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問版主還有在關注嗎?
1)大陸地區產品的比重雖然成長緩慢,但是因應先收款再發貨的策略,其應收帳款的比率有好轉的趨勢,雖然整體應收帳款還是占了資產約30%,但是就細部比率來看,拖款1年以上大幅度減少,請問有什麼看法?
2)越南地區105年報顯示終於轉虧為盈,對於越南營運的助益有何看法?
感謝大大
- 推薦 5
- 2017 / 04 / 05

1. 108年營收 營業利益率 及稅後純益減少幅度大,不知是何原因? 貿易戰??
2. 堃霖在越南也有設廠,能否吃到這波工廠外移至越南建廠的商機? 目前看不到效益.
有人有其他看法嗎? 願聞其詳
- 推薦 2
- 2019 / 10 / 08

我的看法,以後未來亞洲世界,應該會越來越"熱",科技發達月來越需要用"電",所以冷氣、冰櫃等等需求我想應該會越來越多,目前堃霖已有跟超商合作(2018年台灣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業營運績效 https://www.logisticnet.com.tw/newsEditorDetail.asp?id=588) 2018年獲利約7.19%、本業似乎不錯,本篇文章謹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 推薦 1
- 2019 / 10 / 10

年初也是認為堃霖有機會在這波台商逃命潮獲得新商機,但中國的占比太高,東南亞低,加上業界版圖固定,似乎效果有限,在配息後遲遲填不了息無法看到效應就趕緊脫手換股,雖然沒賺到股息至少避掉了一波股價下修。
- 推薦 2
- 2019 / 10 / 18


重點摘要
4Q18~1Q19仍難脫離虧損窘境:英瑞於10/2017正式終止與最大客戶Advance Auto
Parts的業務往來,導致2H17的營收開始明顯滑落,也是造成2017~2018年營收大幅
衰退的主因,雖然已切入目前北美最大汽車水箱通路商AutoZone的供應鏈,不過由
於整體出貨進度低於預期,無法有效填補Advance訂單流失的缺口,導致稼動率仍偏
低,預期4Q18~1Q19仍難脫離虧損窘境,不過2H18開始生產品質已經達到AutoZone
的要求,整體出貨狀況持續轉佳,2018年的出貨量預計可達20萬顆,2019年目標是
達到28萬~30萬顆。
柬埔寨廠及AVA 2019年目標轉虧為盈:柬埔寨廠於3Q16開始導入量產,不過生產未
達經濟規模,預計2018年仍將持續虧損,2019年有機會由虧轉盈;至於在斥資600
萬歐元併購的歐洲通路商AVA方面,2018年仍將小幅虧損,2019年的目標同樣是轉虧
為盈,英瑞在2018年再度併入一家大卡車散熱系統廠商Highway,之後還有一家廠商
預計在年底完成合併,在歐洲地區除了維持原有的產品利基之外,也規劃在歐洲設立
重型水箱生產基地,結合AVA的通路資源,加速歐洲市場的開發,提升公司知名度並
持續進行資源整合搶攻歐洲市場,合併綜效可望逐步顯現。
2019 年營運具轉機性:由於目前訂單不足導致整體稼動率仍相對偏低,因此預期英
瑞4Q18~1Q19 仍難脫離虧損窘境,展望2019 年,除了歐洲地區的訂單將顯著成長
之外,目前最大客戶AutoZone 的訂單可望持續增加,且2Q19 開始吉利汽車及北美
客戶的訂單將開始放大,目前看來最壞狀況已落在1H18,整體營運狀況將從2Q19
開始明顯轉佳,日盛預估英瑞2019 年將順利轉虧為盈,整體營運具轉機性,投資評
等由中立調整至持有,評價可望隨著基本面持續好轉逐步回升。
--------------------------------------------------------
以上是某券商研究員在12/10對英瑞做的訪談報告,有一家主力券商元大-台南,應該是地緣券商早就在底部提早卡位布局,這些主力真是神通廣大,去年年初重押它看明年能否起死回生
- 推薦 4
- 2018 / 12 / 13

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Q1持續大虧1.84元越虧越多,同時宣布發行CB+現金增資,這幾年來併購的公司持續燒錢中,賺的錢拿去付利息就飽了,關稅的提高,柬埔寨產能再出不來,毛利會越來越慘。
- 推薦 0
- 2019 / 05 / 18

近期因為大陸許多城市開始進入實施國六排放標準,所以關注這家公司.前幾天去電詢問公司發言人,現在各城市7月份已經進入國六排放標準,請教一下公司現階段接單狀況如何?得到的答覆是,
A:目前市場需求降溫是主要問題,大陸是全世界最主要車用市場,也占公司營收將近50%,在去年市場需求下滑之下,對業績影響頗大.至於下半年訂單狀況來,確實已經有出現回溫跡象
- 推薦 3
- 2019 / 08 / 03

對皇田的看法跟之前一樣(2017.10.16),問題也跟之前一樣,長期就是不行或者平庸的公司,跟4,5年前剛進入中國不一樣,這幾年皇田一直都跟中國培養起來的local廠商競爭,而且並沒多優秀。
另外什麼叫做寡佔,那得要至少毛利不跌,這才是霸主,市佔率第一不叫做寡佔。
總之就算以後皇田營收回溫,皇田就只是個平庸的公司,想賺價差買賣要小心。
- 推薦 6
- 2019 / 08 / 13

Tenshi大,
關於皇田與中國當地廠商競爭情況,有更細一點的資訊可以分享嗎?
寡占是指行業寡占(汽車捲簾市場規模本來就不大+汽車業封閉特性),這對於利潤會有一定防護能力但仍然是車廠議價能力較大,現在車市不好,車廠當然也不可能給零組件廠好過。
過去幾年皇田的營收成長來自與VW的配合(中國車市、SUV),而現在不論是中國還是全球的車市,狀況如何我想不用多說,這個就算是霸主BOS也一樣會受到影響的。
目前皇田的單主要都是遮物廉.側窗這種毛利較低的品項,天窗占比相較過去下降不少,這是毛利率滑落最大原因。
- 推薦 5
- 2019 / 08 / 15

To m77635810,
抱歉,我當時看到有個法人的研究報告有說明,中國有兩三家主要競爭者也在做這個部分,但那時分析就給皇田在長期投資方面打了XX,但似乎忘記存檔,沒留下記錄^^;
我剛剛去找了一下,還是找不到那個法人報告,其他的法人報告都不寫中國競爭者,所以這個只能請你自己找了~~~
- 推薦 2
- 2019 / 08 / 21

108Q1平均存貨=(1,946,871+2,050185)/2=1,998,528
107Q1平均存貨=(2,206,677+1,370,011)/2=1,788,344
(問題出在107Q1 IFRS不重編,所以107Q1在建工程只能用抓的,FS P.45)
應考慮在建工程納入存貨
108Q1存貨周轉率=726,135/1,988,528=0.3652
107Q1存貨周轉率=952,091/1,788,344=0.5324
(0.3652-0.5324)/0.5324=-0.3140
本期存貨周轉率較去年同期下降0.3140
分析:
雖存貨周轉率下降約31%,但毛利率增加3%,故可以推測公司競爭力增加,故增加囤貨的動作,用以應付未來的合約。
且,電梯產業一年報價一次,多在年底進貨,故Q1存貨周轉率降低也是可以理解
結論: 崇友股價未重大利空及劇烈變動,尚屬合理
- 推薦 7
- 2019 / 06 / 26

朋程長期來看應該算不錯的~個人認為啦:
1.公司派自己在今年都有特別提到電動車的發展並不會快,10年內都很難取代燃油車,電動車也有部分是混和動力;而且這3年內公司也有信心讓二極體市占進一步提升(我記得是說到7成以上,但預測這種東西還是聽聽就好...)。
2.銅價其實自2016後就又走升了,油價也沒崩盤,但毛利並沒有下降,顯示公司在原料價格預測上或製程上都有在進步。
3.公司去年投資茂矽(有做IGBT,之前就是朋程的合作廠商),布局以後電動車用二極體,以朋程的成功經驗來說後續效應可以觀察一下。
4.公司目前多花了不少研發費用在如穩壓IC等等新產品上,這應該說是積極布局相關產業來讓公司更好,但效果怎樣還真的不知道,其中要角的穩壓IC的出貨量一直沒放大,加上提高的所得稅,讓淨利又下滑了。
5.公司去年3月投資了"弘望投資公司"達3億元,成員有中美晶、威連(王雪紅...),目前不曉得這是要幹嘛的...搞併購嗎??
6.最後,公司產業性質具一定的護城河,但就像前面大大們說的,也不能掉以輕心,到底後市如何?就靜待公司與市場改出解答吧~
- 推薦 0
- 2018 / 04 / 07

謝謝Young Tseng大分享
磁製冷2009年台達電就有想要切入,可是目前來看似乎沒有啥成果出來!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090827/KAPDSA3X6JU06.shtml
想請教一下,瑞智在九江廠產量為屏東廠的8倍之多,在產能開出後反而存貨天數卻往下走?
- 推薦 0
- 2016 / 06 / 27

磁製冷原理是靠磁粒子結晶化與非結晶轉換間發生溫度變化. 可是熱流沒有趨勢方向性.你如何導流? 更重要的是冷媒溫差效率. 其實 用一般空氣壓縮也可以造成溫度變化. 可是不能製冰. (想想使用打氣筒經驗) 所以在地球環境中磁製冷是不實用的.
- 推薦 0
- 2018 / 03 / 27

我也有點搞不懂 ,一面現金股利 另一面現金增資的用途在哪 ? 如果是要擴廠 不是直接用保留盈餘擴廠就好嗎 甚至連盈餘轉增資的動作都不用 ......
如果錢不夠 再來現金增資 不是比較可行的辦法?
- 推薦 1
- 2018 / 02 / 20

2016年報第48頁股本形成最近一次現金增資是2013年12月。增資6300萬。2013年還是發了7塊現金股利,2014發了9塊,金額約4.2億和5.4億.
- 推薦 1
- 2018 / 02 / 23