.com/statementdog

Hi,歡迎使用財報狗查詢股票資訊

如果您還不熟悉財報狗,請參考財報狗新手上路。使用過程遇到任何問題,可以查詢幫助中心

如果對網站功能或投資方法還有問題,歡迎到這裡詢問,我們會盡量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